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资讯  资讯

庆祝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大会举行

  (记者王广禄 通讯员佘静)5月20日,庆祝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大会在该校仙林校区方肇周体育馆举行。全校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和关心南京大学发展的各界人士相聚线下线上,共襄盛举,见证百廿风华。

  中央总、国家主席、主席习在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回信中,专门祝贺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向全校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

  江苏省委、江苏省会主任吴政隆宣读了习总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重要回信。习总在回信中表达了对青年学者们的殷切期望,“得知你们以李四光、程开甲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在海外学成后回国投身科教事业,在各自岗位上努力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取得丰硕成果,我感到很欣慰。值此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谨向你们并向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习总强调,“生逢伟大时代是人生之幸,留学归国青年要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这些话讲得很好。希望同志们大力弘扬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为自觉追求,在坚持立德树人、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上再创佳绩,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上争做表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吴政隆在讲线周年的喜庆时刻,习总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向全校师生员工、广大校友致以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寄予殷切期望。这是全体南大人的无上光荣,也是对江苏全省人民的巨大鼓舞,为我们在新的征程上奋勇前行注入了强大精神力量。120年来,南京大学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谋国家之强盛、求科学之进步,追求真理、追求卓越,从老一辈的李四光、程开甲,到新时代“羲和”逐日研发团队,涌现了一大批致力于民族振兴、爱国报国的栋梁之才,在中国波澜壮阔的、建设、改革和复兴史册中写下了自己的隽永篇章。党的以来,南京大学牢记习总建设世界上“第一个南大”的谆谆嘱托,全面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总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国家培育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取得了丰硕的思想文化和科技成果。展开江苏发展的壮美画卷,南京大学是一颗耀眼明珠,始终为江苏改革发展增光添彩。南京大学扎根江苏、融入江苏、服务江苏,为全省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江苏为拥有南京大学这样的高等学府而光荣和自豪。

  吴政隆指出,在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习总殷切期望南大青年学者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为自觉追求,这是对南大全体师生员工的殷殷嘱托,也是建设世界上“第一个南大”的根本要求。南京大学要深入学习贯彻习总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勇担时代重任,贡献智慧力量。要坚持中国特色,加快建设世界上“第一个南大”;坚持立德树人,不断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勇攀科学高峰,在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上再创佳绩;坚定文化自信,在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上争做表率;全面融入江苏,为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多作贡献。希望南大青年学子、归国学子始终铭记习总的谆谆教诲,自觉做“两个确立”的忠实信仰者和坚定践行者,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在新时代的青春赛道上跑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好成绩,在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为“索我理想之中华”而矢志奋斗。希望南大老师们恪尽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使命,发扬格物致知、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做胸怀“国之大者”、勇铸“国之重器”的时代脊梁、泰山北斗。江苏省委、省政府将坚决贯彻习总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支持南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全力支持南大师生在江苏施展才华、贡献才智。我们坚信,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在习总重要回信精神的巨大鼓舞激励下,南京大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一定会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第一个南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宋德民在视频讲话中表示,习总的回信,充分体现了习总和党中央对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对南京大学师生的亲切关怀,是对南京大学120年办学成就的充分肯定,为学校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为高等教育战线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大力弘扬留学报国光荣传统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落实好习总的重要指示和孙春兰副总理的批示要求,努力在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

  宋德民指出,南京大学在、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汇聚、培养了一大批国之栋梁,校友中有6人荣获“两弹一星”功勋称号,5人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80多人当选两院院士。特别是李四光、程开甲等老一辈科学家,树立了留学报国的典范,更深刻诠释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南京大学位列我国高等教育第一方阵,他勉励学校要以建校120周年为新起点,牢记习总殷切嘱托,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全方位打造一流师资队伍,踔厉奋发、勇毅前进,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教育部将一如既往全力支持南京大学的建设和发展,衷心祝愿南京大学的明天更加美好。

  在题为《诚耀百廿 雄创一流》的大会致辞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吕建表示,校庆之际,习总向全校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表达了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向全体南大人表达了亲切关怀和深切勉励,让我们倍感光荣、备受鼓舞。他指出,天开教泽,道启南雍。120年来,南京大学始终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谋国家之强盛、求科教之进步,谱思想乐章、育栋梁之才、铸科学高峰,常领风气之先、常写率先发展,绘就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留下了熠熠生辉的精神财富,赢得了日益卓著的国际声誉。百廿南大在谋求民族自立的抗争中砥砺成长,在致力国家振兴的征程中勇立潮头,在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争创一流。回望过去,南京大学的办学历程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动缩影。无论世界变幻、社会变迁,还是校名更迭,校址更转,我们始终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书写“南大答卷”。这份答卷镌刻于中国大地,勾勒着自立自强的办学之路;深耕于育人之本,透映着诚朴雄伟的立世格局;书写于变革伟力,凸显着卓越引领的创新风范。征程万里云鹏举,风正帆悬正可期。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起点,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续写好这份“南大答卷”,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未来。

  南京大学胡金波在主持大会时指出,习总的重要回信远瞩、情真意切、寄予厚望、催人奋进,使我们倍感亲切、倍受鼓舞,为我们报效国家、服务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贯彻落实,学深悟透习总重要回信的深刻内涵、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和孙春兰副总理的批示要求,大力弘扬留学报国传统,知国爱国、兴国强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坚定文化自信,以扎实的业绩讲好中国故事。南京大学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按照吴政隆的讲话要求,牢记习总的殷殷嘱托,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赓续“宽德养士、至乐成学、吾道在国、与世恒新”的南大精神,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聚力内涵式发展、着力高质量提升,接续谱写加快建设“第一个南大”的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北京大学校长郝平、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德等境内外高校代表,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和南京大学名誉教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等杰出学者代表,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主任、南京大学1987级化学系校友鲍哲南等校友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马余强,留学归国青年学者代表、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施勇等教师代表先后致辞。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