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京资讯  资讯

全球新冠疫苗研发进度持续推进,距离上市还有多远?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3日在记者会上表示,新冠疫苗研发过程复杂,存在风险且成本高昂,全球需要多种不同类型的候选疫苗。当成功研发出新疫苗后,需求将大于供给。

当地时间2020年8月11日,俄罗斯莫斯科,Binnopharm公司新冠疫苗生产实验室。人民视觉

从研发到供给,世卫组织对新冠疫苗持续关注,而世界多国也早已投入到疫苗研制之中,多条技术路线并行,不断与病毒赛跑。

据世卫组织8月6日数据显示,目前,在世卫组织正式登记在册进行开发的165种新冠疫苗中,有139种处于研发初期,26种进入临床测试阶段。在进入三期临床试验阶段的6种疫苗中,3种来自中国。

除中国外,美国、英国、德国等也处于疫苗研发的第一梯队。据媒体报道,美国希望在12月之前研发出新冠病毒疫苗;英国牛津大学新冠病毒疫苗实验已经进入第三阶段;德国生物技术公司与美国公司联合研发的疫苗也在7月底展开三期临床试验。另有土耳其、哈萨克斯坦等陆续宣布将开展临床试验。

一般而言,疫苗从临床试验到上市大规模投入使用,需要经过三期或三个阶段临床试验的考验。针对疫苗在人群中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三期依次扩大样本量,从数十人到几千人甚至上万人不等,最后得到疫苗可否批准上市的科学依据。

近日,俄罗斯宣布注册世界首款新冠病毒疫苗,称其“能够形成稳定的免疫力并且已通过所有的检查”“应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大规模生产”。消息一出,引发全球热议,既惊讶于俄罗斯在新冠疫苗研发领域的速度,也因疫苗尚未进行三期临床试验就得到注册而产生争议。

对此,包括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奇在内的部分人士对该疫苗“可以大规模使用”的说法提出质疑。但也有声音认为,该疫苗研发方已有多年经验并使用过相关技术,鉴于疫情紧急情况,没有必要推迟注册。

作为率先控制住疫情的国家之一,中国疫苗研发始终跻身于世界前列。目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带领团队研发的重组新冠疫苗正推进三期国际临床试验。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承担研发的灭活疫苗已经进入临床三期试验阶段,并已具备大规模量产的能力。

对于疫苗研发,中国一直坚持病毒的灭活疫苗、核酸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五条技术路线并行。这五条路线各有优缺点,互为补充,可提升疫苗研发效率。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感染人数已破2020万大关,每个人都迫切希望疫苗早日上市投入使用。值得注意的是,这份迫切之心却存在被“利用”的风险,近期在中国社交媒体一度出现售卖新冠疫苗的乱象。

有人在微信朋友圈公开发布疫苗售卖信息,其中涉及两家公司的产品,每支价格近500元(人民币),不免让人动心。目前两家公司都已经辟谣:相关产品还未正式上市。一位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起草的专家对官方媒体表示,正常情况下,一种疫苗从开始研发立项到上市,要经历比较长的过程,朋友圈里发的新冠疫苗外包装图片即使能够进行药品追溯,也不代表已经获准上市使用。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指出,从目前中国新冠疫情的防控水平来看,建议公众对疫苗的上市不要过于着急,即便按照现在传统的防控模式和能力,在疫苗出来之前,也是可以保障国内经济的平稳有序发展。

疫苗尚未研发成功便在社交媒体“上市”的乱象,给翘首以盼的人们敲响了警钟。一国之内尚且如此,放眼世界不难预见,疫苗从研发到上市更是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谭德塞尤其提醒,需求迫切和供应竞争使得“疫苗民族主义”正在出现,并有推高疫苗价格的风险。

对此,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研究员汤蓓曾撰文表示,要在全球层面上根据免疫效用最大化的原则来制定并落实免疫与接种战略,除了科学的规划之外,国家的政治决心与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团结同样不可或缺。

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一诺指出,疫苗接种应优先考虑以医务人员为首的易感人群,其次是容易造成超级传播事件的人群以及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和基础病患者。她认为以此原则划分出的优先顺序将超越国界,尽可能地在全球范围内降低死亡和成本,加速社会回归常态。

来源:中国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