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资讯  信息

最关注丨南信大-中大医院智慧医疗研究院正式启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中国科学院院士顾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李北群,东南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刚,中国药品监管研究会常务理事王越,南京市科技局副局长朱超平,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文斌,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李建清,南信大副校长金自康、原副校长戴跃伟,河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李天晓,珠海市人民医院院长陆骊工等出席。

  滕皋军对智慧医疗研究院启用表示祝贺。他说,数据化、标准化和智能化的医疗服务是大势所趋,智慧医疗领域的科技创新前景广阔。近年来,江北新区大力推动新医药与生命健康产业链整合、价值链提升、生态链优化,积极推进载体平台建设,基本形成了完善齐备、开放共享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正因为此,南信大-中大医院智慧医疗研究院选择在江北新区深耕发展,今天智慧医疗研究院正式启用,迈入了新阶段,将是研究院整合力量资源,打造医工交叉研究新型平台的里程碑和重要节点。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新院区也将是中大医院未来发展的重点院区,将规划打造成为国际知名、国内有较大影响附属医院。我们相信在多方合作努力下,智慧医疗研究院将发挥行业领域领先优势,把更多更好技术赋能医疗,实现多赢和共赢。

  李北群在致辞中表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气象事业而生,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服务于国家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动摇。当前,南信大大力推动“气象+”“+信息”学科品牌,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尤其是在优势学科示范引领下,计算机、环境、地理等多学科支撑跟进,推动气象相关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取得了一批产学研标志成果。智慧医疗发展想要创新模式、优化流程,必然离不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南信大计算机学科致力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医疗产业,打造智慧医疗、医疗器械以及气候变化与健康的相关生态产业链,为患者提供更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未来,学校将更加关注智慧医疗研究院体制机制创新,投入更多优质资源,给予更多优惠政策,也欢迎更多有志之士加盟研究院,做南信大“创新合伙人”,和南信大一道共创共享美好未来。

  陈文斌表示,生物医药产业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也是世界各国高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之一。近年来,江北新区抢抓国家级新区和自贸区双区联动发展机遇,在生物医药技术的机遇下,迅速布局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了生物医药产业由弱到强的华丽蝶变,成为南京新医药、生命健康产业链的重点建设区域。智慧医疗研究院不仅为新区新城建设注入新动力,也为新区生物医药企业带来新发展机遇。希望智慧医疗研究院以入驻新区为新起点,积极探索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不断促进高校和医院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信息工科与医学领域深度融合与交叉,推动医学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成果进一步转化。

  活动上,南信大-中大医院智慧医疗研究院暨东南大学智慧医疗创新中心启动仪式举行,“发现东大独角兽空间站”揭牌,智慧医疗研究院执行院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和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徐军作智慧医疗研究院有关介绍。“产学研医金”创新面对面沙龙同时举行。

  据悉,2021年2月5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智慧医疗研究院签约仪式在我校举行。李北群和滕皋军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并共同为研究院揭牌。

  经过近两年发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大医院智慧医疗研究院已吸引了一批产业投资,孵化了众多科创项目。智慧医疗研究院新址为江北新区汇创研发基地,新址正式启用,标志着研究院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智慧医疗研究院由滕皋军担任院长,将整合南京江北新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大医院的优势学科、高端人才以及医疗数据等资源,瞄准智慧医疗领域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旨在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前沿与医工交叉研究平台。

  智慧医疗研究院以源于临床、高于临床、赋能临床、回归临床为理念,致力为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计算机等信息工科与医学领域深度融合,推动医学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与此同时,研究院还积极探索“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创新与应用相互促进、高校与医院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通过校院之间密切协作,促进创新资源深度整合,加快新工科和新医科发展,努力培养理、工、医兼具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个人简介:从事医学影像与介入治疗临床工作,发明多项介入新器械、新技术及新理论,国内首创人工智能介入手术机器人研发体系,研究方向包括医工结合、人工智能诊疗、医疗大数据等。主持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科技部变革性技术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发表论文200余篇,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10余项。担任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会长、亚太介入放射学会(APSCVIR)前任主席。入选美国介入放射学会(SIR)和欧洲介入放射学会(CIRSE)fellow,获CIRSE(2015)、SIR(2017)、APSCVIR(2019)最高荣誉奖。

  个人简介:医学博士,首席教授、主任医师、博导。现任东南大学医学院副院长、中大医院影像科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大人才计划B类领军人才、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与影像组学、分子影像。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科基金重点项目等10余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研究领域:疾病智能辅助预防、诊疗和预后,影像组、病理组、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等多组学数据,多尺度、跨模态数据分析等

  个人简介:2007年获浙江大学博士学位,先后在美国Rutgers大学、凯斯西储大学任博士后研究员、访问教授等。兼任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医学图像分析专委会副主任;中华医学会数字病理与人工智能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医学图像计算青年研讨会主席等。据Google Scholar统计,论文总被引用3300余次,单篇论文引用800余次。近5年先后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做受邀报告60余次。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省部级项目多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肿瘤演进与诊疗的分子功能可视化研究”重点项目和重大集成项目多项。主要致力于影像和常规病理切片定量分析、医学图像计算、计算病理、疾病的辅助预防、诊疗及预后等领域的研究。

  个人简介:中大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导,UAMC访问学者。全国健康卫士、省333工程第二层次人才、省妇幼健康重点人才。发表SCI收录论文60余篇,承担国家级项目3项、省重点研发项目2项,获国家妇幼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奖项6项。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妇科恶性肿瘤的机制学研究、靶向药物研发及缓释体系建立,妇科微创技术创新与改良等。

  个人简介:理学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博导,兼任联合国减灾署/国际科学理事会国际减灾研究计划IRDR计划办公室高级科学顾问、联合国高级别专家与工作组成员等。曾任世界气象组织天气与减灾服务司司长、世界气象组织与世界卫生组织气候与健康联合工作组成员、欧盟联合研究中心《灾害风险科学管理》(第三章)评审组组长等。主要研究领域为气候变化、环境与健康风险、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系统风险治理、城市环境与健康气象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等,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WMO突出贡献奖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