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敬礼,泪目!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70年前,他们跨过鸭绿江……
穿上军装,他们是战士
脱下军装,他们仍是英雄
他们的梦想很纯粹
再穿一次军装
再敬一个军礼
抗美援朝战场上相识相恋
他们一起走过68年
“那时我22岁,她19岁,一晃竟快70年过去了。”10月12日,在江苏省军区南京第十四离职干部休养所的魏斌、李森夫妇说。
1950年,魏斌和李森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过了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 “跟我同屋的一个战友,明明2分钟前还在一起说话,他刚跑出屋子,敌人的凝固汽油弹就突然从空中投来,牺牲的时候还很年轻。”李森说,凝固汽油弹是一种非常残忍的武器,在引爆的一瞬间,就像翻倒的钢水一般向周围喷溅,如果有一小滴喷射到皮肤上,除非用刀割掉这块肉或者砍下整条手臂,否则它会一直燃烧甚至深入到皮下组织。
“在战场上不允许谈恋爱,也没心思,直到停战前,我们才和对方表达了心意。”魏斌告诉记者,李森是全师第一批入朝作战志愿军中唯一的一名女同志,李森虽然年纪小,但是思想觉悟高、工作能力强,受到不少优秀男同志的青睐。
“从朝鲜回来,停战以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54年5月1日,我们和其他五对新人在部队举行了集体婚礼,穿着老式军棉袄拍下了这张结婚照。”
抢建铁路
敌军惊呼“天外飞来火车”
“我争着报名参加志愿军,在铁路医院工作的未婚妻也报了名,但都因身负其他重任,不能脱身,未获批准。”在江苏省军区第16干休所,96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战士徐俊彦说。
1952年下半年,中央决定增调铁道兵部队赴朝参战。徐俊彦奉命率上海地区铁路工程人员和工人500余人,到沈阳志愿军联络部报到。入朝后,他所在的部队接受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抢建龟城—殷山129公里长的铁路。按照毛主席要求,一月入朝,二月开工,四月完成。
老人的回忆录里写到:“这项工程只有60天时间,它要穿过四座大山。为了争取时间,避开打隧道,要开凿三个垭口、四个临江峭壁、三个深路堑,大部是坚石,还要跨越大同江、清川江等六条大江。施工条件极差,时间要求又急,一定要赶在敌人在西海岸登陆前完成。当时制空权又不在我们手里,要想在1953年4月完成此项任务,是极其困难的。”
但是,靠着战士们的勇敢和智慧,奇迹岀现了!只用3天时间就架完了114片工字梁,比原定计划提前42天架桥完成。而每提前一天,可向前沿输送3万吨作战物资或一个师的兵力。当时敌人感觉到了这个分量,在电台里惊呼:“火车从天外飞来,两年才能修好的铁路,今天神奇通车了!”
炸不死就继续战斗
拼到底!
“敌人炮火炸过来,正好炸到了我的腿。我是被战友们抬出来的。但只要炸不死就继续战斗,拼到底!” 那是一段距离死神最近、却也激情燃烧的岁月。
今年88岁的王庭芝当年是通讯兵,参加过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第五次战役、金城阻击战。70年过去了,当年的战斗场景,对他来说仍然历历在目,犹如昨日。
“当年战斗非常艰苦,连松树毛也是战斗力。” 王庭芝回忆说,当时志愿军没有制空权,后勤补给无法保障,饭菜送不上来,连喝水也无法保证,很多战士身体缺乏维生素,眼睛患上了夜盲症,夜里看不到东西。 各班战士只能用背包带相互捆牵着走,就是这样,有的战士还是跌下山沟。后来是一位老家黑龙江的战士说“采松树毛烧水喝”,每个战友每天两次,坚持喝又苦又涩的松树毛水,坚持喝了半个月才恢复了夜间视力。
王庭芝说,作为一名老战士,他还要告诉后代们: 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千万不可忘记,应当倍加珍惜。
在上甘岭附近
打响第一次炮战
“一辈子忘不了,忘不了的……” 今年86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战士吴潮涌最难忘的是他入朝第一次炮战。
1950年,年仅16岁的吴潮涌报名参加志愿军,被编入炮团。“ 入朝后,我一直盼望着能早一点打出第一发炮弹,1951年4月,这一天终于到来了。战斗发生在上甘岭附近。”吴潮涌说,当时正是第五次战役激战前夕,战斗异常激烈与残酷,炮团此时投入战斗,意义十分重大。
当时,他和战友们连夜构筑防空袭、防炮袭工事,他和战友们手上个个磨起了血泡。当休息10分钟时,大家手拿锹、镐靠着大树就睡着了。工事挖好后,全体人员及火炮进入阵地,火炮都伪装得与周围松林一样,人员进入掩体及工事。
在后来的战斗中,他和战友们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也遇到过难以想象的艰苦和残酷的战斗,但在他印象中最深的还是入朝的第一次炮战。 尽管他已从当年风华正茂的青年进入暮年,但他对这次战斗的记忆却越来越清晰,越来越使他感动。
当年过鸭绿江
没想过什么时候回来
“我是1947年11月入伍,1949年8月入党。1951年3月底开始入朝。开始没告诉家里。知道他们会担心,写信告诉他们就是出差,到哪里去不知道,什么时间回来不知道,反正几个不知道,就这样去了。”今年90岁的老战士孙才说。
“这是我留存的当年唯一一张照片。”今年90岁的老战士孙才找出了他保存的从抗美援朝战场上带回来的照片——一张和三个朝鲜小姑娘的合影。孙才还记得,这张照片的拍摄日期是在停战之前不久,当时已经看到和平的曙光。而1951年3月他随所在部队跨过鸭绿江的时候,和家人写信告别时说是去出差, “我们是保家卫国,随时都可能牺牲。”
在朝鲜战场,孙才经历了惊心动魄的马良山进攻战斗,他所在的坦克团以精准的射击技术,摧毁了敌人坚固地堡,圆满完成了任务,配合步兵取得了辉煌战绩。
一生戎马壮心酬
我们是打不烂的钢铁运输线!
“我很荣幸参加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回眸亲历血与火的岁月,老战士史乃至今仍然记忆犹新、感慨万千。
1952年,史乃所在的24军奉命入朝至上甘岭一线,“1953年5月底,部队要在上甘岭打大仗,军里命令50辆车突击运粮弹到前沿。”车队出发时,他自驾美式吉普带车在前,处长苏洪元自驾苏式吉普居中押后。
意想不到的是,因车辆多目标大,在敌照明弹连续发射后被暴露。在这紧要关头,史乃立即传令分散隐蔽,通过联络员与护路队抢修道路,同时抢修车辆,安置伤亡人员。 不到1小时,车队就陆续开到前沿五圣山,最终如数送到全部粮弹。72师师长康林、政委李怀德都夸奖他说:“你们是英雄,是真正打不烂的钢铁运输线,千条万线,运输第一线啊!”
让史乃幸福的是, 1955年春节,他与妻子张愈在朝鲜举办了一场特殊婚礼。“我们俩真的是一对革命伴侣,坚决抗美援朝,不怕牺牲,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他和妻子在赴朝之前就已经认识了,互相有好感,一同支援朝鲜,他们俩无怨无悔。史乃离休后,曾赋诗一首以鼓励自己:“ 一生戎马壮心酬,岁月临头离职休;即令吾今身残老,老当益壮苦作舟。”
1950年10月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
南京人民动员起来
通过各种形式支援前线
南京史学专家、江苏省党史学会会员胡卓然近期研究发现,当年南京医务工作者曾经组成抗美援朝志愿医疗团,共有761名南京医务人员奔赴一线。据1954年2月19日的《南京市抗美援朝卫生工作总结》介绍,南京市抗美援朝志愿医疗团3年期间共收治伤病员3.3万人,施行大小手术1.5万多次。血库队先后采集应用的鲜血,救治了3000多名重伤员。南京的医务工作者和志愿军战士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
老兵的世界很纯粹
他们的心中都是国家和人民
致敬老兵,勿忘英雄!
来源:央视新闻、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
1、 刚刚,判了!
- 标签:农妇
- 编辑:瑪莉
- 相关文章
-
定了!全国多地免费
定了!全国多地免费 @中考生、高考生 注意啦 准考证一定要好好保存 这个夏天 全国很多景区对大…
- 因为换衣服,开门撞了人@抖音短视频
- 遇事别慌!出门救星南京“蓝马甲”来帮忙
- 黄色预警!
- 厦门第二次集中土拍落幕:平均溢价率超25% 建发等本土国企收获颇丰
- 戒毒驾照被注销,喝酒开着过检车@抖音短视频
- 7万亿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迎新规 专家:收益率会下滑、规模短期内或收缩
- 文明实践树新风 大兴区17个城市社区志愿服务站点启动运行
- 立足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 共商新时期快递业发展大计——第四届中国(杭州)国际快递业大会举行
- 南京:频频盗窃女性内衣 嫌疑人被刑事拘留 一举一动全被拍
- 迎端午:南京城市职业学院送服务进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