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中事件: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争再度掀起唯独这类孩子永远不慌
南京的一所超级名校在高考中400分以上的人数在全省重点中学中排名倒数,家长们跑到学校去要求换校长。
而校长迫于压力,不得不公开道歉,表示自己长期以来的素质教育是错的,从现在开始会增加教学压力,向应试教育看齐。
事实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争从来就没有消停过。只是这之前,很多以素质教育出名的学校可以争辩说,自己学校最优秀的学生都出国了,所以高考成绩看起来才不是那么好看。
但当疫情来临,很多学生不得不放弃出国、选择高考这条出路时才发现,所谓“我们很优秀只是不跟你们一般见识”只是一种错觉。广大接受素质教育的学生和接受应试教育的学生最大的差别并不是能力高低,而是出路不同。
说明白点,家长们为孩子进行素质教育时,心里的底气并不是“素质教育是对的”,而是“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另一条路得到名牌大学的认可”。素质教育像一条看起来金光闪闪的出路,但如果路的尽头是被焊死的门,那么沿途的风景再怎么美丽,都将失去其意义。
作为一个高中老师,我在好几年前就曾经谈过对素质教育的看法。当时,有个家长问:“想给孩子素质教育,但又担心成绩不够好,上不了好的学校怎么办?”
我的回答是,素质教育也是有门槛的,不是家长想怎样就怎样。任何一种教育都应该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还要有整体的规划和细分的目标。这意味着素质教育对家长和学校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大多数的家庭和学校都提供不了这样的环境。
比如说,你在语文方面实施素质教育而不是题海战术,那你得洞见语文的本质。我们的语文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审美素养高的,还是逻辑思维严密的?
如果这些东西做好了,素质教育的确可以秒杀应试教育。因为所谓的应试教育,其出题依据也都来源于这些思想。
但大多数人对素质教育的概念是很模糊的。他们只知道,不要应试,不要题海,要多姿多彩,要多才多艺……
他们只知道素质教育不应该像应试教育那样埋首书山题海,过着“狭隘”的生活;但他们也许并没有意识到,即使是素质教育,也是很专业的,不但要有广度,同时也要有深度的。
也因此,大多数学校所谓的素质教育,不过就是一场又一场的活动,一张又一张的照片罢了。哦,智能手机时代,还要加上一个又一个精心编辑的小视频。
家长满意,学生开心,甚至有可能觉得自豪,认为自己的学校充满了与众不同的幸福空气。而这种自豪,其实是以不必一定参加高考为底气的。
当然,有些家长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没有除应试教育之外的其他路径。他们接受素质教育的理念,只是因为在人生最关键的时刻被这种理念包围了。
周围铺天盖地都是对应试教育的批判,他们便也没怎么思索地就接受了。等到回过味来,孩子已经成型,一切已无法改变了。
如果有升学途径的保证,那么我们还能心安理得地躺在只有形式而无多少内容的“表面素质教育”上自欺欺人。毕竟孩子们的赛道就跟应试教育的同龄人不一样。
但是,世界是变化的,即使没有疫情,高考选拔人才的方式也在渐渐向应试倾斜。比如今年的强基计划,高考分数占百分之八十五。你能保证你的孩子永远弯道超车吗?
尤其是有些家长的孩子目前还在读小学,或者初中,参加高考已经是很多年后的事情了,谁知道那时候的形式又是怎样?
你担不担心,当你让自己孩子自由地奔跑在一条远离同龄人的道路上时,这条路尽头的大门忽然哐的一声就此关闭?
真正的素质教育,不应该只是给了孩子一条全新的路,还应该给他们在任何一条路都可以走得很好的能力。
长期以来,我们容易被“素质”本身的概念所迷惑,以为把少年时代过得花里胡哨就叫做素质教育。但学生到底从中学到了什么,有什么疑惑,这些都没想清楚。
而事实上,任何教育都只是一种形式,只有身在教育之中,探寻教育的本质,才能真正迎接瞬息万变的将来。
所以,某种意义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根本就是一回事。选拔考试是结果,但走向这个结果的过程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更多的家长需要知道的是,如何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为自己的孩子找到一条出路。这条出路必须具备的是,即使将来人才选拔的方式变了,孩子也可以应付自如。而不是考察形式变一次,自己就慌一次。
如果你的孩子能够进入到最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那么这个问题不用太慌。自然有一流的教育团队和师资力量替你考虑这个问题。附中的孩子会担心教育形式发生变化吗?
而如果你的经济实力和孩子的天分都没到完全到高枕无忧的地步,那你至少要意识到一点:在这个资源有限的社会里,要得到更好的东西,就必然有更艰辛的付出,任何一种锤炼人才的方式都不可能轻松,无论是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如果某种教育方式显得很轻松,那并不一定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现在的高考题,更多地是考察学生看待问题的方式,思考问题的逻辑,以及与世界对话的能力,而不是去问学生“鲁迅的文章里窗帘为什么是蓝色的”。
如果一种教育方式能够真正让学生洞见事物的本质,明白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那么这就是一种“素质”教育,无论它表面的名字叫什么。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朋友给我看了一个家长的疑问,说经过素质教育,他的孩子见识是有了,但却安静不下来,中文和数学与国内孩子的差距也很大。他的心里感到有些迷茫。
为什么浮躁呢?是不是因为,所谓的见识,其实也就是一些并不触及本质的感性材料堆积,并没有真正明白自己接触的是什么东西呢?
他也许不见得能够同时在每一条赛道上领先,但他一定可以保证,每换一次赛道,他都能飞快适应,并快速成为优秀者之一。
至于南京那所学校,我相信,有最优秀的师资力量打底,他们很快就能研究出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方法。
只是可以预见的是,从此以后,这所学校今年的高考成绩,将会成为人们抨击教育公平之时的一个永不被遗忘的素材。就如同零几年山东三名女生因为同一张试卷北京高考录取分太低而选择状告教育部、次年全国就开始分省命题一样。
- 标签:本站
- 编辑:瑪莉
- 相关文章
-
南京一中事件: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争再度掀起唯独这类孩子永远不慌
南京的一所超级名校在高考中400分以上的人数在全省重点中学中排名倒数,家长们跑到学校去要求换校长…
- “南京大屠杀”再添铁证(事件新闻)
- 南京一中事件背后:不是家长没格局而是高考赌不起
- 南京举行第六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 2021近期国内国际时事新闻大事件汇总 时事热点新闻一览
- 暑假相关消息
- 昆明入选暑期10大热门目的地 来滇避暑游客增多
- 兰州入选暑期十大热门旅游城市
- 落细落实防控措施 有效抓好疫情处置
- 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疫情防控第五场新闻发布会
- 服务小商户做实社区治理“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