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资讯  新闻

南京市民吐槽:办“政”事却遇政务新媒体不务“政”业

  “一个星期发了上百条微博,一条有价值的政务服务信息都没有,太不务正业了!”南京市民刘女士致电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反映:社保卡丢失了,急需补办,但不知道去哪办。本指望在@南京政务服务微博能找到相关服务信息,结果事与愿违,看到的内容五花八门,与政务服务一点关联都没有,最终还是打12345才办成事。

  记者近日对南京政务新媒体进行抽样调查发现,不少政务新媒体依然存在泛娱乐化、问而不答、服务效率低下等“病”。

  刘女士最近计划出游,想备点常用药品,结果发现社保卡不见了。“社保卡能不能‘不见面’补办?”刘女士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登录了江苏政务服务网南京旗舰店,很容易找到了“社会保障卡补办”事项,结果发现补办需要线下申报,同时需携带身份证或户口簿。“需不需要挂失?到哪里补办?网上的‘服务导航’也没有说清楚。”之后,刘女士又登录了@南京政务服务微博,试图寻找答案,不想又碰壁了。

  “奇人异事、健康宝典、动物世界……这些内容跟政务服务有什么关系?”刘女士有点生气,她说,@南京政务服务就是不务“政”业,内容发布挺多的,可政务服务信息寥寥无几。

  两条路都没走通,刘女士拨打了12345,很快从人社专席处弄清楚了补办流程。社保卡可以就近去政务服务办事大厅自助办,或到银行网点补办,两种方式都立等可取。

  针对刘女士的投诉,记者打开@南京政务服务微博看到,该微博由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开设的,目前拥有粉丝11.7万。“@南京政务服务,您身边的贴心服务!”简介很温馨,但从微博内容来看,服务严重缺失。《紫苏饮成饮料界新宠》《常用电脑的收好!2组动作预防鼠标手》《海水退潮时冲刷出来的潮汐树有多壮观》《一对树懒到南京过暑假》……这些都是@南京政务服务转发的内容,从标题上看不出政务服务的标签属性,正文内容多为与自身工作无关的泛娱乐化信息,甚至为南京早餐界网红阿姨“站台”。记者仔细翻阅了该微博账号7月3日发布的内容,当天共发布了18条微博,除了3条疫情防控资讯外,内容确实五花八门,其中“健康宝典”有3条,花花草草、动物世界各一条,“警方在线条,其余为不同类别的社会新闻。

  记者还从微博统计数据中发现,该微博的小编团队“兴趣广泛”,关注了549个博主,分布在20个兴趣领域,兴趣领域前五名依次是旅游出行、综艺节目、读书作家、互联网、军事,就是不见关注借用政务服务系统“他山石”。

  记者注意到,2019年6月10日,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一项重要要求就是政务新媒体要务“政”,原则上制作发布与本地本部门职责相关的政务信息,鼓励加工制作原创类政务信息,逐步提高原创比例。可《实施意见》印发三年时间了,南京仍有不少政务新媒体没有厘清定位,发布的信息泛娱乐化,微博类政务新媒体是重灾区,原创政务信息不高。

  记者抽查微博类政务新媒体发现,@发布@南京规划资源@丁家桥社区@玄武发布4家政务新媒体都与@南京政务服务存在同样的问题,政务服务原创内容稀缺,为了吸睛,主动当起“二传手”,转发大量心灵鸡汤、养生健康等内容。此类信息对网民来说固然具有一定的服务属性,但严重“稀释”了“官微”有价值的信息。

  @南京公积金是个“爱学习”的政务新媒体,2022年6月总共发布了12条微博,大部分转载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内容,与本职政务服务没有一丝关联,剩下的为行业资讯,也是转载的,“懒得”原创。

  记者随机检索南京市基层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号还发现,“只管发布,不管效果”也是政务新媒体普遍存在的问题,传播的范围和效果不明显,服务效率低下,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人气”一直上不来。

  @雨花台干部学院共发布了424条微博,目前粉丝数只有140人,转评赞497次。再看内容,该微博原创多为图片分享,其余为历史类、军事类、科技类的转发信息。

  粉丝数几十到几千的政务微博号一抓一大把。@玄武应急管理粉丝261个,确实做到了上情下达,转发了应急管理部不少工作内容,不过只是冷冰冰“一转了之”;@南京市商务局粉丝数4917个,每日“挂牌”菜价,但都是从南京市商务局官网转载的,典型的“一鱼多吃”;@南京雨花司法行政在线个,同样“一鱼多吃”,全部是转载“雨花司法”微信号内容;@玄武建设粉丝209个,@玄武水务粉丝60个,玄武商务粉丝167个,@智汇新街口粉丝数720个,这些政务微博账号形同虚设,“文摘”转发为主,大部分内容偏离政务服务。

  阅读数不高的微信公众号同样一抓一大把。“玄武门全微”7月4至7月7日发布了11条讯息,普遍阅读低于100人次,其中有两条阅读数为个位数,一条阅读数2人次,另一条阅读数6人次;“法润栖霞”作为南京市栖霞区司法局普法平台,大部分内容阅读数在20人次左右,其中一条有奖竞答竟然只有一个人阅读。

  政务新媒体不单单是政务公开的阵地、政务服务的窗口,还是联系企业群众的“连心桥”。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这座“连心桥”架设不到位,缺乏及时有效互动。

  南京登记备案的政务新媒体超过500个,其中微信号约300个。这些政务微信号虽然开通了留言功能,但记者随机打开近200篇文章,发现超九成文章下方没有读者留言,少量有留言的但没有作者回复。

  “南京规划资源”今日头条号6月30日发布了《明天开始报名!2022年自然资源工程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指南来了》一文后,网友“孟keke”于第二天留言“央企可以报名吗?”。结果这个问题犹如“石沉大海”,过去一个星期未有任何回复。“投资南京”今日头条号6月22日发布了《@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企业:21项税费优惠政策请收好》后,网友“南京都市生活”提问:“贸易类公司开具集成电路13%增值税专用能有优惠政策吗?”面对这个问题,“投资南京”俏皮回答:“这个问题有点绕。”至此,“投资南京”再也没有与网友互动,也没有正面回应网友的疑惑。

  记者发现微博类政务新媒体同样存在留言不回复的情况。“你们那里电话怎么打都没人接!能不能给个有人接的电线日曾给@文旅浦口留言,不想半个月下来也没回应,让网友的期待落空,严重影响了政务新媒体的公信力。(曹卢杰)

  记者近日对南京政务新媒体进行抽样调查发现,不少政务新媒体依然存在泛娱乐化、问而不答、服务效率低下等“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