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资讯  新闻

细数南京老地名的“前世今生”

  近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强调,要把历史文化传承保护放在更重要位置,不随意更改老地名。实际上,关于“老地名”的传承与保护,南京在全国开了先河,已有120个老地名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现了地名非遗的“情感性保护”到“制度性保护”的实践转向。

  “南京在地名保护工作中做得比较好。在老城改造中,尽量将老地名保留了下来;在城市发展建设中,新地名的设置一方面突出文化韵味,有规律可循;一方面也将历史文化的发展印在了其中。”著名作家、南京地方史专家薛冰说,“地名,记录一座城市的历史,也反映一座城市的文化,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城市不是一天建设起来的,地名,记录着一座城市生长的痕迹。”

  南京有2500年的建城史,透过地名可以看到这座城市发展的清晰脉络。薛冰在自己的书《家住六朝烟水间》中,用“旧街新路”一篇,记述了南京地名的“趣事”。他告诉记者,南京地名中有“街”字的,是“老”地名,就像评事街、三山街、户部街等;有“路”字的,则是“新”地名,如中山东路、汉中路等。

  薛冰介绍,近现代修建的道路、街道,道路交通的功能占得比较多,古时的街,不仅仅有交通的功能,一条老街两边有百姓居住,街承担了居住的功能;街上又有很多店铺,满足百姓日常生活需要,街承担了生活服务的功能;节庆时,街上举办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如元宵节挂灯等,街又承担了传承节俗文化的重任。

  “街上一间茶馆,可能喝茶的男人比较多,茶馆就是男人们的一个信息交流中心,大家在喝茶聊天中,顺便就把个人听到新闻、趣事情交流;街上有一口水井,水井边忙碌的女人居多,水井周围就是女人们的信息交流中心,在井边洗洗刷刷、打水,也会产生张家长、李家短等大事小事的交流,如此一来,‘街’的内容就更加丰富了。”薛冰说。

  “今天,在南京河西地区,黄山路、庐山路等所有叫‘山’的地名,道路走向是一致的;嘉陵江东街、楠溪江东街等涉‘水’的地名,道路走向是一致的。在城南地区,有几条主要干道,秣陵路、集庆路、建康路、白下路等,都是曾经南京的别称,这些路都有一个规律,就都是东西走向的。大家走到这里就知道方向了。”薛冰告诉记者,“地名其实记录下了一座城市一点一点成长起来的模样。就像一棵树,树的主干是先长出来的,比较细的枝子是后长出来的。通过地名,将时代、人物、事件特征联系在一起。城市发展的脉络清楚了。”薛冰说。

  今天,提到南京,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唐朝刘禹锡那首著名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由此可见,乌衣巷无论是在本地人还是外地人的心目中,都已经成为南京这座城市的代名词,《乌衣巷》诗,更是南京历史的画龙点睛之笔。

  学历史学院教授胡阿祥介绍,乌衣巷得名于孙吴时代,当时此处驻军穿黑色,因称乌衣营,巷由此得名。今天的乌衣巷长约里许,在夫子庙文德桥附近,西与钞库街、大石坝街交接,东通白鹭洲公园;至于古代尤其是六朝隋唐时代的乌衣巷,则具体位置与规模大小,迄今都没有确切的说法。

  “形成于不同时代而当今尚在使用的南京老地名,数量上既成千上万,类别上亦丰富多彩;如果我们把南京的地理、历史、文化、风俗等比作一部厚重的百科全书的话,那南京老地名就是构成这部百科全书的长短不一、层次各别的辞条。”胡阿祥认为,南京的老地名,仿佛工笔画一样,一笔一笔地描述出南京区域不同历史时期的面貌、不同地域空间的状况、不同社会阶层的生活。

  “老地名是认识老南京、感觉新南京的工具书。”胡阿祥说,“也许新南京存在着现代城市千城一面的若干遗憾,但通过老地名,你终会发见南京城市独有的文化特点与特别的文化心态。朴素质实的老地名,在南京这座城市,已富含着广泛的文化象征意义,而南京人也因此产生了浓郁的老地名情结。保护南京老地名就是保护南京城市的历史文化,南京老地名应上升到历史文化遗产的高度。而取用新地名应当慎重,既体现出新南京的新面貌、新追求,又力求与老地名和谐一致、巧妙衔接,这也是南京老地名给我们的现实启示。”

  6月27日,南京市民陈鸣跃在《人民日报》读者来信中建议,可以用立碑、建宣传栏、设口袋公园等方式,介绍老地名的来历、历史典故、人物传奇、乡土文化,而对已经不用的老地名,也可以将其发展演变记录留存,让老地名讲述自己的“前世今生”。

  南京城市的发展也伴随着南京老地名的消失。据南京地名专家薛光介绍,南京消失的老地名有1900个左右,为怀念一些老地名,南京市民曾经选出了一些“遗憾消失老地名”,比如唱经楼、邀笛步、安乐庙、百猫坊、仁孝里、赤石矶等。

  像“百猫坊”这个老地名,它曾位于南京彩霞街南端西侧。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忌讳大将俞通海的名字谐音“鱼通海成龙”,便在俞通海生辰时赠其牌坊,上面雕着百猫图案,寓意“以猫克鱼”,俗称“百猫坊”,如今的百猫坊已并入玉带园居民区。

  此外,像老南京人特别熟悉的地名“二道埂子”,这个地方曾位于南京水西门外,今莫愁湖东路。过去这里常被水淹,筑一埂挡水,因水西门已建有土埂,此为第二道埂,故得名。二道埂子171号就是南京著名的“白家老号”白敬宇眼药庄的旧址所在,见证过民族工业的兴衰。

  纪小美等学者研究南京城市街巷地名变迁时发现,从历史上看,以来南京主城区的新旧地名呈现大规模消长态势。新增与消失地名在空间上呈互补格局,新增的主要分布于老城区外围,而消失的则主要分布于老城区内部。

  消失的原因大体上是旧城改造,同时以宗教信仰、历史人物、经济活动、市政设施、自然方位等情况命名的街巷,也容易随城市功能空间的转换而消亡;而现存街巷的命名则以自然方位、周边民居、祈愿祝福、异域文化和山水地物等为主要依据,既传承老城区的命名传统,也体现出新城区的发展理念。

  不过,从去年开始南京有的老地名从消失到重新“复活”。比如在雨花台区消失已久的地名“能仁里”的路牌又重新立在了路边,记录着这里曾有能仁寺的历史;南京七家湾地区也“复活”了两处老地名,分别是大牛首巷和小牛首巷。作为传统回民聚居区,这里曾集中大小宰牛作坊,在明代地图就有“大牛首巷”和“小牛首巷”两个地名。

  老地名作为南京文化的名片,有的“复活”,有的更被列入了“非遗名录”。据悉,目前南京已有120个老地名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现了地名非遗的“情感性保护”到“制度性保护”的实践转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