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头条】南京三江学院夜市有个郭阿姨卖月亮馍9年圈粉600万
近日,很火的南京三江学院4号门前的夜市搬迁新址后重新开张,众多老顾客纷纷赶来买美食解馋。很多顾客说,好多天没吃到“郭阿姨月亮馍”了,就等着夜市重新开张买一个呢!如果你经常光顾三江学院夜市,你一定认识卖月亮馍的“网红”郭阿姨 ,她卖的月亮馍被网友称为“巨型中式汉堡”,热狗肠、里脊肉、豆皮、生菜等几乎要撑破白馍。在三江夜市新址的入口处,一眼就可以看到忙碌的郭阿姨,她的摊位前总有10多位顾客在排队。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郭阿姨线月开始在三江夜市卖月亮馍,目前全网粉丝600万。
在短视频平台上,南京郭阿姨拥有600万粉丝,话题“郭阿姨月亮馍”浏览人次超16亿。紫牛新闻记者打开郭阿姨的直播间,发现开播不到10分钟,在线万人。很多网友留言:太有食欲了,明天一定要尝一尝。
为了见到郭阿姨,记者骑着自行车来到三江夜市新址,发现她的摊位前总会有一二十位顾客在排队。郭阿姨始终没有休息时间,她左手托着月亮形的白馍,右手拿刷子往白馍上刷酱料,然后又用夹子往白馍里夹生菜、热狗肠、里脊肉,最后再加入豆皮。
记者站在一旁看到,她一般会在每个白馍里夹两根热狗肠、三块里脊肉。郭阿姨一边夹,还一边问顾客:“够不够,孩子,要不要辣?豆皮够不够,肉够不够?”如果顾客不回答,她会一直问下去。不一会儿,郭阿姨就满头大汗。但她来不及擦去脸上的汗水,继续为下一位同学做月亮馍。
由于现场顾客较多,记者并没有打扰郭阿姨。为了能够采访到她,6月12日中午,记者又来到位于秦淮区淮海路的郭阿姨月亮馍店,不过在这里只见到了两位正在忙碌的员工。一位在店里工作了一年多的女员工说,秦淮区和江宁区的月亮馍门店都是郭阿姨的,目前由员工打理,“三江夜市的月亮馍摊位是露天的,都是晚上经营,每天要经历风吹雨淋,郭阿姨体谅我们,不让我们做,她自己在那儿摆摊,有空的时候才会到这边帮忙。”
郭阿姨每天有多忙?这位女员工称:“她连接电话的时间都没有。”为了不影响郭阿姨工作,6月12日晚上9点30分,记者骑着自行车再次来到三江夜市郭阿姨的摊位前,发现她已经卖完了300多个月亮馍,正在清扫摊位准备回家。
虽然临近夜市关门时间,但不断有顾客来到摊位前问:“阿姨,还有馍吗?你怎么打烊了,我还没吃到呢!”还有一位女生撒娇地说:“孩子来了,馍没了!”短短半小时,便有一二十位顾客询问。面对没能吃到月亮馍的顾客,郭阿姨不停地道歉:“孩子,对不起。下次早点来,阿姨多给你加东西。”
忙碌了十多分钟后,郭阿姨才和记者聊起了卖月亮馍的事情。原来她的老家在河南,丈夫孔先生的老家在扬州。因为扬州离南京比较近,两人便来宁发展,刚开始是打工赚钱。后来生了孩子便想到卖月亮馍。她坦言,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家庭生活,比较自由。
郭阿姨最初卖月亮馍是在2013年9月8日,至今已做了9年。回忆起当初卖月亮馍的场景,她感慨万千:“刚推出月亮馍的时候比较困难,因为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是月亮馍。我那时候只是新手,不知道怎么弄。”
郭阿姨的首位顾客是一位刚从三江学院毕业的女孩,她当时在校门口摆摊卖头花。这个女孩观察了半天后说:“阿姨,你是刚来的吧?给我做一个馍尝尝。”吃过后,女孩开心地说:“阿姨,你怎么不早点来,这个馍太好吃、太实惠了!”因为是第一单生意,郭阿姨特地给她加了很多东西。
刚开始,郭阿姨徒手包馍,这个卖头花的女孩委婉地说:“阿姨,我给你提个建议,你可以戴双手套,这样会干净卫生一点。”这个女孩还笑着说道:“阿姨,你也可以加一点生菜。”郭阿姨听从了女孩建议,戴了手套,在月亮馍里加了生菜。
刚开张时,郭阿姨的生意并不好,她就和每一位买月亮馍的学生聊天,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并改进。有的南方学生没有见过豆皮,便一直盯着郭阿姨看。有学生问:“阿姨,这是什么东西,能不能多加一点?”郭阿姨回道:“这是豆皮,没问题,我给你多加。”
后来,郭阿姨发现有很多学生问同样的话,所以她不再等学生们开口,便会主动询问:“孩子,豆皮够不够,要不要多加一点?”时间长了,这句话成了她的口头禅。两个月后,郭阿姨月亮馍凭借“超便宜,量巨大”的特点,圈粉了众多三江学院的师生。
三江学院毕业生小熊告诉记者,她从大一时开始吃郭阿姨卖的月亮馍,“第一次看到月亮馍的时候就被吸引住了,我原以为一个月亮馍需要二三十元,没想到只要10多元就可以吃得饱饱的。”小熊每个月都会买几次月亮馍,有时候还会给室友带,“我们有时候会当晚饭吃,我们两个女生吃一个就饱了。”
回忆起在三江学院4号门前摆摊卖月亮馍的经历,郭阿姨告诉记者,每到下雨时,自己总会手忙脚乱,腾不出手给月亮馍套袋。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前来购买的学生会一手打伞,一手帮忙套袋。看到半身湿漉漉的学生,郭阿姨内心很难受。回到家后,她就和丈夫说:“孩子们挺不容易的,让他们帮忙,心里太难受了。”后来,郭阿姨专门设计了一个盒子,可以自动给月亮馍装袋。
2015年毕业季,一个三江学院的大四学生突然给郭阿姨送了一套手工课上制作的茶杯。当看到茶杯的时候,郭阿姨哭了出来,她和这个学生仅有几面之缘,并不知道这个学生是谁,她没想到学生会送礼物,当时非常感动。
时间长了,郭阿姨和学生们变得越来越熟悉。有学生看到郭阿姨脸上沾了酱料,会说:“阿姨,你别动,我帮您擦掉。”郭阿姨也喜欢和学生在一起,“我虽然岁数大了,但还保留一颗赤子之心。我喜欢和年轻人交流,只要看到孩子们的笑容,我就很开心。”
郭阿姨从来没想过自己做的月亮馍会如此受欢迎,甚至火爆全网。2018年底,一个学生走到摊位前说:“阿姨,你在网上火了。”当时郭阿姨正用手机看小说,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接下来的几天里,她的摊位前突然涌来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顾客,她感到莫名其妙。后来,郭阿姨从学生口中才得知,有学生把她卖月亮馍的视频发到短视频平台上,引来很多网友关注。
突然面对这么多人,她既感动又忐忑,“孩子们从那么远过来找我,如果吃得不满意,我要怎么办?”回到家,她和丈夫商量后,决定在每一份月亮馍里再多加一份肉,“这都是很平常的东西,虽然值不了多少钱,但代表了阿姨的心意。”就这样,郭阿姨月亮馍里的里脊肉也从最初的一增加到现在的三。她的另一句口头禅“够不够,孩子,要不要再加点肉”也开始火爆网络。
谈到月亮馍的爆红秘诀,郭阿姨坦言:“其实没有秘诀,我只是把一件小事当成大事做。”很多人认为:“月亮馍不就是卖普通的小吃吗?这有什么难的?”每次听到这样的声音,郭阿姨都笑而不语,“产品质量就是我的生存之道,我想要生存下去,必须要对孩子们负责,对自己严格。我对每个月亮馍的重量、厚度和口味要求都很严格。”
月亮馍为什么会那么火?在郭阿姨看来,主要是三江夜市接地气,有城市烟火气,“在摊位前,孩子们一边吃月亮馍,一边站在旁边聊天,这种场景让人幸福充实。”据郭阿姨透露,她和丈夫每晚在三江夜市能够卖300多个月亮馍,周末的时候销量会增加,“我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线,多卖一点月亮馍,就有利润了。”
虽然很多顾客在打烊后过来询问,但她不愿意做更多月亮馍,“夜市有开放时间限制,每天只能卖这些月亮馍。我们两人年龄大了,做太多体力活会吃不消。我没有给自己定过高目标,能够保证摊位运营就足够了。”
郭阿姨坦言,她之所以能够把月亮馍卖那么火,也离不开丈夫孔先生的支持。2015年,孔先生辞掉工作陪着郭阿姨一起卖月亮馍。谈到丈夫,郭阿姨说:“他很辛苦,做了所有的后勤工作。他很包容我,始终当我的坚强后盾。”
郭阿姨和丈夫每天早上6点起床,送孩子上学后,就要蒸馍、洗菜、做酱料……一直忙到中午才能休息。等到下午4点,他们又要驾驶三轮车赶赴三江夜市摊位前,开始长达6个小时的工作。等到晚上休息时,已是次日凌晨1点。生活虽辛苦,但郭阿姨很幸福,“夫妻之间就需要这样互相支撑,大家一起努力、携手到老。”
尽管受到很多人关注,但郭阿姨始终认为自己是普通人。她说:“无论我在网上怎样火,我给自己的定位是为了生活努力的人。既然孩子们这么喜欢我,我就要给他们做榜样,努力做一个积极向上的阿姨。让他们知道,美好的生活并不是轻易得到的,只有吃得苦中苦,生活才会美好。”
- 标签:本站
- 编辑: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