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资讯  民生

别以为银行就靠谱 看完这些让人胆战心惊!

  银行理财一直属于传统的稳健类理财产品,但是近年来对于很多投资人来说却显得并不那么“靠谱”,很多老年人宁愿凌晨2点钟去排队买国债,也不考虑购买收益可能更高的银行理财,银行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越来越不可靠。

  实际上,近年来银行曾发生过很多类负面事件,这些年来银行似乎一直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下面跟安小妹一起来看看,究竟银行的哪些行为伤了老百姓的心。

  自2015年6月开始,南京银行以“半年绝对回报13%”、“中低风险、稳健增值”等为宣传内容销售鑫元基金,给投资者们带来13%左右的亏损,并造成少则两三万元、多则近二十万元的亏损。很多投资者风险识别能力不足,但是对银行非常信任,因此看到银行这样的“虚假宣传”时便信以为真,谁知这样高回报、低风险的产品竟然会带来巨大的亏损。事发之后,南京银行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认为这都是投资者自己不会辨别风险所致,拒绝赔偿投资者。

  安小妹点评:很多投资者并非金融或经济专业出身,本身理财专业知识就不够,但是你不能利用投资者的无知去骗取他们的钱财。近年来,银行理财误导销售的案例还少吗?

  山西建行储户730万存款失踪,杭州市联合银行42名客户9505万存款失踪,河北工行储户数千万存款失踪,浙江邮储银行3000万存款莫名失踪……涉事的很多都是国有大型银行,一向最为稳妥的存款怎么会一个个像着了魔似的就失踪了呢?除此之外,银行理财“飞单”这两年也是满天飞,明明买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可到手了咋变成保险、基金了呢?

  总结这些案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银行里有“内鬼”,这些员工凭借着内部渠道优势与外部不法分子勾结,制造了一起又一起虚假交易。多起案件暴露出商业银行内控存在巨大隐患,亟待重拳治理。

  安小妹点评:每次出了事,极少有银行能主动承担责任,一句“银行个别/离职/临时员工所为,银行对此并不知情”就把责任撇得一干二净,客户想要追回欠款简直难于登天。请问,你家的熊孩子把人打伤了,就可以说孩子不懂事,不用对此进行赔偿吗?

  再回到刚开始说的银行分级型理财产品被叫停的事件上。由于市场利率大幅下降,跌宕起伏,2015年以来很多金融领域都陷入资产配置荒,银行也不例外。一些城商行运营及管理能力不佳,理财利润逐渐受到挤压,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获取高收益呢?那就是将理财资金投向高风险领域。银行理财资金大部分都投向了债券市场,一些银行会将资产委托给其他金融机构打理,如券商、信托、基金公司等,而这些机构的投资策略会更加激进,委外资金加杠杆的现象非常严重。今年以来大面积债券违约现象的发生给银行敲了警钟。

  安小妹点评:银行理财在老百姓心中本来是一个非常安全的理财产品,没想到银行却把理财资金投向高风险领域,一旦资金出现亏损、银行不对此兜底,受害的还是投资者。

  今年前四个月,农行、中信银行、天津银行接连爆据风险事件,涉及总金额高达56亿元。其中,农行与天津银行的票据在到期之前被员工挪作他用,农行的近40亿元票据最终却变成了一摞报纸,资金都流向了并且产生了巨额亏损。原本低风险的票据市场如今却混乱不堪,银行在办理票据业务中存在很多不审慎行为,导致大批虚假交易及票据重复使用的情况发生。

  安小妹点评:刚看到这些票据风险事件以为投资者又被坑惨了,后来发现这次受伤的是银行自己,这么大的漏洞看你要怎么填,以前都是搬起石头砸别人的脚,这回终于砸到自己了吧。

  近年来银行的日子一直不太好过,整体利润率下滑,不良率大幅上升,而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快速敢追,抢占了银行不少资源,银行却仍然缺乏创新力度,服务态度不敢让人恭维,内部监管漏洞百出。如果再这样持续下去,砸的就不只是自己的脚这么简单了。

  请添加微信号:anxindaiguanwang(←长按复制)获取更多资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