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怎么样
历史沿革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享有“中国气象人才摇篮”之美誉,其前身南京气象学院始建于1960年,197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校是江苏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和中国气象局三方共建高校,同时得到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拥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教育培养体系,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大气科学学科在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一,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
基本概况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6万人,教师1500多人,拥有院士、千人计划、百千万国家级培养人才、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省双创计划等专家60余人,国家级教学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江苏省双创团队等10多个。专任教师博士化率70%以上,国际化率达54%。现有大气科学学院、应用气象学院、大气物理学院、水文气象学院、海洋科学学院、地理与遥感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与控制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语言文化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雷丁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大学体育部等22个院(部),另设有民办独立学院滨江学院。拥有气候与气象灾害协同创新中心、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气候与环境变化教育部首批国际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院、气候变化与公共政策研究院等20多个省部级科研机构。
办学条件 学校校园占地2189亩,拥有27个教学实验中心,其中,大气科学与环境气象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气科学与气象信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建有高性能计算平台,峰值每秒56万亿次。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200万余册,数据库总量达36种,58个子库,累计中外电子图书总量为168万种,电子期刊1.9万种,年订阅纸质中外期刊近1800种,是国内大气科学类文献最齐全的高校图书馆。
学科建设 学校拥有一批国家级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以及江苏省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55个本科专业覆盖理、工、管、文、 经、法、农、艺八大学科门类,硕博点基本涵盖本科专业。构建并有效运行“大气象”学科体系,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传感网与现代气象装备等学科获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立项;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物联网技术与装备等学科获二期项目立项,雾霾监测预警与防控列入江苏省重点序列学科名单。形成了以大气科学学科为高峰,以海洋、信息、环境、管理等学科为高原,以基础学科为高地的学科生态圈。
人才培养 学校恪守“明德格物、立己达人”的校训,秉承“艰苦朴素、勤奋好学、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优良校风,坚持“精英、国际、技能”的人才培养导向。建校以来,已培养各类毕业生7万多人。众多校友成为国内外著名的科学家、学者和高级管理者,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中央部委领导以及世界气象组织高级官员等。学校“共建体制下大气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获得全国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学生获得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特等奖(“高教社杯”)、“挑战杯”竞赛全国一等奖、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中国机器赛暨Robo Cup公开赛全国特等奖等众多奖项。
科技创新 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近五年来,主持了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行业专项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500多项,获专利授权1250多项。2014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超百项,科技经费达4.12亿元。学校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和中国华云集团、美国IMSG公司、芬兰维萨拉公司等单位签署了协议,合作开展气象装备研发等。学校教师获得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百余项,且获得世界气象组织Norbert Gerbier-Mumm奖、国际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成就奖等国际性大奖多项。学校多项研究成果刊发于《Nature》、《Science》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国际合作 学校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与美国耶鲁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夏威夷大学、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俄克拉荷马大学、德克萨斯农工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雷丁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德国汉堡大学等15个国家的 48所著名高校建立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合作关系。学校创办了巴哈马“孔子学院”,拥有中国政府、国家汉办、江苏省政府奖学金等招收留学生资格。学校拥有“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已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2400余名高级气象科技人员和管理者,成为全球培训规模最大、质量名列前茅的培训中心,受到世界气象组织的高度评价和特别嘉奖。
今日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秉持“开放发展、联合发展”的办学方针,继续深化改革,积极协同创新,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能力,为建设“一流特色重点大学”而拼搏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