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礼赞70年中国电影
【视界】礼赞70年中国电影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 莉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优秀电影剧本和典型人物形象评选与表彰大会暨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剧作理论委员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日前在兰州大学举行。
本次会议由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剧作理论委员会主办,上海戏剧学院影视学院、兰州大学文学院、兰州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承办,《南方文坛》《民族艺术研究》《电影新作》《电影研究》等杂志社协办,旨在大力弘扬中国电影文学创作的优良传统,礼赞优秀电影剧本和典型人物形象,进一步加强和繁荣电影文学创作。
会议发布评选结果,为编剧代表颁发证书,并放映获奖作品宣传片《光荣的编剧》,还举办了学术研讨活动。
此次评选中,评委会坚持电影剧本要有分量和高度,体现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人物形象要能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具有典型性、生动鲜活、深入人心,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创作的12000部电影故事片剧本中评选出了70部优秀电影剧本和其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
《赵一曼》是闪耀着崇高革命理想的优秀剧作;无论时隔多久,我们都能在电影《上甘岭》中看到历史,看到战争,看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与奋斗历程;《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的画面,已成为中国电影的经典画面……记者在入选作品评介词中看到,编剧们以为人民创作的品位、格调与责任,始终聚焦于人,聚焦于人物形象的刻画,用艺术创造镌刻了深入人心的艺术经典,至今依然引人入胜。评委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影视学院院长厉震林认为,这些剧本和其典型人物形象把不同时代的中国气质、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表达了出来,触动了每一个中国人向善向美向真的心,做到了和时代共鸣。
“入选作品主要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全面性,在题材内容上涉及各个领域,人物形象涉及各行各业;二是时代性,入选剧本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年份的优秀之作,人物形象也都是不同年代银幕上的经典形象。”评委会副主席、兰州大学文学院院长李利芳分析认为。
“新中国电影70年的历史,就是中国编剧深入生活、反映时代的思想史,就是中国编剧塑造民族形象的创业史。”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说,这些人物群像组合到一起,体现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性格和精神。
“举办此次活动,是为了更好地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整个电影创作发展的历史过程,从中总结一些经验,更好地推动新时代中国电影创作发展。”评委会主席、复旦大学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周斌教授说。
“70年,一代代电影人在大银幕上书写着无边辽阔的中国故事,用电影为祖国放歌,为伟大时代传神写貌,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剧本是电影创作的基础和根本,优秀的电影剧本,塑造出的具有一定社会本质概括性又个性化的艺术形象,影响、感染和鼓舞着中国人民以饱满的激情,进行伟大的革命、伟大的斗争和伟大的建设,凸显着电影艺术独特的作用、价值与魅力。”兰州大学党委副书记蔺海波说,在国庆70周年前夕、兰州大学建校110周年庆典之际举办此次活动,既是给共和国的献礼,也是庆祝兰大的生日,同时也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相信对学校文学和艺术学学科的发展会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中国电影拥有两个优势:第一,中国是一个市场大国;第二,中国是个‘素材大国’。艺术家要补充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上海艺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毛时安如是说。
- 标签:
- 编辑: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