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教育”不可滥用
日前,浙江金华某小学采用一种脑机接口头环,通过监测脑电波看学生上课时是否“走神”,并为学生的注意力情况打分排名。此事引起人们对于“人工智能+教育”的广泛热议。专家认为,“人工智能+教育”虽有广阔发展空间,但应小心审慎,尤其是作为教学设备应用于课堂时,更要确保安全有益。
给学生戴头环会造成负面影响
“这是有很大问题的,人工智能如果由手段变成了目的,在教育中滥用或过度使用,其教学效果可能适得其反,会产生副作用,造成负面影响。”针对给学生戴头环的现象,华东政法大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指数研究院院长高奇琦教授认为,“要考虑在使用中对学生的成长是否有利,如果学生戴了头环有‘被监控’的心理压力,长期可能导致心理不健康。而这个是最根本的,如果心理都不健康,那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在高奇琦看来,用来监测学生上课状态的头环还有伦理上的风险。“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我们大人愿意戴头环吗?如果老板在工作场合中给每个员工戴头环,这就涉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问题了,无形中增加社会的紧张关系。所以,人工智能应用到学校课堂中,以人为本是基本前提。”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龙宝新教授更是反对戴头环:“这种电子‘监视’的做法侵犯儿童的隐私权,不利于儿童健全人格、自觉美德的形成。”
近年来,有关“人工智能+教育”的话题并不少见。去年5月,杭州某中学引进“智慧课堂行为管理系统”,实时统计分析学生的面部表情和行为,可以识别高兴、反感、难过、害怕、惊讶、愤怒和中性7种表情,以及阅读、书写、听讲、起立、举手和趴桌子6种行为。今年3月初,广东省某中学斥资485万元采购3500个电子手环,用来精准定位、检测上课举手次数及每日活动量等。今年9月,某大学在教室试点安装人脸识别系统,除了自动识别学生出勤情况,还全程监控学生课堂听讲情况,能识别学生在课堂上抬头低头了几次,是否在玩手机,是否闭眼打瞌睡等。
针对人工智能进校园的现象,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雷朝滋曾表示,“人脸识别进校园,既有数据安全也有个人隐私问题,我们要加以限制和管理。现在我们希望学校非常慎重地使用这些技术软件。”
确保安全可靠可控
“人工智能飞速发展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法律、伦理、社会等问题。‘人工智能+教育’引起讨论,会促使各界重视起来、行动起来,更好地保障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高奇琦说。
龙宝新认为,“人工智能+教育”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将教育教学活动技术化、机械化,直接影响丰富人性、自由人格、深刻情感的形成。教书育人试错成本太高,在“人工智能+教育”落地过程中,不能一味强调科技力量,而忽视了最基本的伦理和道德的思考,以及可能造成的负面效应。
尤其是一种新科技产品作为教学设备应用于课堂时,更需要来自教育、科技等部门的权威认可、严格规范、科学指导,并且要经科学和伦理的双重核验,证明产品具备足够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针对人工智能发展中的问题,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加强人工智能发展的潜在风险研判和防范,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此外,要整合多学科力量,加强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社会问题研究,建立健全保障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伦理规范。
“自适应”助力教学
实际上,伴随着5G、语音识别、图像识别、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教育”正成为一种趋势,让技术赋能课堂,本无可厚非。高奇琦说:“如果用得好,确实可以改善、提高教育水平,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龙宝新看来,“人工智能+教育”的出发点,应当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丰富优化教育的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可视化水平,增强立德树人的效能。
36氪研究院发布的《人工智能商业化研究报告(2019)》指出,人工智能目前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主要有三个方向,分别是针对教学内容的人工智能学科教育、针对教学活动的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工具、针对教学环境管理的教育物联网解决方案。
在教学内容方面,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把人工智能学科教育上升为国家战略,指出要在高校开展人工智能学科建设,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课程,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
针对教学活动,目前市场上已出现各类能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的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工具,比如拍照搜题、在线题库、组卷阅卷、作业布置批改、口语听力测评等智能产品。高奇琦表示,“自适应学习系统”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方向。“自适应学习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精准判断出哪些方面需要查缺补漏,然后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内容,在“教、学、评、测、练”等环节应用广泛。
对于教学环境管理,教育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家组专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吴砥曾指出,人工智能教育已开始应用于智能分班排课、招生管理、课堂考勤管理、智能图书馆、智能校园安防等方面。
- 标签:
- 编辑: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