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文化  影视

“影视翻译教育与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人民网北京6月10日电 “影视翻译教育与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今日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旨在交流影视翻译人才的教育和培养,通过中外译制专业人才之间的交流实现多元文化的发展。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影视处处长张辛,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廖祥忠,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李佐文教授、李众、副院长金勇副教授出席了此次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及中国电影集团等单位的领导和代表。

  廖祥忠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世界文化交流的优秀载体是影视剧译制作品,文化多元化的趋势对于影视译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是一大契机。中国传媒大学将影视译制专业作为特色专业重点发展与培养,在未来会进一步加大投入。

  李佐文院长就“加强特色学科建设、培养一流影视翻译人才”的主题,从科研、教学、师资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阐述了中国传媒大学深厚的语言研究优势和鲜明的传媒特色,并强调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将国内与国际相结合。

  麻争旗教授分享了外国语学院在发展影视译制专业特色与提升专业能力方面的方法和经验,并展示了在影视片译制方面的优秀作品和成果。金海娜副教授结合课堂上的教学实例,阐述了中国文化在输出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学生代表肖琼、李雪晴关于“互联网+模式下中国影视对外译制模式新探索”交流了心得与体会。

  在研讨会上,外方嘉宾共同表达了对中国影视翻译教育的期待和对中外影视译制实务合作的展望。法国巴黎电影节主席高醇芳对中国传媒大学影视翻译专业的教育表示赞许,希望可以培养出更多法语译制人才。美国梦工厂配音总监黛布拉·琴恩从品牌管理的角度对国际译制工作进行了介绍。“声色印度”总裁莫娜·谢蒂将产业和教育结合,强调译制教育的重要性。GBtimes(埃及)公司首席执行官阿什拉夫·哈穆德从GBtimes的译制实践和合作说起,放眼全球对汉语片的译制进行介绍。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传媒大学就开设了影视译制课程,并先后出版多项学术理论与专著教材。2003年,中国传媒大学在国内开设首个影视译制专业,建设了本科和硕士培养点,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科研课题,是中国唯一开设此专业的高校。在中外影视译制合作高级研修班开展期间,中国传媒大学开设以“影视互译,文化共享”为主题的展览,展示了师生在影视译制方面的优秀作品。

  本次研讨会由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举办,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北京大学新西兰中心和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传播能力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协办的“影视翻译教育与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是第十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外影视译制合作高级研修班”的重要部分。此次会议邀请到蒙古、韩国、哈萨克斯坦、越南、印度、缅甸、俄罗斯、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白俄罗斯、爱尔兰、乌克兰、德国、美国、埃及、西班牙、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秘鲁等国电影节、影视机构负责人、译制专家约60人,与中国传媒大学师生共同交流和讨论。(霍昀飞)

  庆祝建党95周年 走进党报历史长廊回首过去的95年,我们的党披荆斩棘、开拓进取,我们的党风雨无阻、成就辉煌。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风华正茂,笔耕不辍,砥砺前行。以人民日报为首的党报正是95年征程的见证者和记录者……【详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