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55街区女鼓手租了两套小房子做家和工作室 去你家看看
在555街区,傅咏茜租了两间老房子,分别位于安福路和嘉善路,相距不过2.3公里,都是三十多平米,前者是她的工作室和三只猫猫的游乐场,后者是她和男友的住所。傅咏茜每周都会数次骑车穿过熟悉的街巷,从一个家到达另一个家。
木质结构、瓦片屋顶、窗户,她喜欢老房子里的这些元素,特别是阳光洒进来,光线布满整个屋子的感觉。房屋内部没有墙壁阻隔,里面的摆件和家具从门口望一眼便一览无余,而厨房和洗手间在公共区域,与别人共用。
傅咏茜是Mad Mountain麦德山乐队的鼓手,素食者,信仰藏传佛教,爱看电影、打篮球和滑滑板。
她小时候喜欢读奶奶的圣经,着迷于神秘学,对不可见之物比较好奇,后来“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佛教哲学,高中的时候常常在网上听净空法师讲经,觉得非常有趣。后来学习得越多,感到佛教非常深奥,对于傅咏茜来说,佛教给她提供了很多答案。
去年夏天,电影《只是一次偶然的旅行》上映,她很喜欢这部片子,邀请不同的好友一同观看,一共看了7遍,每一遍都会有所触动,流下眼泪。傅咏茜说,这部电影想表达的是,每个人所看到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电影里那些不真实的桥段暗示着,主人公所看到的是她自己想象出来的,其实我们的生活也是一样,可能不像看上去的那么坚固。正如电影里播过的一支插曲,“今夜的月明如镜,我俩在堤上同行,让我问梦中的你呀,这究竟是梦是真。”
而吃素起源于她曾看过的一部BBC纪录片,意识到动物生命的珍贵。后来,外婆生病,傅咏茜许愿说,“如果外婆的痛苦能减轻,我愿意一直吃素”。虽然外婆还是去世了,但吃素食的习惯从三四年前开始延续至今。“我觉得所有东西都是有生命的,它们肯定很害怕死亡,而且现在选择这么多,素食其实也能很好吃,我自身也不会觉得坚持吃素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傅咏茜说。
2020年8月,麦德山乐队在育音堂演出,一尊金色的小佛像放在舞台前方的小桌子上,傅咏茜的男友是乐队主唱,他弹着吉他,唱诵着,随着音乐节奏加快,唱诵也变得急促起来。傅咏茜在迷幻的红色灯光中,敲击着架子鼓,身体随性地摆动着,吊擦下方系着白色帆布袋,上面写着“米”。
在网易云的麦德山乐队主页中,简介这么写道,“融合经⽂诗歌合唱哑剧实验,用心体会这个末世的高度与深渊。重叠你和我,双胞胎般重逢。如此完美又孤寂。”
过去,深夜结束演出或者排练后,傅咏茜常常要花费一二百元钱打车回家。为了离演出场地更近,从六年前起,她开始了在555街区的租房之旅。第一个房子在巨鹿路,她喜欢那个白色的壁炉。但住了两年后,房东打算涨价,傅咏茜试着探寻其他老房子。在中介的介绍下,她一眼就看中了安福路上的这间屋子,有视野开阔的大窗户,屋顶还有天台。三年多过去,房租依旧保持着3600元的水平。
因为男友的哮喘让他无法和猫长时间相处,于是去年夏天他们在嘉善路另外租了一套老房子作为主要的居住空间,屋里有一面弧形的窗户,同样能享受阳光的重重包围。安福路的这间屋子变成了猫猫们的家,和她的工作室。由于担心猫猫们感到孤单,她每隔一天就会从嘉善路来到安福路,陪伴着它们。
最近,麦德山乐队正在制作新的歌曲,傅咏茜每天上午起床后会看看书做做音乐,煮些豆子和蔬菜作为中饭,中午拎着一个木质的篮子,带些随身物品,从嘉善路骑一辆青绿色的自行车出发,花费十多分钟便到达安福路弄堂里的小屋,先陪猫猫玩一会,夏天会在天台晒太阳,冬天则呆在屋里玩玩乐器。
到了傍晚时分,她再骑车回去,或者住一晚。“自从我搬走后,我每次回去都能感受到,猫猫很高兴我待在它们身边,和之前的状态不一样,所以我有时候会睡在安福路,陪一陪它们。”
傅咏茜在安福路弄堂的房子位于第三层,我走上略显陡峭的木质楼梯,听到嘎吱嘎吱的声响,不由地放轻脚步。在同一层里,还有另外三个房间,楼道里摆放着一些小柜子,还有洗漱用的物品。
在屋里,沿着四面墙堆放着各种家具,从门的左手边开始,透明书柜、白色冰箱和衣柜,黑白条纹的软椅、摆放佛像的红色收纳柜、宜家桌子、床垫、梳妆镜。大多数家具上面都密集地摆放着各种物品。房屋中央铺着一个深红色图纹的地毯,放着一个小圆桌和两把椅子,还有好几把吉他散落在不同的柜子旁。
住在巨鹿路上时,她和楼下的瓷器工作室很熟络,一次深夜,床意外裂开,她只好与工作室的咖啡师联系,请他帮忙简单修理,找东西支撑着床,将床重新拼接起来。这家工作室搬走时,把好些欧式家具赠送给了楼上的傅咏茜。这些家具也就陪着傅咏茜来到了这间小屋。
前几周,傅咏茜把床架拆掉,只剩下柔软的床垫和床头的木板。以前,床架太高了,猫猫难以蹦,现在猫猫又多了一个游玩场地。
屋里有两面老式的铁制窗户,露出星星点点的锈迹,上面挂着一些小玩意,比如小提琴、彩色花圈和透明玻璃球。在一扇窗户外往下一米处有一片带瓦片的屋顶,傅咏茜买了一个绿色的折叠梯,在天气晴朗时,她会把梯子挂在窗边,往下爬到屋顶上,坐在层层叠叠的瓦片上看书,有时还会把米洒在屋顶上,鸽子们会飞来,停留,细细地啄着。傅咏茜曾经突发奇想,把对面的那栋楼淡的墙当作幕布,用投影仪透过窗户把电影投在墙上,自己坐在屋内观看。
三只猫都是傅咏茜领养回来的,每只性格各有不同,大门调皮,大白兔孤僻,阿拉蕾懂事。大门取名自傅咏茜欣赏的美国摇滚乐队,她一直很想养一只黑猫,因为感觉黑猫象征着神秘,大门小时候实际上是全黑的,随着它长大,颈部和后肢开始显露出白色的毛,它是最“霸道”的一只,以为自己获得了偏爱,喜好在屋里跑来跑去。大白兔有些忧郁孤独,有段时间像是得了忧郁症,不太吃东西,后来才慢慢好起来。阿拉蕾则是一只非常懂事独立的猫,不闯祸,也不爱被人类抱着。
她刚搬过来的时候,就把二楼和三楼的公共空间打扫了一番,也由此和邻居阿姨达成了良好的关系,有的时候两个人会轮流打扫。邻居阿姨做饭的时候,也会给她做一份。
去往天台的路有些曲折。我们出房门后,先往下走了一层,我这才发现,原来第二层有一条延伸的走廊,向里走还有几间屋子以及共用的厨房。就在厨房门前,有一条连接着天台的又窄又陡峭的楼梯。我们扶着扶手,小心翼翼地往上爬着。
天台是居民平常晾衣服的地方,上面放着一个不锈钢衣架,还有好几盆植物沿着墙边和窗台不规律地摆放着。站在天台上,可以望见附近密密麻麻的三四层的老房子,不远处的高楼反倒显得突兀起来。
以前,她常住在这里时,和逛商店相比,她更爱探索街边不同的弄堂,在里面走走逛逛。安福路网红化后,她更少在这条街上散步了,只会在早晨醒来后买杯咖啡。这个小小的天台在当时更是她日常的休憩场所,时不时收拾一番,摆了一张桌子、几株植物和一些灯具。在温度尚暖的时候,她会躺在屋顶上看书、望着天空或者弹会琴。
她把这个弄堂形容成幽深的山谷,虽然弄堂口的安福路有时非常吵闹,但这片“山谷”仿佛与那边的声响相隔绝,很静谧祥和。
快到黄昏了,傅咏茜给猫猫的盆里加上水和粮食,带着我下楼,打算前往另一个家。她的自行车停在楼栋门外靠墙的地方,我找了辆共享单车跟着她。那天飘着小雨,傅咏茜熟练地在555街区骑行,经过乌鲁木齐中路、桃江路、永康路,最终进入永嘉路与嘉善路交叉口边的弄堂口。
相比而言,这个弄堂显得比较逼仄,两侧停着自行车和电动车,墙边还安装着洗手台。弄堂里有家专门宰杀禽类并售卖的小店,每天早晨,傅咏茜都能听到从楼下传来的杀鸡声,她感到些许的不适。“这是我在这里居住,唯一比较介意的事情。”
这间屋子和在安福路的一样,一个空间承载的多种用途,休息、吃饭、排练、制作歌曲。墙面被二房东涂成了墨绿色,布局和安福路有某种相似性,同样是右侧靠墙摆着宽敞的床,左侧放置着衣柜,中央有个小圆桌和一些厚厚的坐垫,四处摆放着不同的花束和盆栽,绿色的背景映衬着,给人一种充满生机的感觉。
这里一层只有两户,由于另一家常常不在,卫生间和厨房相当于是傅咏茜和男友独用的空间。厨房在房间的对面,左右各有一个灶台,卫生间非常宽敞和整洁,她把卫生间的门涂抹成了她爱的青绿色,和自行车、梯子是类似的颜色,贴上了欧式复古的贴纸。
因为楼板薄,隔音差,楼上阿姨提意见说,乐队排练太吵了。于是他们通常都会去另外租的一间地下室排练。和楼上阿姨熟悉起来后,她了解到阿姨六十多岁,是徒,屋里收拾得非常整洁,定期会去听音乐会,“阿姨打扮得很可爱,是和年龄不相符的可爱,她爱穿娃娃领的衬衫,有一次我还在永康路的咖啡馆遇见过她。”阿姨知道傅咏茜吃素后,会在端午节时特意制作一些赤豆粽送给她。
和安福路相比,她更喜欢嘉善路附近的居住氛围,有时髦的元素,又有生活化的气息,“像是一篇神奇的故事,每个转角都有不一样的惊喜,跨度大,也有趣。”她去过让人想起武侠小说的古董店、临期食品的进口超市、修缮过的明富图书馆、顾客之间仿佛都互相熟识的咖啡馆和蔬菜种类丰富的小店。
她还在家的斜对面发现了一家神秘的小店,这家店常常在夜晚点时亮着许多盏的蘑菇造型的灯,引发了傅咏茜的好奇。某个白天,她发现这家店的店门是虚掩着的,于是推开,从黑暗中传来一个声音,“这里是工作室,不对外营业的”,她只好遗憾离开。
这条街上有许许多多的猫,傅咏茜发现周围几乎每个店家都养着猫,窗户外的屋顶上也常常有流浪小猫在溜达。她还发觉,有只流浪猫会跑来她的屋前觅食,因为在楼道食盆里放的猫粮在一夜过后常常少了一些,她便额外放置了一个加厚的毛绒猫窝。“不过我到现在都还没见过它呢。”傅咏茜说。
“可以去你家看看吗?”是三明治555 Project 发起的室内观察计划之一 (点击阅读详情) 。如果你住在上海 555 街区,或者你的团队工作室在这个街区,愿意向我们敞开大门,邀请我们进来看看、坐坐,可以填表加入“开门团”,告诉我们居住的地址(如未入选,资料不会对外公开)。我们会筛选、安排并与你们取得联系。所有入选者,可以获得三明治文创礼品一份。
555 Project 是由三明治发起的在地观察计划,取上海三条小马路“乌鲁木齐中路-五原路-武康路”的名称首字谐音。在四年前书写《我们与我们的城市》,记录五原路这个自发形成的文艺美好街区的故事之后,我们希望可以再次回访这片街区,通过历史研究、采访写作、声音采集等方法去呈现这个街区里生动的故事,探索和发现一套全新的方去呈现和思考街区和人们之间的关系,启发更多人重拾自己对周边生活的感受力。
安福路坚持中的独立小店们:30年的理发店、帽子店和定装店 网红店挤压下,安福路现存业态大调查
- 标签:本站
- 编辑:瑪莉
- 相关文章
-
在555街区女鼓手租了两套小房子做家和工作室 去你家看看
在555街区,傅咏茜租了两间老房子,分别位于安福路和嘉善路,相距不过2.3公里,都是三十多平米,前者是她的工作室和三只猫猫的游乐场,后…
- 555香烟(老款黄555香烟)
- 从《大鱼海棠》看影视众筹业态
- 评电影《大鱼海棠》:我很美但是我很无聊
- 5G网络要来了!沈阳是试点!超高清电影1秒下载!
- 网综、网剧一路高歌网络电影为什么不行
- 超300部影视片单背后我们盘点了长视频内容趋势与种子选手
- 脑瘫小伙自学汉字写小说 想有台电视学知识
- “云上湖北传媒周”促进优质节目海外落地播出
- 芒果影视生产如何“逆风双打”唐藩一把解说清楚
- 行业整饬、量减质增 影视文娱:阵痛之后是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