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在线】文化 · 谈古论今 医文融合
近日,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工会联合主办的龙鹏吉大午间学术沙龙第21期(总第65期)“古今同道 国强民安——面向未来的人类生命健康”上,我院与考古学院成功“结缘”,拉开了医学与文学领域的交叉融合,共叙未来人类健康的序幕。我院副院长秦彦国带领相关学科科研骨干参加了此次活动。
吉林大学副校长蔡立东在会上对积极推进考古学、医学和生命科学学科交叉与融合,促进综合性大学多学科共同发展提出了期望。与会人员热烈讨论、踊跃发言,期待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的组织下,共同推进学科交叉合作与创新。
秦彦国副院长在沙龙中以“以古鉴今——面向未来人类生命健康的学科融合”为主题进行了的专题发言。他介绍了与考古学院张全超副院长自2014年以来的科研合作历程和成果,将以习总“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的讲话为契机,继续发展医学、考古学学科交叉,面向未来人类健康,以古鉴今、以史育人。同时,秦彦国副院长结合以往科研合作经验,提出了自己对医学、考古学融合发展的方式和方法,以及未来中国医学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得到了学校领导和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同。
活动上,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副院长张全超以《全球健康史计划——10,000年来人类疾病与健康的历史记录》为题,介绍了“全球健康史计划”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以考古学“西半球计划”欧洲模块为基础,建立“亚洲模块”促进全球健康史研究的思路、方法。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崔银秋教授以《分子生物学视野下的古代疫情》为题,讲解了如何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诊断、分析古代疫情和病原微生物基因组特征演变历程,并结合其本人科研成果,提出以分子生物学手段促进考古学、医学学科交叉融合的思路,引起了与会专家们的讨论与深思。
沙龙活动结束后,我院与会人员意犹未尽,跟随张全超副院长参观了亚洲组织样本库和分析研究室。面对从远古时期走来的“宝贝”们,医学工作者们顿生深厚兴致,围绕考古学样本结构和形态特点,逐一从现代医学角度展开分析,并结合张全超副院长的讲解,共同还原千万年以前历史事件发生的场景、细节,讨论历史长河中人类疾病和创伤治疗技术的演变。最后,张全超副院长向我院的各位老师赠送了由他主译的《骨文——讲述人类遗骸背后的考古故事》一书并合影留念,他希望此书能够让更多人了解考古学,促进医学与社会科学携手发展,合力贡献社会价值。
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与文明,医学的学科发展和科研实践创新也必须建立在历史发展规律之上。党的以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打破各学科间壁垒,放大各学科优势,促进各学科高效、有序地发展已势在必行。我院将在吉林大学积极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浪潮中,抓住机遇,协同攻关,实现多领域多学科的优势融合与创新发展。
- 标签:本站
- 编辑:瑪莉
- 相关文章
-
【医学人文在线】文化 · 谈古论今 医文融合
近日,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工会联合主办的龙鹏吉大午间学术沙龙第21期(总第65期)“古今同道 国强民安——面向未来的人类生命…
- 中国的互联网医疗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属性
- 医学人文与文化自信的关系医学人文高峰论坛对话系列(一)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根基
- 与动物发生性关系由来已久:古罗马时代的妓院
- 中国文化的十大瑰宝影响全世界
- 大熊猫文化概念之父一一孙前的熊猫文化故事(之七)
- 文化瑰宝与文化泡沫(王蒙)
- 华为动物哲学:狼性文化乌龟精神眼镜蛇特质
- 内含福利 《清代〈说文解字〉研究稿抄本丛刊》新书发布会在漯河市成功举办
- 翰墨中国—名家书画艺术联展在太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