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文化  文化

span style=color: red; [成就巡礼]span大学文化建设:

  ——在“双一流”大学文化专项支持下,实施“文化引领”战略,连续五届获评“上海市文明单位”,连续五届荣获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2017年荣获首届“全国文明校园”。

  ——坚持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在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中3次获得全国示范项目;坚持以高雅艺术、文博育人等形式彰显传统文化。

  ——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构建“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端发布”的全媒体传播新格局,获批全国首批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与新华社等合作推出多项融媒体作品,坚持讲好“交大故事”。

  ——学校早期建筑获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形成以“四史”教育为主题、以历史建筑为载体的“国保校园”建设理念,以文化熏陶构建育人格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主动讲好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学文化集中体现了一所大学的个性、办学理念和精神追求,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载体、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动力源泉、是创新思想文化的发展高地,不但服务于社会,也可以引领社会。

  交大在124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秉承“国强催生名校,名校服务强国”的理念,将文化作为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血脉。今日交大,传承百廿交大之底蕴,融汇多元文化之精髓,坚持“文化引领”战略,不断丰润“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和“求真务实、努力拼搏、敢为人先、与日俱进”的精神品格,不断建设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和载体,积极发挥文化的凝聚、引领、辐射作用,为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动力和思想保证。

  学校认真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切实发挥党委的领导作用,健全体制构建“四梁八柱”,确保中央决策件件有落实、重大决策科学,在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党的建设的基础上,提升文化建设质量。学校明确责任守住“红色底线”,注重体系建设完善“内部治理”,加强供给铸就“坚强堡垒”,把支部建在最活跃、最基层的教学和科研组织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全校上下共同努力之下,2017年学校荣获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并作为获奖单位代表受邀参加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并接受习总会见,我校也作为高校唯一代表受到《焦点访谈》专题报道。

  上海交通大学作为39家高校之一荣获首届全国文明校园,习总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获奖单位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姜斯宪、全国道德模范代表、校友黄旭华院士参加会见

  为了巩固全国文明校园创建成果,学校在由校、校长亲自挂帅的精神文明建设执行委员会指导下,贯彻执行“文化引领”战略,设立大学文化建设专项,齐抓共管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巩固文明创建成果。自2018年起,学校特别设立“双一流”大学文化建设专项,从校园公共景观建设、楼宇文化建设、校园导视系统建设、学术文化空间示范点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学校也于2019年获评首届“上海市文明校园”。

  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凝心聚力牢筑交大人的“红色底色”。学校以深厚的校史资源为基础发挥档案文博校史资源的育人效能,完成以八卷本校史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出版项目和工程;学校深入挖掘交大红色传统,打造红色文化资源高地,积极响应习总对青年党员提出的“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的殷切希望,成立上海交通大学学生红色文化传播志愿服务队,将志愿服务与红色文化传播纳入育系,引领青年学子在红色基因传承中塑造精神品格;学校围绕徐汇校区跨越三个世纪的丰富资源,设计“星火燎原之路”红色参观路线,积极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并推出由交大师生参与排演的校史主题沉浸式体验剧,生动再现交大发展历程中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红色底色;学校坚持价值引领塑造家国情怀,坚持引导学生将个人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在2020届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签署工作中,1-10号签约者均来自上海交通大学,这10位签约学生都将走上国家重点行业建设岗位,将爱国情转化为报国行。

  原、校史编委会主任王宗光主编的《上海交通大学史(1-8)》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优秀校史研究成果“特等奖”

  学校不断夯实文博育人,以高雅艺术建设校园弘文高地。学校依托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创立“堂【TANG】·世界博物馆馆长文博讲堂”,先后与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把文博育人打造成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效载体,在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中先后3次获得全国示范项目;学校坚持以高雅艺术引领校园博雅之风,创立“菁萃·高雅艺术”、“菁萃·大家讲堂”品牌,引导高校学生感受美、理解美、传播美;学校鼓励原创文化涵养师生品行,话剧《钱学森》荣获中国校园戏剧节最高奖,融合交大校史、西迁精神的原创音乐舞台剧加速推进,以话剧党课、电影党课、音乐党课、戏曲党课为主要内容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系列艺术党课成为深耕理想信念传播的生动载体;学校重视传播非遗传统文化,凸显非遗保护价值,鼓励更多人关注上海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传承、创新传播,交大摄画入选闵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派连环画”入选上海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计划,彰显传统文化之美。

  先后与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国家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把文博育人打造成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效载体

  创立“菁萃·大家讲堂”,邀请人文艺术名家走进交大开设分享课,引领大学生感受美、理解美、传播美

  开设包括话剧党课、电影党课、音乐党课、戏曲党课为主要内容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系列艺术党课

  学校坚持将自身发展置身于国家发展的大舞台,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交大故事、中国故事,提升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学校在全国高校率先成立融媒体中心,获批教育部首批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致力于构建立体传播体系,与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媒体融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深化合作,坚持讲好“交大故事”;学校举办“聚交战疫”线上展览,组织“战疫英模进校园”专题报告会,传播交大抗疫故事,彰显医者担当;举办“国之脊梁、交大之光——黄旭华吴文俊主题展览”,致敬交大英雄模范,传播交大人精神品格;设立“高水平学术期刊支持计划”,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做精做强一批交大优势学科领域期刊,助力国家科技话语权建设;学校将多年来对口帮扶洱源县、使其成为云南省首批“脱贫摘帽”单位的真实事迹改编拍摄微电影《彩云之交》,讲述交大近年来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发挥高校人才和科研优势、持续服务滇西地区发展、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为社会贡献“交大智慧”的故事,微电影中所讲述的云南(大理)研究院为洱海保护提供科技支撑长达数十年之久,于2019年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学校不断夯实外文网站建设,在实现学校英文主页版面总体优化的基础上,增设“交大智慧”、“国际大师”、“留学生风采”等栏目,突出学校亮点工作、学科优势、科研成果的宣传,着重凸显学术要素在国际传播中的重要性,促进学校国际影响力提升;学校积极拓展国际媒体渠道,持续增强与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人民日报(海外版)等主流媒体,路透社、美联社等境外知名媒体的合作联络,持续推出有特色、有温度的新闻作品,推动交大形象的立体传播,形成集群传播效应;学校拓展海外宣传辐射“中国故事”,在海外相继举办“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专题展、“东方明珠——上海高校博物馆珍品故事海外展”、中国书法海外艺术巡展等,不仅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也为文明互鉴、文化交流搭建舞台。

  学校将教书育人作为立身之本,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高度重视发展质量,在潜移默化中浸润文化熏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坚持让网络育人成为交大思政品牌,作为全国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试点单位、全国网盟网络文化专委会会长单位,着力加强网络阵地管理、细化落实学校网络意识形态管理责任制,持续开展“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全球华语短诗大赛”、“e品e领”网络文化项目培育等品牌工作,守护风清气正、健康清朗的校园网络空间。

  学校注重价值引领,坚持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作用,、校长带头上好思政课,开展“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积极推动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转变;从英烈祭扫到新时代先进人物进校园,从“奋斗的我,最美的国”系列主题活动到“青春告白祖国”行动计划,学校致力于加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统一,强化价值引领。

  学校着力发挥“榜样的力量”,通过“校长奖”“三好学生标兵”“学生年度人物”等评选培育、选树,宣传一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学校建立健全教书育人、科研成果和管理服务三大奖励体系,以师德正能量引领立德铸魂,弘扬师德正能量;学校共有两院院士四十多位,每年都有一批诺奖级的学术大师来校讲学,彰显“以今天的大师孕育明天的大师”育人理念。

  学校亦不遗余力发挥环境育人功效,设立“双一流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专项,从校园雕塑到楼宇,从道路到标识,从绿化管理到垃圾分类,力求让“校园的每一处景观都会‘说话’”;徐汇校区早期建筑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四史”教育为主题、以历史建筑为载体的“国保校园”建设理念逐渐深化,校园环境成为无言之师;校园慢跑道、赛艇道等公共设施为师生提供强身健体的多样选择,跑虫俱乐部、绿茵风暴等30多个体育社团为同学们带来享受运动的快乐,热爱体育已经成为校园风尚。

  文化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筑魂工程。践行文化引领,塑造全体交大人的价值共同体,是交大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人的时代需求。未来在学校增强硬实力的同时,要继续提升文化软实力,践行发挥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凝练交大精神、塑造交大人品格,进一步增强和凝聚全体交大人的价值认同、使命认同和情感认同,讲好交大故事、传播好中国故事,全面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使交大文化成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载体、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鲜明标志、成为文化强国建设的不绝源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