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文化视野 培育文化思维——文化九问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本期报告,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周熙明教授通过关于文化建设的九个问题,对“打开文化视野,培育文化思维”这一课题展开深入探讨。
1840年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自此经历了一场文化危机;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新文化运动除了继续高举、科学的大旗外,还广泛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因此,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这一问题换句话说,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思考文化问题?第一,文化不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个独立板块,而是弥散性地渗透在人类生活每一个细胞中的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第二,真实的文化与人之情、人之意、人之信息息相关,无法被精确的数学计算和严密的逻辑推理所把握。第三,任何文化都要以一定的经济和为前提,但不能被还原为经济和。第四,文化的全面进步应该作为和经济追求的最高目标。
这一问题换句话说,文化问题为何很难说清楚?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周熙明教授认为,文化问题之所以很难说清楚,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人是文化的存在,我们说文化,实际上是在说人本身,是在说人性、说人心、说人生。因此,要真正理解文化,就得理解人的双重性,而且健康的文化,植根于均衡的人性。
文化就是“人化”和“化人”。“人化”是人类认识利用改造环境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在此过程中构建自身本质的过程和结果。“化人”是给“裸机”装上“软件”,也就是使自然人变为社会人,从而让外在的规律规则规矩规范内化到个体的精神结构中。
文化在物中、在事中、在书中,在各式各样的历史遗迹中,在形形色色的制度中,更在每一颗带血的、搏动的人心中。总的来说,文化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的生活态度。也就是说,一个个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人,是文化道德价值的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载体。
在这一问题上,第一,要有一种强烈的文化意识、文化情怀、文化使命感。第二,坚持知行合一,防止问器不问道、只说不做的倾向;第三,要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去洞察文化的无可取代的作用。第四,要从近代中国文化危机的克服、文明秩序的重建这一总体目标去理解今天的文化建设。第五,要充分认识牢牢掌握文化权力对我党长期执政的重要性。第六,要从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命的主体和本体这一高度去理解坚定文化自信这一命题的重要意义。
这一问题主要为,文化生态位的突然下降引起的社会机体功能紊乱,以及由此导致的灵魂出窍、圣贤失语、事理背离、情理割裂等。因此,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一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三是着力构建有中国底蕴、中国特色的思想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四是增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五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展示好中国形象。
这一问题换句话说,党中央十年多来,悠悠万事,唯此为大,价值重建,原因何在?从不同侧面看:第一,价值信仰系统在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第二,核心价值系统是国家的灵魂和社会秩序的源泉;第三,价值信仰系统是上远瞩的保障;第四,文化价值对于中华民族具有独特的重要性;第五,价值信仰系统的重建是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创新的前提。
习总指出:“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可见,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及其成员对自己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自觉认知和由衷热爱,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敬畏与信仰。它是以文化自觉、文化自省、文化自尊、文化自爱为前提的。
这一问也可以说,中国近代两大重要历史事件为何都以“文化”作为主题词命名?1840年,作为人类历史上独一无二的5000年没有中断的文化,中华文化突然遭到一种陌生而强势的外来文化的猛烈冲击,形成了一场文化危机。我们的爱国者称其为“中国文化危机”。怎么理解?实际上,是中华民族延续了5000年的生存方式遭遇了危机。那么,我们怎么办?要面对未来、面向世界探索、创新一种新的生存方式。随后,就出现了一百多年前的那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又被称为“新文化运动”。而这就是要创造一种中华民族新的生存方式。
那么,为什么这两大重要历史事件都以“文化”作为主题词来命名。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近代以后,创造了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遭遇到文明难以赓续的深重危机,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同时还强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且特别指出: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些判断都是极为重要的。
思考文化问题,离不开历史。习总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于文化的重要性,习总还曾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习总从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命的主体和本体这一高度理解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文化是灵魂、是命脉、是遗传基因。我们深入学习习总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把握其精神实质。
这一问也可以说,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思考文化问题?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约瑟夫奈在《美国注定领导世界?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一书中,首次提出“软实力”的概念,把软实力界定为几个方面:文化的吸引力,制度的吸引力,掌握国际话语权的能力。随着“软实力”概念的传播,一些学者对其内涵的把握也出现了硬化的倾向。那么,为什么说文化是“软实力”?
第一,文化不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个独立板块,而是弥散性地渗透在人类生活每一个细胞中的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举个例子。《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共十五章、六十条,其中第九章第32至34条是专讲文化建设的,章数上只占十五分之一、条数上只占二十分之一。但如果把文化建设看作社会发展的一个独立板块,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建议》的其他章节渗透着文化,离不开文化,一旦离了文化,这些内容就会变得支离破碎,不可理解。《建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六大主要目标,每一项都没有提文化,但每一项的达成都离不开文化。比如,“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试问离开了文化这一国家、民族的灵魂,经济还能保持长期繁荣吗?
第二,真实的文化与人之情、人之义、人之信息息相关,无法被精确的数学计算和严密的逻辑推理所把握。文化与人的世界息息相关。一旦道德、情感、价值、信仰与人的生命、生活、生存相剥离,文化就会成为一套纯粹的理论、一种纯粹的逻辑演绎,那么人的世界就有可能蜕变为一种标本式的存在。也就是说,离开了人之情、人之义、人之信,只说理论、只说逻辑演绎,文化可以说就失去了其生命的功能,成了标本,那么文化建设也就失去了其效用。
第三,任何文化都要以一定的和经济为前提,但不能被还原为经济和。怎么理解?打个比方,任何艺术表演,如芭蕾舞、交响乐、戏剧、话剧都需要有舞台或场地。也就是说,舞台或场地是任何艺术表演的前提条件。但是,如果过于强调这个前提,就等同于把艺术表演还原为舞台或场地。显然,这很荒诞,难道我们花钱去剧场看戏就是为了参观舞台吗?我们一定要知道,文化一旦被还原为和经济,我们就没有了面对和解决真正的文化问题的可能性。
第四,文化的全面进步应该作为和经济追求的最高目标。我们深刻知道,稳定和经济繁荣对社会、对人的发展有多么重要,一旦陷入混乱,发展就会无从谈起;一旦经济出现危机,问题就会只增不减,甚至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但是,我们不能仅就谈,就经济谈经济,而是要在推进、经济发展中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文化的全面进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的长期稳定,经济的持续繁荣。
为什么说文化是“软实力”,这背后是一个思维方式的问题。如果不解决思维方式的问题,很容易把文化硬化、碎片化、功利化。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总结出一个“成功方程式”,就是人生和工作结果(成就)=思维方式×热情×能力。怎么理解?思维方式的数值区间是从-100-+100,而热情和能力都是0-+100。把数值代入方程式,当思维方式小于0为负数时,热情和能力的数值越高,所得出的结果越差。也就是说,当数值小于0时,思维方式就是错误的,所有的热情和能力也是无意义的。爱因斯坦也说过,解决问题的不可能是那些导致问题的思维模式。实践证明,相当一部分文化问题,是在推进文化建设过程中由不当思维方式引发并慢慢累积形成的。由此,如果不改变思维方式是解决不了旧有文化问题的。
从宇宙演化、生物进化、人类文化演进来看,文化是人类独有的生存方式。以此类推可以说,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独有的生存方式,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所以,文化不是某种具体的事物,而是我们所做的和所想的每件事物的中心。结合我们工作实际来说,文化既是生产力、战斗力,又是凝聚力、号召力、影响力,还是意志力和塑造力,很难用数据描述。
- 标签:本站
- 编辑: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