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文化  文化

中华民族的形成与文化融合

  “中华民族”这个称谓是100多年前梁启超先生首先提出来的,以前我们这个民族叫“华夏”。近现代有类似称呼,称为“华人”、“中华文化圈”。那么什么是“中华民族”呢?有一首歌是这么唱的:“56个民族56朵花,56个兄弟是一家”。其实这56个民族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个民族,真正的华夏人远不止这个范围。“中”是“中正”的意思,“核心”的意思,“中华”是指华夏的核心部分。要讲清什么是“中华民族”,得从中华民族的起源和文化传承说起。

  人类的起源问题依然是个迷,国际上没有最终结论。人类的历史只有几百万年的时间。国际上尤其是西方学术界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大约50万年前走出非洲通往世界各地。这个结论基本上被各地考古发现所否定。非洲古人类活动遗址距今170-190万年。中国蓝田上陈遗址距今210万年,云南“元谋人”距今170万年,更古老的是湖北“建始人”距今250万年。超过100万年的古人类遗址全世界55处,中国占了48处。从考古的角度看黄种人是从非洲走出来的结论不可信,姑且不说人类起源于中国,但华夏人至少是自成一系。中国境内的古人类遗址,大多数在昆仑山、秦岭、长江流域、汉江流域以及黄河以北的部分地区。从物种创生的角度看黄种人的发源地主要在昆仑山、祁连山、秦岭、长江、汉江流域这一片区域。当然华夏民族的起源也是在这一片区域。关于物种创生的问题,后面还将详细说明。顺便说明一下,世界人种应该只有三个,即黄种人、白人和黑人。而按起源地来说早期的黄种人就是指华夏人。此后在近200万年的时间内,为了寻找更有利的生存条件,华夏人逐渐向亚洲各个方向迁徙。由于1万多年前的华北平原还是与东海相连的沼泽地,所以中国境内很多原始人遗址大多在长江流域、汉江流域及在黄河流域以北地区。随着华北平原海水退去,土地肥沃的中原地区才成为华夏民族最主要的生存繁衍之地。

  华夏民族的起源、迁徙与地球板块变化也有关系。印度洋板块为板块,包括印度次和印度洋,属于印度-澳洲板块的一部分。印度板块形成于白垩纪,原位于南半球,自非洲东部的马达加斯加分离,每年向北漂移,大约在五千万到五千五百万年以前的新生代时期与欧亚板块碰撞在一起。两大板块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到了3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上升到3500米,而近10万年以来,上升更快,平均高度已达到6000米以上,还在继续上升。喜马拉雅山骤然隆起,形成一道凌空屏障,阻挡了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北上,造成青藏高原高寒干旱的气候。10万年前到300万年前这个时期昆仑山、祁连山、秦岭一带即现在的陕甘宁青藏地区气候湿润,雨水充沛,非常适合于人类居住、活动。这个时期也正是黄种人创生起源到走向原始文明的漫长时期。距今1万至10万年间,随着喜马拉雅山脉的抬高,使得中国西北部雨水偏少,气候寒冷干燥,土地逐渐沙漠化,植被减少,越来越不适合人类居住。这个时期,华北平原、江汉平原还是一片大海或说沼泽地。《愚公移山》的故事也能间接证明这一点。愚公虽愚,但还不至于那么蠢,他搬移太行、王屋二山,不是把土挑到现在江苏省的东海。挑一担土跑几百公里,怎么可能?他是把土挑到他家附近的沼泽地,即现今的华北平原。大约1万5千年左右,或许是受小行星撞击,亦或许是受地质运动的影响,再加上黄河泥沙冲积,华北平原海水渐渐退去而变成陆地。由于气候和地势的变化,在距今1-10万年前,生活在这些地区的人们逐渐向四周迁徙。一部分人向东迁徙到华北、华东,一部分人往南,迁徙到东南亚半岛及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有的经四川、藏南、云贵迁至孟加拉、印度,一部分往北迁至蒙古高原及西北利亚,往东北迁到外兴安岭,往西北迁徙到西亚、中亚。事实上人口的自然流动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只不过这个时期人口自然迁徙的规模相对较大。再往后的一万年间,华夏人口因各种原因仍然不断向欧亚甚至亚洲海岛迁徙。在向西迁徙的人口中,有的迁到欧洲与非洲北部。就是说现在的一部分中亚人、中东人甚至北非人应该含有华夏人的基因。

  大家知道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与物质形态相区别的意识形态的表达与反映。文明是文化的灵魂,是文化精神价值的总和,与蒙昧和野蛮相区别。中华民族(古称华夏)能够延绵至今,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在距今5万年前,华夏人以天然洞穴为居所,处在文明的前夜。在距今5000年至5万年这个时期,是中华文明创生、发展到相对成熟的时期。之前的发展相当缓慢,基本上处于蒙昧时期。在这4万多年期间经历了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等几个主要部落时期。有巢氏时期人们居住在洞穴和简易的巢棚,是文明的萌芽时期。中华文明的开创性变化在燧人氏时期。燧人氏有三个重大发明或发现,即人工取火、结绳记事、作大山扶木纪历。燧人氏这个部落经历了1万年前到4万年前约3万多年的历史时期。燧人氏对中华民族最突出的贡献是发现了“天道”。距今约四万年时燧人氏在昆仑山顶立木观天象,察天道,祭天神,为山川百物命名,因而发现了“天道”。由天道受到启发,进而发现“地道”。天地之德孕育万物,而人为万物之尊。距今约一万五千年时,燧人氏发明大山扶木太阳历。距今约一万二千年时,燧人氏发明“陶文”,创造“十天干”,即太阳系的十大天体。距今约一万一千年时,燧人氏创立八索准绳圭表纪历。距今约一万年时,燧人氏发现天纲、天纪、太极印与太极涡旋宇宙生化模式。中华文明另一个重大发展时期是伏羲氏。伏羲氏“一画开天”,创造了象形文字,初步创立了人伦道德。他发明了乐器,创作了乐谱,开启了音乐生活。同时还创立了“先天八卦”,发现了对立统一的辩证规律。伏羲氏被尊称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神农氏是中华医药和农耕文明的集大成者,为中华民族可持续的繁衍生息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由于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在中华文明上的重大贡献,被后世尊称为“三皇”。

  距今4700多年前,轩辕黄帝带领部众打败了炎帝和蚩尤,统一了华夏各部落,征服了东夷和九黎族,首次实现了中华民族主体的大一统。史载,黄帝统一各部落之后,他推算历法;指导百姓播种五谷;兴文字;作干支;造房舍;制乐器;创医学。责令大挠作甲子,以十天干配十二地支的农历来纪时。黄帝还初步建立了国家体制。他划野分疆,置九州,设官职,定权责。首次提出了以天道规律、地道规律进行人道治理的社会治理理念。在强调法治的同时,大力推行“以德治国”,倡导修德立义,教化百姓,休养生息。黄帝著有《道原经》、《黄帝内经》等著作。由于黄帝在中华文明上的突出贡献,后世尊他为“人文初祖”,“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之首。

  中华文明最伟大的成就是发现了天道规律、地道规律,并依天道地道规律来规范人的行为,相当于开创了人文社科研究,开启了诸子百家争鸣,形成了正确的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相传轩辕黄帝曾拜道家神仙广成子为师,后作《道原经》,对“大道”思想第一次进行了概括总结。春秋时期老子作《道德经》,对天道、地道、人道规律作了较为完整的归纳阐述。道家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生化而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的“一”即为基本粒子;“二”为阴阳二重属性,即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的属性;“三”是指生化物质的三个要素,即基本粒子、能量和信息。无穷无尽的基本粒子在阴阳二重力度推动下,在能量和信息的作用下,生化出宇宙间各种各样的物质。宇宙创生顺序是先天道,再生地道,而后生人道。人不是天外来客,是地球孕生的。“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宇宙的玄牝可能是天文学所说的“黑洞”,“黑洞”可能是宇宙中创生万物的地方,而地球上的玄牝就是山川大谷。人类就是起源于地球上的山川大谷。山川大谷的阴阳和合作用,孕育了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包括人类。所以人类应该效法天地而生存,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道规律有很多,除了被实证科学证明了的定理以外,显性世界、非显性世界都有很多规律,我们祖先发现的如对立统一律(阴阳律)、因果律、界限律(度)、轮回律、守衡律等等都是。尤其是轮回律可能很多人认为是迷信,其实我们每天都在接触,如白天与黑夜的轮回,月圆与月缺的轮回,一年四季的轮回等等。道家哲学是辩证的统一论哲学。道家认为,无论是物质世界还是意识世界,都统一于“道”,“道”是世界的本源。这种认识也形成了华夏民族大一统的文化理念。所以历史上无论华夏大地分立成多少个诸侯国,每一个诸侯国君都会希望成为一统中华的“圣君”。我们的祖先不仅掌握了天道规律,还依照天德地德规范了人类道德,如道家倡导的“道、德、仁、义、礼”,儒家倡导的“礼、义、仁、智、信”等等,使华夏民族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促进了华夏民族的大融合。同时道家强调人们在自然面前并非无所作为,人们在尊道贵德的情况下,都可以有一番作为。比如“天行乾,君子当自强;地势坤,厚德载物”。有的道家人物更是提出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奋斗精神。佛家也有类似的理论。春秋时期诸子百家也都提出了很多人文社科理论,比如民本思想、法治思维、科技创新理念等。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继黄帝、老子的民本思想之后最直接的思想和价值观。兼收并蓄、和谐共生是中华文化最显著的特征。总之,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极大的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促进了国家的大一统,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永不衰竭。

  中华文明在距今1万年左右的伏羲氏时期就初具体系,到炎黄时期就已经很发达了。这在当时的人类社会上是领先世界的。由于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使得中国西部变得不适合生存,华夏人逐渐向四周迁徙。伴随着华夏人口的迁徙,他们把华夏先进的文化也传播到世界各地。笔者认为,早在1万年前,华夏文明就传导到了中亚乃至埃及,有的甚至到了美洲。比如,笔者以为世界各地的金字塔文化就起源于华夏文明的土葬文化。早期的土葬文化是小土包,后来有名望的死者坟墓就建成大土包、土台、土塔,土金字塔、圆锥形塔,以至于再后来用石头垒成的金字塔、圆柱形塔。陕西、宁夏境内现今仍然有几千年前的土金字塔。中国丧葬文化发展的最高峰是帝王陵,而这一点西方没有学会,因为西方不懂风水学。中国的土包葬俗一直传承到现在,这是中国风水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中国一点也不稀奇。关于天文历法,伏羲氏的太阳历和八索准绳圭表纪历是世界最早的,后来才有黄帝历、夏历。而巴比伦历法、玛雅历法是晚于伏羲历法、黄帝历法的。至于欧洲文明就更晚了。600年前哥白尼宣扬“日心说”还被烧死了,说明欧洲人对宇宙天体的认识是很晚的。欧美一些学者因羡慕嫉妒恨,常常吹嘘自己,挤兑、打压、贬损中华文明。

  有一些文化不自信的人说三星堆出土的权杖与埃及法老的权杖相似,甚至猜测“三星堆”文明是古埃及文明传播来的。这些人为什么不猜测埃及文明就是中华文明传播过去的呢?长江流域、汉江流域本就是黄种人的发源地,几千万年来这一区域气候、地质相对比较稳定,沿昆仑山、秦岭东西轴线年前一直获得比较稳定的发展,而中原地区在变成陆地以后一直战乱不堪。或许“三星堆”文明要早于中原文明,而后被中原文明所攻灭。先进的文明被落后的文明消灭,这种现象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国内外都有。比如蒙古和满族政权就攻灭了中原王朝。还有一种可能,在1万年前左右的时期,即伏羲氏时期,华夏文明由昆仑山、秦岭分成南北两支发展,一支向华北及中原地区发展,一支向川鄂黔的南方发展。向南方发展的主要代表就是三星堆文明与炎帝部落文明。而在炎黄时期,长江南北两支文明又融合到一起了。虽然三星堆文明是三、四千年前陨落的,但其发展可能经历了上万年的时间。由于华夏文明比其他文明更早更先进,华夏文明传播到亚、欧、非、美各大洲,是很顺利成章的逻辑。有的人认为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文明早于炎黄文明,而人们常说的夏朝又没有考古发现,没有实证,就猜测华夏文明的真实性。良渚文明不是已经超过5000多年了吗?下一次考古说不定又会有新的发现呢。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为什么古代世界文明都跟华夏文明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只能说明华夏文明才是世界文明的源头,或者说华夏文明的影响是最大的。华夏文明最深远、最核心的精神价值是什么?那就是华夏民族发现了天道规律,并依照天道规律而生存繁衍发展,这是其他民族都没有的。一些西方人无论怎么显摆自己,贬低中华文明,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有足够的文化自信。

  前面我们说随着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气候的变化,使得昆仑山、秦岭以西的地方变得不适合人类生存,导致大量的人口外迁。又因为华北平原、江汉平原的沼泽地变成陆地,在黄帝之前的数千年时间,使得许多的华夏人迁往中原一带。由于长江、黄河流域及中原地带土地肥沃,气候宜居,此后,华夏文明主要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之间传承、发展。尤其是在近5千年来,以华北地区、江南地区为主的中原地区成了华夏各个民族融合发展的主要区域。这一区域的华夏人传承发展了华夏文明的优秀成果,形成了后来的大汉民族。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一些人都有大汉族主义情结,把“华夏民族”等同于汉族,这是不对的。一百多年前才有“中华民族”的说法。当今“华夏民族”与“中华民族”这两个名词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不是百分百等同。“华夏民族”更多的是从血缘与文化方面来认同,范围更广,而“中华民族”这个词更多的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民族的角度来讲的。由于我们华夏这个民族有很强大的包容性,所以这两个名词之间的区别不大。现在“华夏民族”这个词更多的是被“华人”、“大中华文化圈”所取代,而我们常常讲的“中华民族”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核心圈内的各个民族。

  从远古人类起源上看,黄种人都是起源于中华大地,与华夏民族都是亲缘关系。如果用几个同心圆来表达华夏民族的结构,其图表是这样的:第一层圆心部分是汉族以及内地各少数民族。第二层圆圈是边疆少数民族,即古代所称的“胡人”“蛮人”,包括匈奴、女真、蒙古族、鲜卑、满族、朝鲜族、回族以及东南亚土居民族等。第三层圆圈是突厥、日本及东南亚岛屿民族、印度地区的部分民族等。第三层圆圈之外的民族与华夏民族的融合度就很小了。我们讲民族融合,主要是指血缘融合与文化融合两个指标。有些少数民族如土家族、羌族、苗族、彝族、藏族等,他们甚至比汉族保持了更为纯正的华夏民族血统。但是从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的角度看,还是汉族贡献大一些。

  第一层圆心部分,毫无疑问,汉族以及内地各少数民族是华夏民族的主体部分,所以应该是同心圆的核心部分。无论历史上各个政权的分分合合,这些华夏人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在血缘与文化认同方面是一致的。第二层圆圈部分,主要是边疆少数民族,包括匈奴、女真、蒙古族、鲜卑、满族、朝鲜族以及东南亚土居民族等。这些少数民族,一部分是几千年甚至几万年前迁徙到边远地区的华夏人,他们既有华夏人的血统,又传承了早期的华夏文明。还有一部分是夏商周时期被分封或被流放到边疆的华夏人,他们传承了较为晚期的华夏文明。经过几千上万年的融合发展,形成了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边疆少数民族。他们虽然与外部白种人、棕色人有一定的融合,但他们的血缘主体还是华夏人的血统,他们的文化虽然与内地有了很大的差异,但他们的文化之根依然是继承了华夏文明。比如匈奴族,据传约公元前16世纪夏朝灭亡后,夏后氏履癸(夏桀)的一支后裔逃到北方,在吞并其他部族之后成为匈奴族。再比如蒙古族,据记载东胡族(生活在栾河中上游的一只部落联盟)被匈奴的冒顿单于击败后,退居乌桓山和鲜卑山,分为乌桓和鲜卑二族。乌桓在被曹操征伐之后衰落,鲜卑一族崛起。在西晋晋武帝时代,鲜卑主要分为段部、慕容部、拓跋部、乞伏部、柔然部等。其中柔然与北魏拓跋氏多次交战。柔然被突厥击败后,分为南北两支。柔然的南支逃到辽河上游,成为契丹人的宗源之一。北支逃到雅布洛诺夫(兴安岭)山脉以东、外兴安岭以南的地区,成为蒙古族的祖先之一。其他各边疆少数民族如满族、朝鲜族等,往究,都是早期远徙的华夏民族的后裔。他们的血缘与文化同古老的华夏民族有高度的融合度。回族溯源于唐代,形成于明代,他们是早期华夏人西迁与中亚、西亚人混居后又回迁而形成的民族,与本土的华夏人也有很高的融合度。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西亚、中亚地区的商人、使节及其亲属。第一、第二圈层构成了当前中华民族的主体。东亚的朝鲜、韩国,东南亚的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这些地方,虽然现在跟中国不是一个主权国家,他们都独立成国,但他们的土居民族都属于华夏民族的分支,在血缘与文化上同华夏民族有高度的融合度。比如越南就有一种传说,越南人的主体是炎帝三太子的后裔。据说炎黄大战,炎帝战败后,炎帝第三个儿子带领几万人南迁到越南一带,在这里繁衍生息。整个东南亚半岛,除了几万年前或几十万年前南迁过去的华夏人,后来历朝历代都有为了躲避战乱的中原人南迁。据说越南的“阮姓”大多是北宋时期南迁过去的开封府人。传说北宋朝廷对归顺的梁山好汉实施清洗时,在赣南任职的李俊率领几万人马一路西逃到泰国,在泰国落户。这些传说虽然不能作为实证,但也决不会是空穴来风。

  第三圈层情况就复杂一些。这些民族有的是血缘关系方面与华夏民族融合度小些,有的是文化方面与华夏民族融合度小些。比如突厥族,他们是比较早期西迁的华夏人与西部外族人通婚后形成的民族。突厥族虽然对汉族和内地民族的侵扰要晚于匈奴,但他们外迁的历史要早于匈奴。他们或许在伏羲氏、燧人氏甚至更早的时期就西迁了。突厥人生活的地盘在匈奴以外的地区,即今天的中亚、蒙古高原以北的地区。在匈奴被东汉覆灭以后,突厥人中的一部分逐渐回流到了中国的西部、北部,并建立了部落联盟国家。在隋朝的离间分化下成东、西突厥。突厥民族政权在华夏大地上存在了两个多世纪以后,被唐朝所灭,其人民要么西迁,要么融合到当地的华夏人之中。突厥人无论在血统和文化方面与华夏民族的融合度比匈奴人、蒙古人要小得多。亚洲岛屿上的民族如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是各个时期迁来的华夏人与外来的混血人杂居而形成的民族,他们虽然融入了一些棕色基因,但与本土华夏民族的血缘关系也很亲密。印度的情况要复杂得多。应该说印度直到今天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印度人跟华夏人有没有关系呢?当然有。在喜马拉雅山脉隆起到难以翻越前就有华夏人迁徙到印度北部。在喜马拉雅山脉隆起到难以翻越以后,形成了一个由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到印度尼西亚的“印度洋人口迁徙走廊”。一些欧洲白人、非洲黑人、中亚、西亚的混血人沿着这条走廊迁徙,使得印度及太平洋岛屿上的人形成了多人种融合的特点。唐朝高僧玄装法师去印度取经走的也是这条线路,他先去阿富汗,再通过波斯到达印度。当今的印度人是早期过来的华夏人与后期来来往往的黑人、白人、混血人杂居而形成的多血缘民族,其中相当一部分有华夏民族血统。为什么把日本列入第三圈层呢?本来日本民族与华夏民族血缘关系很近,但自从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文化方面向西方学习,在文化认同方面已经离我们很远了。

  当然中华大地上不仅仅是华夏民族的外迁,也有少量白种人、混血人向东迁徙过来。但是由于华夏民族的历史优长,文明发达,人口基数大,华夏民族外迁的人口比欧洲、非洲东迁的人口要多得多。在中亚、西亚这些地区,人种的融合比较频繁,使得这些地区人们的血统与文化比较复杂。中国境内的维吾尔族、哈萨克、塔吉克族以及消失了的楼兰人等,他们是几千上万年前西迁的华夏人与东迁的白种人在广大的中亚地区融合后,再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形成的各个民族。他们中白种人的基因占主导,看起来更象欧洲人。后来他们中的一部分迁入中国新疆。他们与本土华夏民族有比较稀疏的血缘关系和文化融合度。这些东迁的民族与内地华夏民族有着一、二千年的交往融合,而今他们也成为了中华大家庭的重要成员。由于高原、新疆沙漠及西伯利亚地理条件的阻扰,古代非洲人、欧洲人规模性东迁的少之又少,只有少量的白人到过中国境内,黑人东迁的基本上去了印度那边。近代东迁到中国境内少量的俄罗斯族人虽然血缘关系与华夏人有点远,但他们在文化认同方面基本上融于华夏文化,也成为了中华大家庭的重要成员,这进一步彰显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认为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华民族”是指认同中华文化而且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个民族,同时也包括留居在海外的华人华侨。“华夏民族”可以简称华族、华人,其范围更广。凡是黄种人,无论其血统是否纯正,其根脉都是华夏人。只要他们认同华夏文明,都可以以华夏人、华人自居。站在民族融合的角度看,几千年来,内地各民族与边疆少数民族的斗争,都是华夏民族的内部斗争;周边国家如古、朝鲜、韩国以及东南亚国家等无论是从血缘上还是文化上看都是中国的远亲与近邻,是胞波兄弟的关系。

  尽管每次大一统的时间长短不一,稳定性不同,从黄帝统一华夏算起,近5千年来,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时代有17次。在5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哪些方面值得当下来借鉴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就是尊道重德,天人合发,以民为本,和谐共生。中国历史上没有进行过掠夺性的战争,只有华夏民族的融合性战争。中华文化中的共生性要远远强于掠夺性。这与西方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样是亚欧的欧洲为什么没有实现大一统?主要是欧洲弱肉强食的文化理念造成的。欧洲的大航海时代,满世界抢夺财富,到处建立殖民地。殖民、掠夺是欧洲的价值核心,这种价值观不可能有真正的诚信与共生、共赢。欧洲历史上没有形成统一,就是因为他们彼此之间也是不讲诚信的,并且互相倾扎。如今搞了个欧盟,如果不能改变他们错误的价值观,也只能是形式上的统一,不具备统一国家的意义。与之相反,中华文化是以和谐共生为主导,在中国人的文化里,没有弱肉强食的基因。郑和七下“西洋”,没有占领外国一寸土地,而是进行贸易往来。即使个别时候出现了价值取向的错误,也能够及时予以纠正。比如蒙古帝国的成吉思汗听从丘处机道长“一言止杀”的劝告,使许多的欧洲人免遭屠戮。所以认同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世界就会变得更和平。

  欧美的价值观,他们所标榜的自由,都是伪善的。大家知道,自由的反义词是自律、约束;的反义词是集中、。自由是人的生存权的一种体现。但没有自律、没有法律约束的自由就会造成侵害。是权利的体现,具体表现在决策权方面。固然是要反对的,但是没有集中的,就不能形成决策,什么事情就不会有结果。所以没有绝对的,也没有绝对的自由。更为关键的是与自由是有阶级性的。不同的政权,不同的统治者,他们所追求的与自由代表不同阶级的利益。西方资产阶级所把持的政权,他们所追求的自由是资本家的自由,不是广大群众的自由。因为资本家的本性就是掠夺、吸血。尽管西方资产阶级政权在自由方面向人民群众开了一点小口子,形式上搞了一点投票权之类的东西,这些只不过是资本家忽悠人民的口号而已,实际上控制权还是在资本家手里。比如美国,在自己强大之后,利用其掌控的优势,到处推广美式的、自由和,将美国宣传类的标杆,可事实正与其相反。美国立国以来对外发动了数百次战争。看看最近30多年来,南联盟的解体,伊拉克的苦难,阿富汗和叙利亚灾难,委内瑞拉的动荡,这些陷入深渊的国家,哪一次不是美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再看看美国国内,2020年疫情期间出现的“黑命贵”事件,是典型的种族歧视,哪有一点自由可言?美国用自由、忽悠了很多人,忽悠了很多国家,但如今连美国人自己都不信了。美国华盛顿等人的雕像被推倒,说明美国自己标榜的所谓自由价值观,已经成为世界的笑话,正成为美国扰乱他国、实施侵略、谋取利益的工具。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谁种下的因果谁将承受应得的报应。西方资产阶级以伪善价值观为遮盖而采取的一系列罪恶行为,必将遭受天道的惩罚。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国等西方资产阶级政府能够聚众扎堆欺凌弱小,能够忽悠百姓,欺骗人民,跟他们重视宣传他们虚伪价值观有重大的关系。西方在宣传推广他们虚伪价值观方面的一些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我们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才是真正的普世价值。相信、认可我们核心价值的国家、民族越多,我们的朋友就会越多,世界就会变得更加和平安宁。因此我们尤其要把“和谐共生、命运与共”的价值理念推向全世界,要通过影视、媒体等各种渠道向全世界传播,以便形成世界人民的共同价值观。

  世界各个文明的交流,各民族的融合,这是一个大趋势,也是全球化的推力,谁也阻挡不了。世界历史上无论哪个民族的融合都经历了痛苦的攻伐杀戮的过程,残忍而又无可奈何。尽管伴随着战争,中华民族的融合算是比较温和的。即使世界文明进步到今天,这种情况也不是一下能够解决的,战争的阴云依然高悬在天空。如何做到在相对和平的情况下推进这一进程,这是可以探索的。

  大家很熟悉《三国演义》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诸葛亮为了北伐中原,实行了“南征北战”的策略,即对南方少数民族实施攻心为上的征服,对北方实施武力征伐,以实现整个华夏民族的大一统。其实自秦朝以来2千多年的封建王朝时期,中原政权基本上采取的是这个策略。即使在对待北方少数民族上,有时也采取“和亲”的策略,以便赢得和平友好的交流与发展。只有在北方少数民族不断骚扰,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才兴兵征讨。对东亚、东南亚、西域的王国政权,只要认可“天朝”,能够纳贡称臣,中原政权也可以容忍,大家都可以相安无事。

  时光到了21世纪,情况发生了变化,过去的“南征北战”恐怕要变成“南战北征”了。先说说北方。古、朝鲜与我们有胞泽关系,国家之间没有太大的利益之争,只要他们不依靠美国等西方国家来找茬,与这两个国家兵戎相见的可能性不大。北部主要是俄罗斯。俄罗斯受美国西方的打压,自顾不暇。中俄都受美国的围堵,只有互相支持才能抗击美国。这种利益关系使得中俄必须紧紧抱团取暖。有两个原因使得俄罗斯回不到西方社会。一个是美国要拿俄罗斯当冤大头,通过不断渲染俄罗斯对欧洲的威胁,把欧洲绑在美国的战车上,以便打压俄罗斯,控制欧洲,让欧洲成为为美国利益服务的工具。事实上,俄罗斯与欧洲之间没有那么大的深仇大恨,都是美国故意渲染的。另外还有文化方面的原因。作为前苏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搞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俄罗斯人民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多少还是会得到一定传承的。尽管俄罗斯人的价值观也是起源于西方弱肉强食的文化理念,但是经历了70多年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熏陶,这种思想印痕不是一下子能抹去的。大家知道马克思的思想来源于黑格尔,而黑格尔的思想很大一部分来源于《道德经》和《易经》,马克思本人也研究过中国的道家哲学,所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道家哲学有一定的师承关系。正因为俄罗斯人的文化价值观融入了东、西方人的价值理念,使得俄罗斯回归不到西方社会。俄罗斯人的文化价值取向只有向东走,才是他的出路。如果俄罗斯人的文化坚持向东走,中俄之间未来有可能会长时间保持和谐共生的局面。所以经历了2千多年的融合发展,中国北方基本趋于稳定。

  中国的东部、南部、西部反而变得不那么稳定。原因有三个:一是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战略打压;二是有关国家与中国有利益纠纷或领土纠纷;三是部分国家其文化价值观与中华文化价值观方面有冲突。

  美国为了实现其长期的科技霸权、金融霸权、货币霸权、军事霸权,为维护其资产阶级政权利益,必然会打压强国,分化瓦解利益集团,以便控制全世界。哪个对美国形成挑战,它就会打压那个国家,哪个集团对它有威胁,它就会分化、攻击那个集团。中俄伊三国对美国挑战最大,目前成了美国的眼中钉。朝鲜古巴委内瑞拉三国也是美国的打击对象。中国周边的国家都会暂时成为美国拉拢对付中国的对象,一旦失去价值,他们也会被美国抛弃或打击,比如越南、印度、菲律宾、巴基斯坦等。欧盟、东盟、上合组织、独联体、非盟、石油输出国组织等国际组织,一旦对美国构成威胁,美国也会无情打击。美国肢解南斯拉夫打击欧元,“广场协议”对日本痛下杀手,没有一丝情义可讲。中国和平崛起,使美国感到后背发凉,所以中国必须做好与美国在、经济、文化、军事、货币等全方位竞争与战争的准备。能战敢战方能止战。当然我不认为美国真的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但搞极限施压,搞代理人战争,这是它的强项。物壮则老,事极则反。美国不道不德,其下场可想而知。

  中国周边情况比较复杂,从东部到西部,不安全的因素很多。东亚这边,有朝韩矛盾,有朝韩与日本的矛盾,有中日矛盾。中国与日本在历史观、在领土方面存在矛盾。东南亚这边,因南海资源问题,近几十年来,南海周边国家在美国的唆使下不断挑衅中国,甚至占领我国南海岛礁。在南亚,有印度这个没脑子的国家不停的挑衅,两国之间还存在领土纠纷。在西部,中亚、中东国家之间矛盾重重,不稳定因素很多,极端宗教主义、国际恐怖主义活跃,一些恐怖组织潜藏在其中,对我国的和平稳定也构成严重的威胁。中国与这些周边国家的利益纠纷有可能引发直接的冲突,但更多的可能是被美国利用,成为美国打压我国的工具,以牵制、消耗我国的实力。

  当前中国周边有两个国家是值得我们警惕的,这两个国家是指日本和印度。在文化价值观方面,日本几百年来采取去中华文化的国策,向西方学习,把“弱肉强食、损人利己”作为日本人的核心价值和治国理念。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日本民众受到一次血的教训,至今变成美国的殖民地,但日本政客显然没有接受教训,不断掀起军国主义狂潮,未来一段时期还会表出冒险性,与我国的矛盾存在激化的可能。印度是一个没有历史的国家,历史上也没有真正实现过统一。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印度才形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受英国殖民时间较长,其核心文化价值尤其是印度的文化已经“英国化”,印度的上层社会基本上接受了英美“弱肉强食、损人利己”的文化价值观。同时由于印度立国时间断,造成印度人心智不成熟,使得印度比日本更富冒险性。由于英国殖民者故意制造中印矛盾,胡乱划定中印边界,使得中印存在领土争端。印度人自大的心态,加上领土争端,使得中印之间很难和平解决领土问题,很难和平相处。尽管1962年被我们小小的教训了一下,但显然他们内心是不服的。预计未来二三百年间,中印之间会发生几场战争,才能使印度回归本然,变得成熟理性。

  当前迫在眉睫的问题是统一问题。这是中华民族这个巨人身上的一块伤疤。它不仅影响中华民族的崛起,影响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也使得我们在当前的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虽受荷兰与日本的殖民,但由于与联系没有中断,中华文化没有中断,尽管一部分人有叛逆之心,但一直在可控之中。不管是“和统”还是“武统”或者以“武”促“和”统一,相信不久的将来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无论是攻心还是征伐,都需要打造国之重器,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只有国家强大,军队强大,才能以和平的方式推进文化的融合;只有文化融合与武力威胁两手并用,才能达到长治久安的目标。

  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总趋势,但也会出现反复。当前西方就出现一股反全球化,但历史的车轮总是要向前进的,这个大方向我们必须要坚持。在全球大融合的过程中,我们也必须坚持循序渐进、有序推进。对外来文化要作出良莠取舍,去伪存真。首先对外来文化要加强管控与引导。尤其是西方宗教文化,要加强管控与引导。有的西方宗教存在极端思想,包容性、宽容性不强。对此必须加强鉴别和引导。相比之下,我们的本土宗教是很智慧、很先进的。对有信仰的群众,纵使不能让他们信仰马克思主义,也要尽力引导他们信仰本土宗教。因为我们的本土宗教与马克思主义有师承关系。其次是要加强移民管控。移民带来的文化冲击是不容小觑的。欧美移家所出现的种族问题,都是文化不相容的问题引发的。加强移民管控并非种族歧视,也不是排外主义。民族融合要想在社会平稳中进行,必须首先进行文化方面的融合。只有认同了彼此的核心价值观,这种融合才是牢靠的,否则就会引发矛盾和争斗。在文化核心价值观相同或相近的国家或民族地区,其矛盾要少得多。尤其是在侵略性不强而包容性极强的中华文化圈,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矛盾相比较要平缓得多。第三要坚持循序渐进。推进民族融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即使在现代信息科技普及的情况下,没有几十年上百年,也不会有很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应该有一个长远的推进计划,并切实一以贯之的加以落实。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