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文化  文化

【2019-06】中国文化如何走向世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这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要求,只有贯彻落实这些基本要求,才能使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推动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今年5月,习总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指出,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一方面,只有走出去,才能展示我国文化的形象和影响力、竞争力,才能在国际文化的比较中彰显其整体实力。而且,文化能否走出去,本身就是一种“强”的标志。另一方面,只有走出去,才能在国际文化交流、合作中吸收借鉴国外先进文化成果,壮大我国文化力量。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看,在文化发展上,封闭就意味着停滞、衰落,开放就意味着进取、强盛。让文化走向世界,这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然选择。

  正如习总所说,深化人文交流互鉴是消除隔阂和误解、促进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径。之所以要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直接原因就在于世界不了解中国及其文化,或者说,即使有所了解也因种种原因可能是不准确的了解,甚至是歪曲的了解。这就迫切需要使我们的文化走出去,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真实的中国文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的文化“走出去”战略日益受到高度重视,并有比较扎实的推进。近年来,中华文化优秀成果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如面向国外系统翻译、出版和介绍我国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和精品力作;国家大力支持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合作进行有关经济社会和国际问题的研究;拓展文化传播渠道,加强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建设;构建人文交流机制,发挥非公有制文化企业、文化非营利性组织在对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在文化合作机制框架下同多个国家签署文化交流合作协定,成功举办各种“中国文化系列活动”等等,有效扩大了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但是,也应当看到,现在我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地位与我国经济、的地位还不相称,主要表现是文化产业的规模有限,文化贸易大部分产品还处于逆差,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远远不够。推动文化“走出去”,任重道远。

  任何一种文明都要与时俱进,不断吸纳时代精华。历史和现实表明,能够真正走向世界、引起世界广泛关注的文化,必然是适应时代需要、体现时代精神的文化。

  我们常讲,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样讲原则上是正确的,但应予以全面的理解。就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每个国家的文化要想在世界舞台上确立自己的地位,必须突出文化的民族性。没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不可能引起世人的关注,也不可能在世界上产生多大影响。就此而言,确实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但是,并非任何民族性的文化,都会自然而然走向世界。只有体现时代性的民族文化,才能产生世界性的影响。也就是说,一种文化只有反映时代精神、回应时代呼声,才有活力和生命力,才能走向世界。实际上,历史上有影响的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同历史时期赋予不同的时代内涵。如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历代都在讲,但先秦不同于两汉,两汉不同于宋明,不同时代有其不同的内容,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总之,任何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既要彰显其民族性,又要切近现实、富有时代感。这是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所要走向世界的文化,恰恰是符合这种发展规律的现代文化,而非仅仅是面向过去的传统文化。

  既然走向世界的文化必须是富有时代感的文化,这就要求传统文化实现现代转换,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使传统文化面向现代、面向世界。因为现代文化本质上是开放性的,是具有世界文明性质的文化,文化的现代性与文化的世界性是内在一致的。现代文化固然不能背弃传统,但继承传统并非简单延续传统,而是在保持原有文化特质的基础上,使传统与时代发展相衔接,并充分吸纳世界文明成果加以改造和整合,以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可以说,现代文化是充分体现世界文明的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高度统一的文化。因此,文化的纵向转换是以横向转换为中介的。所谓纵向转换,就是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换;所谓横向转换,就是文化的民族性向世界性的转换。只有使传统文化不断具有世界性,才能使其具有当代性和现代性。这里所讲的横向转换并不是用文化的世界性来排斥乃至取代民族性,而恰恰是用世界性来提升和增强民族性。正是通过这样的转换,传统文化才会在迈向现代文化的过程中形成旺盛的活力,才会走向世界。

  要使文化“走出去”,必须要有合理的途径和举措。从目前的发展现状看,重点是要抓好这样一些环节。

  应充分关注世界文化市场的需求。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既需要我们主动加强对外文化宣传,也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接受对象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文化的世界需求。只有清楚了解世界文化需求,才能对文化怎样走出去有比较准确的把握。全球性的问题很多,因而为解决这些问题的世界性文化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各种需求汇聚在一起,便形成了文化走出去的巨大空间。我们的文化发展应当高度关注这些需求,给这些需求以有效的“供给”,对世界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对各种需求的满足程度越高,占领的国外文化市场就越大,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就越强。同样,国际上对我们的文化关注度越高,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也就越快。因此,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仅需要“自我意识”,而且需要敏锐的“对象意识”“市场意识”,有针对性地制定战略、策略,采取相应的措施。严格说来,文化“走出去”不等于文化“输出去”,不问需求的输出是盲目的输出,不计效果的输出是无效的输出。当然,我们所讲的需求,是真实的世界性需求、时代性需求,而不是虚假的需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强调市场意识、市场导向时,要谨防和杜绝那种片面的“迎合”心态。为了赢得“票房”,一味地迎合西方观众和西方文化,这样“走出去”的文化难免让人忧虑。我们的文化走出去,不仅仅是文化的产品、包装走出去,更重要的是文化的价值理念走出去。如果没有后者的出现,中国文化事实上没有真正“走出去”。所以,必须注意提高“走出去”的思想含量、价值含量。

  应力求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核心内容是讲好“中国故事”。历经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道路、中国经验。讲好“中国故事”,关键是阐述好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作为一种成功的道路,内涵着一种方向性、文化性的智慧和指引;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经验,孕育着与其成就相适应的理念和价值观念。我们的文化发展不仅要强调其中的中国特色和中国元素,更要通过总结与概括,升华其中具有普遍性的东西,凸显中国道路、中国经验在解决时代发展和人类社会面临各种重大问题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普遍价值。系统地将这些文化内涵和启示意义讲清楚,本身就是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这样的讲述,既让世界了解了中国,又使中国走向了世界。讲好“中国故事”,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把中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要实现这样的转化,客观上要求我们对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问题进行提炼和总结,将其上升为具有规律性的理论,并以此为人类面对的共同问题给出中国方案,彰显中国理论和经验的世界性意义。事实上,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各国在许多世界性问题的讨论中都越来越注意倾听中国的声音,在解决人类共同性问题的过程中越来越关注中国的建议,在破解全球性发展难题的进程中越来越重视中国给出的方案。为此,“把中国模式解释好非常重要,对西方和发展中国家都很重要,西方发展到现在出现很大的危机,发展中国家也在寻找非西方的新模式。中国模式到底是什么,还没有人说清楚。如果把这个说清楚是非常大的贡献,这才是中国真正的软力量”。“中国话语”就是这样的“软力量”。把中国道路、中国经验讲清楚,得到世界的认可和尊重,自然会使中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

  应与经济、贸易交流相协调。文化交流并不是孤立进行的,常常是和经贸交流联系在一起的。文化能否走出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贸易是否畅通。从历史上看,文化的传播交流向来是同经贸的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并且是按照经贸发展的线路推进的。如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和佛教文化的输入就是与丝绸之路联为一体。古代丝绸之路,起于西汉的中国古代都城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一直到罗马。这条丝绸之路,既是古代中国同亚欧相关国家的商品贸易之路,也是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经济往来和商品贸易的不断延伸,便是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中国古代文化就是由此逐渐走向世界的。与此同时,佛教第一次传入中国,也恰恰肇端于汉代丝绸之路。唐代丝绸之路的繁荣畅通,进一步促进了东西方思想文化交流,唐代高僧由丝绸之路经中亚到印度取经、讲学,既传播了中国古代文化,又获得了大量佛教经典,为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可以说,没有古代丝绸之路,就没有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和外来文化的输入。一部中国古代文化传播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国经贸发展史。西方文化的全球传播也是如此,它是同资本的扩张、世界市场和世界贸易的扩大结合在一起的。自近代以来,西方文化之所以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而快速地传播,正是借助资本和市场进行的。这些都是重要的历史借鉴。要使我们的文化顺利走出去,必须建立文化与经贸的联动机制,既通过经贸的扩展来带动文化走出国门,又借助文化的对外传播来促进经贸的往来和发展。加强二者之间的协调,无疑是实现文化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

  应切近生活世界。文化能否走出去、能否被接纳,重要的一点,就看其能否融入当地的生活世界。一种文化要在异地扎根,必须有其现实的土壤,必须适应当地的生活环境和大众生活需要,否则,这种文化是很难“安家落户”的。对于大众而言,文化的兴趣往往要落实到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趣上,远离生活方式、缺乏生活情趣的文化不易受到关注,也很难广泛推广。金砖国家青年对中国文化认知调查显示,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生活方式等直观可感的文化符号最容易激发国外民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兴趣和进一步了解、消费的行为,而哲学观念等植根于本国文化土壤中的文化符号,则一直是跨文化传播的难点。可以看出,文化的推广一定要接地气,要使文化进入生活。这就要使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念融入文化产品中,提高文化产品的审美价值和创意设计含量,满足国外民众对中国文化产品的消费偏好和需求。近年来,中国文化通过不同方式“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但也面临着“走出去”却难以“落地生根”的窘境。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把自己的文化“走进”当地生活,当地民众缺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为此,确实需要注意加强文化的“营销”。既要坚持将文化传送出去,又要借鉴一些好的市场化做法,把文化推销出去。在文化产品的生产上,要注意国外民众的消费偏好和情趣。如兼具中国传统文化与工艺特色的手工艺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就有明显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这就要以创意设计为手段,开发更具当代审美价值和创意设计感受的文化创意产品、文博衍生品和文化体验服务。

  应创新文化推广的方式方法。文化的形式虽然是外在的,但对其内容有重要影响。一种文化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来表达、表达得如何,对于内容的展示和阐释至关重要。文化“走出去”也是如此。一种文化能否成功地走向世界,不仅是看其内容,也要看其形式,即看其通过什么样的形式和方式来展示、推广文化。我们的文化传播也要借鉴有益的方式或方法,一方面,必须牢牢坚守我们的文化价值观,清楚地表明我们的文化立场;另一方面,又必须采用或借用国外通行的、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表达我们的文化,让国外民众更易于接受和理解。与此同时,要将我们的文化融入世界生产体系,即“中国文化,世界生产”,借助全球文化生产体系来推广中国文化。当然,我们提倡要善于运用国际文化形式和手段,并不是简单换一包装,而是要实现内容与形式、目的与手段的有效结合,使形式和手段更好地服务内容。因此,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再造的过程。

  [1]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课题组.金砖国家青年对中国文化认知调查[N].光明日报,2017-09-21.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