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文化  文化

时期蔡元培任北大校长让汉语成语“兼容并包”大放异彩

  兼容并包一词,出自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原文是:“故驰骛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参天贰地。”不过,让兼容并包一词大放异彩的却是蔡元培。

  作为近代中国文化界的卓越先驱者,蔡元培在任北京大学校长时提出了“兼容并包”的学术思想,并以此作为办学的基本方针。

  在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中华刚刚建立五年,封建思想、封建文化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怎么样接纳新文化、新思想,怎么样确立新文化、新思想的主导地位,成为当时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兼容并包”一词的本意是把各个方面全都容纳包括进来。蔡元培利用这一词汇的本意,给新文化、新思想的进入打开了大学的大门。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一批具有新文化、新思想的代表人物进入北大,北大因而成为那个时代中国的思想最活跃、学术最兴盛的最高学府,对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要影响。

  尽管新文化、新思想非常活跃,尽管新文化、新思想代表了当时社会前进的方向,但是,蔡元培却没有把封建文化、封建思想直接赶出大学的大门,而是让新旧两种文化、两种思想互相碰撞,互相辩论,互相批判。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就涉及到“兼容并包”办学方针的目的。

  大学,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其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需要自己的大脑。大学要成为社会的大脑,就必须集中相当一部分社会的精英,让这些精英就社会的各种重大问题进行充分研究讨论,从而得出最佳方案,然后交给社会付诸实施。为了做到这一点,只有采取兼容并包的方针,让各种思想、各种文化充分展示,让各种观点、各种方案竞相表达。无论你是新的还是旧的,无论你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只要能解决中国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让大家看看,比一比,碰一碰。

  经过这样的辩论与斗争,新旧两派都会看到自己的缺点与优点,都可以吸收对方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的观点与方案。试想,如果不采取兼容并包的方针,只让一方说话,不让另一方说话,无论能说话的是新派还是旧派,或者是海归还是土鳖,都无法达到改正缺点完善自己的目的。因为,说话的一方听不到对方的辩驳与攻击,对自己的缺点也就不自知,想自我完善,就难以做到。想开阔思路,吸取对方的优点,也做不到。这就是兼容并包方针所针对的问题。

  兼容并包方针可以适用于大学,适用于大学校园内学术思想的研究,却并不一定能够适用于其他领域其他方面,比如,公司,企业,机关等。因为这些机构要求的是执行,不是研究问题。你不能人人都拿一种方案出来,在那里争来争去,议而不绝。那样的话,什么都耽误了。再者,两种或者多种意见在那里互相抵触、互相斗争,对机构的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你说东,他说西,你向南,他向北,这怎么行?所以,兼容并包不是万能良药,不适用于那些偏重执行的机构。

  虽然兼容并包作为北京大学的办学方针经实践证明是非常明智的、非常有效的,但是,由于其接受或者产生的新思想、新文化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对此非常不满,蔡元培的这一办学方针就很难坚持下去。也就在那个时代,北京大学聚集了那样一批中华民族的精英分子,他们在学术的多个领域创造了不同寻常的成绩。他们那一代人的影响,一直延续下去若干年。可是,令人扼腕的是,在北洋军阀的打压下,那个时代只产生了那样一批人物,之后就看不到了。

  尽管如此,兼容并包四个字,作为北大的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了北大的血液中,成为了那个时代北大乃至所有的中国大学在内心中矢志不渝地暗暗追求的梦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