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圳文化产业现象思考桂林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进程中的文化经济
近年来,深圳在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以“坚持市场化导向、坚持政府扶持与规范引导并举、坚持开放合作的发展路径、坚持园区经营模式创新”为指导,大力推进产业集聚、空间集中的发展策略,建设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园区已成为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引擎,也是深圳文化产业一张靓丽的名片,据粗略统计,71家市级以上文化产业园区入驻企业超过1.5万家,就业人数超过20万人,合计营业收入超过2000亿万,实现税收超过200亿万。对传统文化底蕴并不深厚的深圳,没有就文化而论文化,没有自设窠臼发展文化产业,而是另群蹊径,积极主动地把文化和其他业态嫁接在一起跨界融合发展率先探索“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金融”、“文化+旅游”等领域让深圳文化产业跻身全国“第一方阵”。所以说建设文化强国除了挖掘好文化资源,提高文化自信更重要的是发展好文化经济。
我们来看桂林,桂林拥有世界上最优美壮观的喀斯特地貌自然遗产、世界罕见的发育典型丹霞地貌景观和“全球最美河流”之称的漓江,桂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迄今已有2100多年建城史。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交汇融合,甑皮岩史前文化、秦代灵渠古代军事水利文化、桂海碑林摩岩石刻山水文化、桂林古宋城文化、明代靖江王府王陵藩王文化、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红色文化、西南剧展抗战文化以及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异彩纷呈,山水人文旅游资源在全国乃至世界首屈一指。现桂林已经打造出一批历史文化新地标:甑皮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靖江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甑皮岩遗址考古发现的“陶雏器”填补了世界陶器起源空白;“万年智慧圣地”成为桂林历史文化新名片;灵渠进入广西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龙脊梯田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等。桂林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旅游城市,享有53国外国人72小时过境免签、东盟10国旅游团6天入境免签等政策。桂林是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达1200万人次,湘桂高铁、贵广高铁和5条高速公路在桂林交会,2-3小时可达湘桂粤黔四个省会。桂林主要靠旅游,年接待游客突破1亿人次,旅游总消费超1800亿元,三产占GDP比重提高到54.4%。
从以上两个城市来对比,桂林文化强国建设进程中的文化资源异常丰富,文化自信成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重点,文化经济则相对较弱,与深圳无法相比,主要表现在:文化产业规模小、市场主体弱,与其他产业也没有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难以形成规模化优势;二是文化产业数字化程度滞后、信息化、智能化不足,尤其缺少新业态龙头企业;三是文化品牌市场宣传推广滞后,文化消费增长乏力;四是世界级品质的桂林史前文化鲜为人知,丰富的文化资源没有充分释放其价值。而深圳文化底蕴少但文化经济发展跻身全国第一方阵,为振兴桂林文化经济发展,我们建议:
以桂林、广州、深圳为三个区域文化经济中心,以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及港澳地区为世界文化经济对接地,设置中国文化经济先行区,前瞻性出台金融倾斜政策、产业投资政策、财政扶持政策等,吸引资金、技术、人才向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文化经济先行区聚集。
一是拓展龙头企业发展空间。通过资产重组、企业联合、企业兼并等方式,整合部分传统企业,组建综合型文化企业集团,实现做大做强做优目标,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产业发展的作用。二是增强企业转型发展能力。面对文化消费个性化、多样化的新趋势,各类文化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及时分析把握当前政策环境和文化市场发展趋势,在发展定位与产品设计研发上走创新、差异化发展道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拓宽文化企业融资渠道。鼓励具备实力的文化企业通过新三板挂牌等方式融资,鼓励银行与保险、金融租赁、担保公司拓宽文化金融业务,不断满足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四是充分用足史前文化形成的优质文化资源,探索文化土地经济转化模式,寻求文化经济支柱新产业。
一是紧密结合广西实施的大数据战略部署,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的培育发展。鼓励与支持企业采用高技术手段开发打造层次化、系列化、品牌化、品质化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提升企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影响力。二是深度推进传统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着重推动文化装备制造业向智能化、标准化转变,延伸文化装备产业链,增强文化装备科技含量,鼓励文化企业“上云上平台”,引导区域性文化装备产业集群发展。三是推动数字技术在制造研发、设计等价值链高端环节深度应用,支持基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需求的设计应用研究,提升产品文化内涵和附加值,让最有底蕴、最有特色的文化产品搭上“数字经济”快速列车。
一是重点挖掘、培育和保护民族文化,整合传统节日、民族文化传承项目、文化旅游产品和创意产品开发等资源,打造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品牌。二是加强中国—东盟网络视听产业基地、中国—桂林东盟数字文化创意园等平台建设,打造一批主题鲜明、功能完善、宜游宜业的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基地。三是精准分析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层次,培育文化新业态,营造更多元化的消费场景,推动“云看展”“云演出”“云观光”。
发展文化产业必须重视新信息技术和金融业的发展,深圳文化发展迅速得益于市场经济发达有新信息技术和金融支持,也得益于优秀的企业支持,随着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很多企业重视发展企业文化,充分利用资本实力强和信誉高等优势,理直气壮地将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在社会效益优先的情况下,发挥出较好的经济效益。另外得益于市场需要、经济发展、市场需要享受丰富多彩、时尚创意、轻松休闲的文化新体验,老百姓有市场需求,也消费得起,深圳文化建设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
发展文化产业,最难弄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或丰富的文化资源,因为这些底蕴或和资源如果没有技术和资金的支撑,从文化经济的视角看,几乎毫无意义,并且那些文化底蕴越深厚的地区往往经济实力并不强大,市场经济不发达,桂林就属于这种情况。桂林没法复制深圳发展模式,需要另外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自身情况的模式,我们提两点思考意见:
1、桂林要跻身文化产业第一方阵必须走政府主导文化市场这条路,政府必须是强推文化产业的主体,主力军。首先对文化产业进行科学顶层设计。要把文化经济建设作为发展桂林经济的抓手,并形成各级政府的共识,要加大政策支持,资金支持,自上而下层层推进,制定文化经济发展绩效考核机制,像搞基础建设一样,大投入,培育文化消费市场,制定一些补助政策,让老百姓有钱消费,引导和提高老百姓的消费水平,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做到以文化带动城市发展,用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风范、广西特色、桂林经典、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
2、打造文化产业发展的土壤,桂林各城区需深度挖掘文化资源提出打造文化产业的目标计划,培育好文化消费市场,要有交流,当前在疫情影响下,先在城区之间开展内循环文化交流活动,有交流才有人员流通,才能带动消费,带动文化市场发展。另外,加强桂林市与友好城市产往,加大交往力度,吸引更多人来桂林拉动消费,有交流才有人气才有市场。
- 标签:本站
- 编辑:瑪莉
- 相关文章
-
从深圳文化产业现象思考桂林建设世界级旅游城市进程中的文化经济
近年来,深圳在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以“坚持市场化导向、坚持政府扶持与规范引导并举、坚持开放合作的发展路径、坚持园…
- 弘扬传统文化 做有道德家长
- 教你如何用英语玩转双节!
- 中秋节快乐 英文(关于中秋节的英文词语)
- 从“经典咏流传”看传统文化对当代人的影响-仪器174 高照
- 大美幕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分享热剧《传家》传递真正的含义是什么
- 国家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内涵
- 谢伦灿:文化环境因素深刻影响着人的思维与行为
- 组织文化包括哪几个主要层面(大运河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是什么)
- 流利说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定制个性化英语学习方案
- 陕西北方工程技术学校丨放飞梦想 展现自我“北方杯”英语技能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