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文化  文化

二十四节气:中华民族智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凝结 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

  朗朗上口的《二十四节气歌》,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独特智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着中国人的精神气质与民俗风尚。

  2016年,“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今年2月4日,适逢立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短片中,把二十四节气与古诗词以及充满生机的当代中国影像融为一体,将中国浪漫、中国气韵传递给全世界。

  二十四节气植根于农耕文明,融汇了先进的农学思想、悠久的重农传统,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是中国社会顺天应时、指导实践的生活制度,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文明成果的典型代表。其核心要义是中国先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认知天象、物候、时令、自然变化规律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在国际气象界,这一观天察地、认知自然所创造的时间知识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先民就利用土圭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并以此确立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4个节气。先秦时期的《尚书》和《吕氏春秋》对这4个节气都有所记述。到了秦汉时期,随着天文观测方法的不断进步,古人在测量日影的基础上,将太阳黄道(太阳在假想天球上的运动轨道)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确定为一个节气,使每个节气在黄道上都有了一个准确的对照角度,由此完全掌握了节气与太阳运行之间的关系,二十四节气最终定型。二十四节气的全部名称首见于西汉刘安的《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太史公自序》的“论六家要旨”中也提到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

  古人将每月的第一个节气称为“节”,每月的第二个节气称为“气”,“节”和“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左右,如6月有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二十四节气中,反映季节变化的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反映气候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由此可见,中国先民将理清大自然的时序看作生产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环。

  二十四节气作为时间认知体系,并非为记录而记录,而是源于中国民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与自然节律、农耕生活紧密相连。“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夏至种豆,重阳种麦”“小麦点在寒露口,点一碗,收三斗”“寒露收豆,花生收在秋分后”等,这些以二十四节气规定农耕生产时间的谚语,易懂易记又明确具体,是我国民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的智慧总结和诗性传承。

  同时,二十四节气又显示气候、气象对农耕生产的影响,如“立春三场雨,遍地都是米”“立夏东南风,大旱六月中”“夏至刮东风,半月水来冲”,这些气象谚语提醒人们在生产上早预防,生活上早准备,开展适时而科学的农耕生产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二十四节气有着指导生产实践、提升生活质量的作用。

  ▲在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白泥镇下里村,雨后的青草上挂满露珠。凋落的梅花倒映在露珠里,构成了一幅美丽画卷。穆明飞摄新华社记者 李梦娇制图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对自然时间与农耕生产关系的精准把握,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农耕社会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记忆,蕴含着丰富的生活智慧和文化财富。在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虽然我们有了很多关于气候和农业的科学知识,但二十四节气并未过时。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学者研究认为,二十四节气形成、定型于我国黄河流域,是以黄河流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时序变化为基准,进而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民众的生活中。河南郑州发现的5000多年前仰韶文化中期的天文遗迹青台遗址,登封市测定二十四节气的周公测景台、元代观星台等,这些重要遗迹都是先民开展天文活动的实证。周公测景台包括台座、台柱两部分,西周周公曾在此用土圭测土深,观测正午日影,以求“天地中心”。元代观星台由天文学家郭守敬在周公测景台北邻创建,不仅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也是中国古代验证和测量二十四节气的天文场所。

  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二十四节气逐步为全国所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民俗石阡说春就是二十四节气代表性传承体验项目。说春是一种民间传统说唱艺术,意在劝农行耕,祝福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石阡说春一般在每年立春时开始,春分时结束,说唱内容主要是“二十四个农事节气”“渔樵耕读”,涵盖历史、地理、人文等方方面面。《周礼·月令》中所说“出土牛以送寒气”,“土牛”即为说春的道具,与说春相随的还有鞭春牛这一古老习俗。历史上,立春鞭打春牛的习俗几乎遍布全国。时至今日,在各民族文化长期交流、融合的过程中,鞭春牛习俗形成了完整的春牛民俗谱系,特别是一些能歌善舞的民族还为春牛民俗注入了更为丰富的活动形式和内容。

  ▲立秋,田间地头粮香果甜,农民们加紧采收和田间管理。图为河北省遵化市西下营满族乡西下营西沟村的农民在田里劳作。刘满摄

  每到立秋,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都会迎来盛大的赶秋节。庄稼成熟、丰收在望之际,当地各族群众会亲朋、见好友,开展玩龙灯、舞狮子、武术等文体活动。近年来,花垣赶秋还与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域旅游等相结合,吸引众多游客参与其中,创造更多经济价值。同时,当地迎秋、祭秋和赶秋组成的立秋节气活动得到了系统性保护,也丰富了二十四节气的传统文化内涵。

  自2006年开始,“农历二十四节气”“内乡打春牛习俗”“石阡说春”“班春劝农”“梅源芒种开犁节”“半山立夏习俗”“送大暑船”“三门祭冬”等,都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生产实践制度,二十四节气为各地域、各族人民共有共享,共同传承,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以此为基准的节令风俗、口头传统和文化景观,构成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创造,成为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在适应不同时代变迁的过程中不断再创造,是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基本规律和重要任务。在当代生活中,人们通过新的表达形式和传播方式,对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进行提炼、升华、传播和弘扬,使其在现代社会绽放光彩。

  二十四节气不仅自身内涵丰富,而且与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庆、传统民俗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在全国很多地方,人们将二十四节气文化与重要节庆、民俗活动相结合,拓展文化内涵,强化情感纽带。集会演出、赶场交易、食药开耕,人们交流农事经验和养生之道;唱社戏、踩高跷、放河灯,文娱活动精彩纷呈。这些活动释放了农村生产生活的活力,也丰富了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

  同时,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基因以文化符号的方式延传,和当下生活有机交织、焕发生机。比如,杭州举办“跑山迎夏”活动,将立夏习俗融入大运河节气和旅游发展中;中国农业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等文博机构,通过知识普及、艺术展示、互动体验等方式,诠释二十四节气的丰富内涵;还有多地建设二十四节气主题公园,将节气习俗转化为旅游资源,等等。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都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需求,提高生活品质。

  二十四节气是生活时间制度,具有关怀生命健康的功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节气所蕴含的健康智慧被当代民众以科学的、可操作的方式融入养生实践中,这也推动节气文化更好地传承发展。比如,雨水时节特有的望春蜜饼源于雨水节气宜吃甜的养生理念;春分时节应适当进食糯米、红枣等,以协调身体的平衡;立夏时节应多食用苦味食物;芒种时节宜食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物;大暑伏天注意补气、补阴,多吃红豆、小麦、小米、紫米等五谷杂粮……不同节气有不同的饮食习俗,这些节令饮食是人们结合生理需要、生命健康与气候变化产生的经验总结,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同时,节令食品以美食为载体,以节令内涵和民俗观念为依托,将人们聚在一起,唤起情感的联结。可以说,二十四节气的饮食习俗也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情感依恋的重要元素。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渗透在诗歌、绘画、音乐、舞蹈以及传统工艺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清明时节雨纷纷”“绿树阴浓夏日长”……这些与节气相关的诗歌脍炙人口,千古流传。近年来,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文化产品日渐丰富。《中国好时节》系列晚会之春分篇通过跨艺术品类的融合,展现春的意义和习俗;电视节目《二十四节气》讲述人与自然的相处智慧,把二十四节气的知识画面化、具象化;图书《黄小厨的春夏秋冬》以讲述美食与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化故事为亮点;纪实节目《二十四节气生活》采用实景场地拍摄的记录方式,呈现日常生活中的二十四节气文化……

  二十四节气在物候、风景、人文等层面上的丰富内涵,更是让它成为文创设计青睐的主题。二十四节气主题的折扇、书签等文创产品层出不穷,在日用中展现岁时节令之美。发挥不同文艺形式所长,利用多媒体传播格局,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承传播的形式、内容和渠道得以拓展,其内蕴的文化生命力也得到激活。

  二十四节气将人们的生活从物理时间转化为文化时间,包含农事活动、生活节俗、时令饮食等多个方面,反映中华民族对自然时序、亲情伦理、聚合团圆、家庭和睦、社会团结的追求与尊崇,是农耕文明传承发展的缩影与投射。为了更好保护传承,我们要重视二十四节气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新时代的精神内涵,将其作为中华文化符号植入人们心中。

  ▲1月20日拍摄的北京广场“精彩冬奥”主题花坛。当日是大寒节气,北京迎来降雪。新华社记者陈钟昊摄

  传承发展二十四节气文化,青少年群体是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二十四节气歌》以童谣的形式呈现节气文化,易于传播;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古典诗词、传统绘画、刺绣、编织等,也能帮助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应发挥好二十四节气文化的教育功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养青少年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的情感。

  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彰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但当下,各个节气在民众生产生活中占有不同的位置、重要程度也不同,因此呈现出不均衡的传承发展状态。一部分节气较好地从原初生产指导向文化符号过渡,能够承担满足人们情感和文化需求的功能;一部分节气则不易凸显在现代文化中的作用,在传承发展中往往被忽视。这就需要进一步挖掘提炼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使其不断融入当下民众的生活内容和生活节奏之中,焕发当代文化光彩。

  二十四节气凝结着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承载着祖先对生命的体验和感悟,更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这也正是二十四节气得以延续并需要继续传承的原因所在。我们应进一步挖掘节气文化内涵,发挥好节气文化的价值,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坚定文化自信,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