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文化  文化

勾勒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图景——简述成果与意义

  浙江余杭良渚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的四大中心性遗址之一。在这里发现了修建于距今约5000年前、面积达300万平方米的内城和630万平方米的外城(分别相当于4个和8个北京故宫的面积),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都邑。此外,在古城以北还发现了为防止洪水而修建的长10余公里的高坝和低坝,这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调节系统。修建古城和巨型水坝,假设动员1万人也需要数十年,这反映出良渚王权组织开展大规模公共建设的能力。这些发现表明,良渚当时已经出现了阶级、王权和国家,进入文明社会。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入选理由就是,它展示了一个以发达的稻作农业为基础,存在明显社会分化和统一信仰体系的区域性早期国家形态。这标志着我们提出的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准以及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得到了世界公认。

  距今约4300—4100年,相当于古史传说的尧舜禹为联盟首领的时期。这一时期,长江中下游的区域文明相对衰落,中原地区持续崛起,在汇聚吸收各地先进文化因素基础上,其、经济、文化持续发展,为进入王朝文明奠定了基础。夏王朝建立后,形成了择中建都、择中立宫、中轴线理念、青铜礼器和玉礼器等一整套礼仪制度,对包括三星堆在内的周围广大地区产生了强烈辐射,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王朝气象”。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各地的史前文化都作出了贡献,揭示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过程,对于增进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通过DNA检测等技术得知,距今5000-4500年,原产于西亚的小麦、黄牛、绵羊和冶金术传入中国西北地区,大约在4300年前被中原地区吸收,成为中原文明的组成部分。西亚冶金术与中原地区的1000度高温冶炼的技术结合后,出现了陶范铸造法,最终发展为夏商周时期高度发达、在全世界首屈一指的青铜容器铸造技术。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施孤等,人们在这一天祀亡魂、放河灯、焚纸锭,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一起,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

  万变不离其宗,丰富多元的中国饮食文化背后,依然保留着中华脉络。正如某餐饮的宣传语所说,美味体现的是中国风,味,两岸情。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这是唐代诗人刘言史题立秋的诗句。立秋,表示已进入秋天:“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一尊名为“后羿射日”的雕像近来引起争议。网友发现,雕像中人物卷头发、宽眼距、大鼻头,更像欧洲人,手持的也是英格兰长弓,且呈,与其说是“后羿射日”,不如说是“大卫射日”。有网友调侃说,后羿学会赶时髦,知道烫发了,是留学时学的?

  1948年,在解放战争正朝有利于人民的一方发展时,国民政府开始了所谓的“币制改革”,推出了中国历史上极为特殊的货币——“金圆券”。

  一百年来,中国动画在探索中沉浮起落,砥砺前行:既有模仿和照搬的蹒跚学步,也有大师辈出的黄金年代,既步入过原创乏力、代工生产的低谷,也有厚积薄发,涅槃复苏的新生。而中国动画始终不变的,是深深植根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赤诚之心。

  春夏秋冬的季节转换中,春夏和秋冬两两相继,春和秋的节点变化相对明显。春夏季,阳气由初生至盛;至秋冬,阴气渐强。春发秋收,一扬一敛。物候继替,很多习俗也相互对应。

  胡同内,杂草间,正阳桥疏渠记碑伫立其中。正阳桥疏渠记碑是北京中轴线上一处重要的文物,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碑文记载了天桥南疏渠之事。石碑虽不起眼,却是北京中轴线历史变迁的实物见证。

  漕港河的水,给了上海朱家角大家闺秀的灵气和智慧,与乌镇、周庄、同里相比,朱家角用“海派古镇”形容再恰当不过。作为勾连八方的航运码头,朱家角自古繁华富庶,迎送八方来客,成就了海纳百川的情怀。海派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开放吸收、博采众长的博大胸怀。如今,在岁月湍流不息的河岸,朱家角静静伫立着,给整座上海城保留了可以回头的理由。

  说起中国古代的旅行家,你会想到谁?是奉命“凿空”西域的张骞?是一心求法的玄奘?还是那个平民行者,徐霞客?如下文所说,徐霞客与玄奘、张骞所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从没有奉谁的命令而出发,没人护送、自筹旅资,以一名‘老布衣’平头百姓的身份,靠着一根拐杖、一双旧鞋,完成了行走的壮举。”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