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文化  文化

地理湖南地方文化常识题目(湖南文化常识填空篇答案)

  丨黛珂珂润发给你的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地理湖南地方文化常识题目,以及湖南文化常识填空篇答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2、现行行政区区划:湖南现有13个省辖市、1个自治洲(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洲)。与我永州市相邻的有:邵阳市、衡阳市、郴州市。

  3、地势特点:湖南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东、西、南三南峰峦起伏,山岭相连。东有幕山脉和罗霄山脉,西有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南有南岭山脉,中部是低山和丘陵,北部是以洞庭湖为中心的广阔平原,即洞庭湖平原。全省地势恰是一个三面高中部低,朝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雪峰山是湖南东西两部分自然和经济的重要界线、主要的地形区:湖南地形大致可分成四部分:西部是湘西山地分布有东北——西南走向的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南部、东部分别为湘南、湘东山地。湘南山地包括南岭的主体部分及其附近的山岭。南岭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中部是湘中丘陵。④北部是洞庭湖平原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

  5、带季风气候:湖南大致位于北纬25度—30度之间。属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降水丰,雨热同期。

  6、洞庭湖位于湖南的北部,是中国的第二大淡水湖,昔日号称“八百里洞庭”而现在的洞庭湖面积缩小了很多,对长江的调节能力也大大减弱。

  7、湘、资、沅、澧四水:湘江发源于广西东北部的海洋山西麓,主要流经湖南东部地区,流域面积约占湖南总面积的40%,是湖南归重要的河流。资水发另有所指于桂东北和湘西南地区。有“滩河之称”。

  沅水发源于贵州东部云雾山,是湖南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先后在干流用支流上修建了凤潍水电站和五强溪水电站。五强溪水电站是湖南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澧水发另有所指于湖南西北部,是四水中最短的河流。

  8、湖南的主要自然灾害:山地灾害主要表现为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河南主要的气候灾害有寒潮、干旱、洪涝、冰雹、龙卷风、大风和冰冻等。

  地理:关于世界地理方面:永州三年没考美国了,基本上美国考的可能性较大(美国热点挺多,比如大选、爆炸等等),去年大题考过东南亚、西亚,再考东南亚、西亚的大题不太现实。个人认为今年考到金砖国家的可能性较大。毕竟金砖国家是个大热点。即复习好(巴西、南亚、撒哈拉以南地区、俄罗斯)。关于中国地理方面:中国的河流的确很久没出现大题目了。今年出大题目的可能性不小。雅安作为一个热点地区。但考察方向不明朗。预估不会出现在大题目中,会出现选择题。等作为热门押题,考察方向也不明朗,可能会与黄岩岛二选一出现在选择题中

  生物:最后一道题必考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生态系统起码占大题五分。选择题会有两道题白白送分。遗传与变异或性别起码占5分。而且生物就是喜欢考察遗漏点和那些小点。例如健康包括哪些方面之类的。而且今年热门押题是甲型H7N9病毒的观察和方法。(估计会联动考到免疫那一块去)雅安生物考点方向不明朗,但考的可能性很大。估计会在选择题中占有一席之地。的话可考察一个总体占一道大题。鹅颈瓶实验和绿色植物实验前几年考察较少,应注意一下。

  3.日本的国土面积是37.8万km2,人口有1.27亿(2000),首都是东京,经济:由于该国缺乏矿产资源,因此需要大量进口工业原料、燃料,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发展成了加工贸易型的经济。

  5.欧洲西部的三大地形区是:北部是以斯堪的纳维亚山为主的山地,中部是西欧平原和波德平原为主的平原区,南部是阿尔卑斯山系为主的山地延伸到三大半岛。

  7.东南亚的气候主要有两种: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 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

  8.美国共有50个州和一个首都所在的哥伦比亚特区,其中的两个海外州是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州。人口有2.82亿(2000), 面积是937万km2 。世界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

  11. 澳大利亚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仅300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和缓的。分为三大地形区,东部:大分水岭为主的山地;中部:澳大利亚大盆地为主的平原;西部:宽广平坦的高原。

  12.俄罗斯的交通以铁路运输为主。北美国家通用的语言是英语。拉丁美洲的人种以混血人种为主。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贝加尔湖。属于(淡、咸)淡水湖。

  13.南极特有的鸟类是企鹅。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磷虾。北极的主要动物有北极熊。俄罗斯的气候主要以温带性气候为主,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北冰洋沿岸是终年严寒的极地气候,太平洋沿岸是温带季风气候。其中欧洲部分铁路网非常稠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主要承担内河航运的河流是伏尔加河。

  15. 世界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该盆地所在的大洲号称“高原”“热带”。该盆地内部的气候类型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俄罗斯管道运输的主要对象是石油和天然气。

  16.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其中东南沿海最为稠密。人口有 1.70亿(2000年)。巴西的城市化水平是70%以上。

  17.东南亚的主要物产:稻米:缅(甸)、越(南)、泰(国)。橡(胶)油(棕):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椰子: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18.南亚有两条河流,位于印度境内的是恒河,另一条是印度河,位于巴基斯坦国境内。南亚的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三季:3~5月为热季,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高温少雨;6~10月为雨季,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降水,占全年降水总量的80%~90%,湿热多雨;从11月~次年2月为凉季,盛行干燥的东北季风,气候凉爽宜人。

  19.世界上的第二人口大国是印度,2000年人口已达到10亿。 南亚的三大宗教是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印度80%的人信仰印度教,巴基斯坦把伊斯兰教定为国教,97%以上的人口为穆斯林。

  22. 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是中东地区。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中东地区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宗教伊斯兰教、犹太教、教的发源地,三大宗教的“圣城”是耶路撒冷。

  23. 东南亚最大的平原是湄公河三角洲。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东南亚的范围由两部分组成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4.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是多瑙河,欧洲最长的河流是伏尔加河。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干燥、严寒、烈风。

  拉美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巴西。该国的首都是巴西利亚。世界最小的大洲是大洋州。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有鸸鹋、袋鼠、鸭嘴兽、树袋熊、针鼹。

  26.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骑在羊背上”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是澳大利亚。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里海。

  27.南极的主人是企鹅。 南极地区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冰层的厚度多1720米。南极洲面积14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大洲。

  28.南极科学考察的最好时间是南极的暖季,即每年11月~次年3月。这时正是南极的极昼(极昼、极夜)。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面积是1708万km2 。

  29.被誉为“美洲的地中海”的是“五大湖”,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是苏必利尔湖。北美五大湖的成因是冰川作用。北美的气候主要以温带性气候为主。

  31. 巴西是世界上著名的热带面积最广大的国家。巴西有三种热带经济作物的产 量居世界首位,是咖啡、剑麻、香蕉、蔗糖。

  32. 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 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中东地区的石油主要输往西欧、美国、日本。

  33 .世界上占有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巴西。美国有世界第四长河是密西西比河。 日本的海岸线.印度纺织工业中心中,麻纺工业中心 是加尔各答; 棉纺工业中心孟买。俄罗斯的首都是莫斯科。

  36.世界最高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生活在美洲地区的土著居民是印地安人。属于人种。他们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玛雅文化。

  37. 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东南沿海地区。首都是 堪培拉。最大的城市是悉尼。最大的河流是墨累河。

  38.亚洲的南面隔海与大洋州相望。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是印度。目前人口已达到10亿。

  39. 日本的首都是东京。日本的地形多山,山地、丘陵众多,火山、地震频繁。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带季风气候为主。森林、水能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

  40.日本的领土由四个岛屿组成,是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日本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位于本州岛上。

  41. 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国家是俄罗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伏尔加河注入里海。

  42.印度从气象灾害看,旱涝灾害频繁,原因是该国的气候主要以为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亚洲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性气候分布最广。

  43.欧洲共有四个大的半岛,地中海沿岸有著名的三大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北部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意大利所在的半岛是亚平宁半岛。

  46.俄罗斯有俄罗斯位于北极圈以内但终年不冻的港口是摩尔曼斯克。终年不冻的原因是受惠于北大西洋暖流。该国有丰富的资源:淡水资源(贝加尔湖)、森林资源(亚寒带针叶林世界最广)、矿产资源(石油、黄金、有色金属)。

  47.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分布在亚马孙河流域。 世界上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巴西。

  49.世界上东西跨度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达1万多千米。俄罗斯的两个农业区是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俄罗斯地形对河流分布的影响:西部平原广大,河网密布;东部山高谷深,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50.衡量一个国家人口增长的重要指标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人口增长速度快(快、慢),居世界第一。

  撒哈拉以南的经济属于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人口、环境、粮食三者成为 当地发展经济重点考虑的问题。 美国的耕地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平原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53. 中东地区的地形以高原为主,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埃及的首都是开罗。长绒棉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农业集中于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

  55. 北美的土著居民有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其中印第安人属于 人种。通常所说的波罗的海沿岸三国,是指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

  56..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 日本的四大岛中,位于最南边的是九州。

  58.拉丁美洲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玉米。是三种热带经济作物咖啡、甘蔗、香蕉的“王国”。拉丁美洲是一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如巴西占到全国人口的40%。 纵贯南美洲西部的山脉是安第斯山。

  62.与我国相邻,而且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 如果在地球上选一个地点,要求四面朝北,应应选在南极极点。

  63.按照板块构造学说,澳大利亚位于印度洋板块。中东地区最匮乏的自然资源是 水资源。最丰富的资源是石油资源。

  64.青藏高原气候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日本的气候具有什么特点季风性、海洋性。阿拉伯人主要分布在西亚、北非(或中东地区)。

  65.日本的四大岛中,最大的岛屿是本州。日本以哪种经济为主加工贸易型经济。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沟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洋。

  67.世界上出产黄金最多的国家是 南非。被称为美国“黄金水道”的河流是密西西比河。68. 世界上针叶林分布最广的国家是俄罗斯。美国人口稠密的地区是东北部的五大湖地区。 造成北美温带性气候范围广的主要因素是西部高山的阻挡。

  69.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两侧有许多崖壁陡峭、幽深曲折的峡湾,形成原因是冰川作用。五大湖的成因是冰川作用。

  70.世界上目前无人定居的大洲是南极洲。日本是一个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是因为日本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俄罗斯是地跨欧、亚两大洲的国家。

  71.地形以平原为主的大洲是欧洲。 有“冰雪高原”之称的大洲是南极洲。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是南极洲。

  72. 南亚的地形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部:喜马拉雅山为主的山地;中部: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为主的平原区;南部:德干高原为主的高原。

  73. 东南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马来群岛的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 世界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沙漠分布于:非洲北部 。

  74. 1995年~2000年世界人口平均自然增长率是1.3%,亚洲是1.4%,2000年世界总人口是60.55亿,亚洲的总人口是36.8亿。如果2001年世界增加100人,则亚洲增加的人口数量是66人。

  75.在撒哈拉以南地区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尼罗河是世界上第一长河,其长度是6600km。当北京时间(东8区)是14:00时,莫斯科(东3 区)应该是:9:00 。

  76. 将澳大利亚三大地形区逆时针旋转900 ,与印度国家地形最为相似。印度最大的工业区分布在 东北部。

  78.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州、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位于马来半岛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亚、东南亚各港口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最短海上通道。

  79. 被誉为俄罗斯人“母亲伏尔加”的河流是伏尔加河,全长3600千米,是欧洲第一长河。航运价值很高。通过运河,该河与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里海相通,称为“五海通航”。

  80. 为了进一步加强联系在欧洲西部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叫做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总部设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81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从红海经地中海再到黑海依次经过的运河和海峡是: 苏伊士运河和土耳其海峡。

  82. 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农业发展的条件是:耕地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平原占全国一半以上;河流较多,湖泊集中,平原地区有丰富的水资源;东部降水多,光热条件好。

  83. 在美国,被称为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是位于旧金山东南部的“硅谷”。世界唯一独自占有一个的国家是:澳大利亚。

  84. 北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地安人 。淡水储量最多的水体南极冰川。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法国发电量中核电的比重高达70%以上。

  85.法国的工业很发达,重要工业资源煤、铁等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以汽车、飞机制造为主体的工业在世界上占有突出地位,服装、食品、医药等工业部门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86.美国的三大地形为,东部:阿巴拉契亚山为主的山地,中部:中央大平原,西部:落基山等为主体的山地。

  87. 北美外来移民中80%以上的是欧洲人及后裔。 欧洲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是法国。俄罗斯森林资源丰富,有世界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 。

  88.世界上被称为“火山国”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由于该国地处三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这三大板块是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89.从大洲与地区看,玉米的原产地是北美洲。南北美洲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埃及是一个地跨哪两大洲的国家:亚洲和非洲 。

  90.法国巴黎的象征: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罗浮宫。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区。

  91美国城市的篮球队芝加哥公牛队,休斯顿火箭队,西雅图超音速队,底特律活塞队。世界陆地最低洼的地方是:死海沿岸。

  9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各大洲地形特点各异,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是欧洲 。造成北美温带性气候范围广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和地形。

  93.南极地区是科学考察的宝地,我国在那里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长城站。同被伊斯兰教、教、犹太教奉为圣城的是:耶路撒冷。

  94.习惯上,被我国称为“南洋群岛”的是指东南亚地区的:马来群岛 。各大洲中经济最发达的大洲是:欧洲。拉丁美洲指的是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

  95.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两侧有许多崖壁陡峭、幽深曲折的峡湾,形成原因是 :冰川作用而成。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是:印度尼西亚 。

  97.美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是 :东北部地区。北极地区的土著居要是因纽特人(爱斯基摩人)。

  3.6 巴西(Brazil):亚马逊(孙)平原与亚马孙(逊)河: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国家,国土面积854.7万平方千米。巴西的地形主要是平原和高原,亚马逊平原部分约占全境的1/3,其余部分基本上属巴西高原。这里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林中幽暗湿润,人烟稀少,通行苦难。亚马逊河支流众多、水流平缓,航运便利。河口为喇叭形海湾,宽达300多千米,洪水季节一片汪洋,号称“河海”。 发展迅速的经济:巴西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巴西拥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发展水平比较高。巴西农业机械化程序较高,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的铁矿储量大,且大部分是富铁矿。巴西水力资源丰富,水电在国内供电量中的比重逐渐提高。

  人口与城市:巴西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总人口达1.70亿人。巴西的最大城市圣保罗城市。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亚。

  3.7 澳大利亚(Australia):拥有一个:澳大利亚是大洋洲最大的国家,西北面与亚洲相邻,东濒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与南极遥遥相望,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的国家。澳大利亚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等周围岛屿,面积约774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六位。澳大利亚首都是堪培拉。通用语言是英语。

  低平的地形:澳大利亚地势低平,平均海拔近300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和缓的。西部是宽广平坦的高原;中部平原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5%;东部山地北起的约克角半岛。 古老的动物:

  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和适宜发展农牧业。由“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许多矿产储量居世界前列。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美誉。 啊 写完了

  简称湘。位于长江中游,大部分在洞庭湖以南。名山有衡山。主要河流有湘江、资水、沅江、澧水等,四水汇注于洞庭湖,后入长江。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素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工业以冶金、电子、机械、建材、化工和食品为支柱。其中有色;台金工业,国内占重要地位,长沙、株洲、湘潭等构成的湘中工业区是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湖南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作物主要有水稻、棉花、麻、茶叶、油料等。南岭、武陵山是重要的用材林基地,盛产松、杉、竹等。湖南是著名胜地,并且名胜古迹甚多。湘绣、夏布、醴陵陶瓷、浏阳花炮、邵阳竹雕、益阳水竹凉席等为湖南特产,享有盛誉。

  湖南地处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岭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的地带。东、南、西三面环山,东有罗霄山脉,南有南岭,西有武陵、雪峰山脉;北部为洞庭湖平原;中部多为丘陵、盆地。整个地势南高北低,为西、南、东三面向中部北部倾斜、朝北开口的不对称马蹄形。全省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大致构成“七山一水二田土”的格局。湖南是一个河流比较稠密的省区,水系主要为湘、资、沅、澧四水及洞庭湖。

  湖南省属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降水充沛,无霜期长,但湿热分配不均。全省均温为16~18℃。东南高于西北,东高于西,1月均温4~6℃。7月均温多在27~30℃。全省年降水量1200~1700毫米,是中国雨水较多的省区之一。

  湖南省矿藏丰富,素以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著称。已探明储量的80多种矿藏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位,钨、铋、铷、锰、钒、铅、锌以及非金属雄黄、萤石、海泡石、独居石、金刚石等居全国前列。

  湖南路陆交通便利,京广、湘桂、焦柳和浙赣、湘黔等铁路贯穿全省。长沙为中心的民航线四通八达。湖南内河航道条件优越,湘、资、沅、澧四大干流及众多支流贯穿全省汇入洞庭湖,再从城陵矾注入长江。

  湖南的农业在中国居于重要地位。盛产稻谷、棉花、苎麻、油菜。淡水养殖和水产品捕捞业发达,素称鱼米之乡,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鱼基地和油菜、茶叶、柑橘产区。湖南省矿产资源丰富。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工业以采矿、冶金为主,还有电力、机械、建材、轻纺、化工、电子和食品等门类。传统工业产品醴陵瓷器、长沙湘绣、浏阳花炮、邵阳竹雕、益阳竹器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湖南省居住着汉、土家、苗、侗、瑶、回、维吾尔、壮等多个民族。其中以湘西州的民族文化最为著名。湘西州位于湖南西北。湘、鄂、渝、黔等省市交界处,在270万总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约190万,占总人口的70%左右。著名作家沈从文笔下的湘西神秘、古朴、秀美。有中国最美丽古城之一的凤凰古城。

  省会长沙市位于省境东部,湘江下游长浏盆地西缘。面积11819平方千米,辖5区3县,代管浏阳市。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湘江纵贯南北。是湘东山地、湘中丘陵和洞庭湖平原接合部。矿藏有铁、钒、铜、硫、磷、重晶石、花岗石、煤等40余种。工业以轻纺、机械、化工、冶金、食品为主。农作物有水稻、油菜、茶叶、蔬菜等。铁路、公路交织密布;湘江、浏阳河、捞刀河流经境内,可常年通航。

  岳阳市是一座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位于湖南省东北部,与湖北、江西两省相邻,是一个富(资源丰富)、优(区位优越)、美(风景优美)的地方。总面积近1.5万平方千米。岳阳是湖南唯一的临江城市。是长江中游仅次于武汉的又一个金十字架,特别是洞庭湖大桥的通车,构成了承东联西、南北贯通的便捷交通网。岳阳的旅游文化资源丰富,有洞庭湖、岳阳楼、平江起义旧址、任弼时故居等纪念地。

  衡山是五岳之一。绵延150千米,素有“五岳独秀”、“文明奥区”之美称。衡山共有72峰。衡阳市的回雁峰是其南起第一峰,长沙市附近的丘麓山则是其最后一峰。祝融峰是其最高峰。海拔1300.2米,峰顶遗有祝融殿、南天门、望月台等古迹。南岳还是我国唯一佛道并存的名山,宗教文化源远流长。

  武陵山是沅江和澧水干流的分水岭。位于湖南西北部及黔、鄂、湘三省边境。主脉自贵州中部呈东北—西南走向,处于乌江与沅江之间。武陵山地有一系列的褶皱和断裂,由于受近代鄂西一贵州高原大面积急剧上升的影响,具有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上升的性质。山区气候属带向暖温带过渡类型,夏凉冬冷,雨量适中。植被代表种类有水杉、黄杉、铁坚杉、巴山榧树、大果槭等。山林中栖息有熊、猴、云豹、苏门羚、黄腹角雉等多种动物。

  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写了一篇不朽的散文《岳阳楼记》,使岳阳楼蜚声海内外。岳阳楼位于洞庭湖畔,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岳阳楼屹立在岳阳古城之上,背靠岳阳城,俯瞰洞庭湖。遥对君山岛,北依长江,南通湘江。登楼远眺,一碧无垠,白帆点点。云影波光,气象万千。

  浏阳河又称浏水、浏渭河,是湘东小四水之一,长222千米,发源于湘赣边界的浏阳市大围山区,上游分为大溪河与小溪河,河道曲折迂回,在汉江口汇合。沿途流经浏阳市区。在长沙市流入湘江。源头巨石耸立,飞瀑直下。河水清澈见底,两岸风景优美,有棋盘口、鸳鸯洲、百步滩、浏河大坝等许多风景名胜。

  马王堆汉墓为一马鞍形土堆,高10余米,直径30米左右。堆上分布西汉墓三座。一号墓位于东冢稍偏北,为利仓妻之墓,二号墓位于西冢,是利仓之墓。三号墓位于东冢一号墓的南端,为利仓之子的墓。三座墓中以一号墓规模最大,一号墓由墓顶至椁室深达20米,结构极为复杂。棺内女尸的外形基本完整。随葬物品有丝织品、漆器、陶器、竹木器共有千余件。其中覆盖在内棺上的一幅彩绘帛画更是我国现存2100多年前的丝织品绘画珍品。马王堆出土文物被保存在湖南省博物馆里。

  韶山位于湖南省湘潭市南100千米处,因山腰每每云雾缭绕。升腾而起。如云生其处,故又名云门山。韶山层峦叠嶂,林壑幽美。山峻以复,泉洁以长,茂林修竹,云气往来,山水秀绝。韶山风景名胜区包括故居景区、韶峰景区、滴水洞景区、清溪景区、银河景区、狮子山景区、黑石寨景区等七大景区。春末。刺槐花盛开,山体如披银装;夏季,阔叶林交枝接柯,郁郁葱葱:秋末。山坡色红似染:冬季。松林成片,斑驳点缀,增添了韶山无限生机。

  人们通常所说的张家界是指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天子山自然保护区三大景区构成的武陵源核心景区,总面积达264平方千米。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南部。境内有金鞭溪、黄狮寨、琵琶溪、腰子寨、佘刀沟、袁家界等6个小景区游览线多个。

  湘江又称湘水,是长江中游南岸重要的支流。主源海洋河,源出广西临桂县海洋坪的龙门界,于全州附近汇灌江和罗江,北流入湖南省,经17县市,在湘阴濠河口分为东、西两支。至芦林潭又汇合注入洞庭湖。干流全长856千米。流域面积9.46万平方千米,河源与河口高差460余米。

  湘西少数民族大都住在靠山面水的地方,因此,造房时往往利用倾斜度较大的山坡或者濒临水、沟的一侧,使屋的前半部分临空悬出,这就是著名的湘西吊脚楼。这种吊脚楼,是干栏建筑的一种。朴实轻灵,古色古香,与楚建筑或巴建筑有着深厚的渊源。吊脚楼结构一般为两层:上层为居室或待客用;下层做贮藏粮食或存放杂物之用,旧时还用来圈养牲口。上层室外为走廊,多为妇女劳作(绣花、挑纱、织锦)场所。或为观花赏月之处。

  炎帝陵高6米,底径27米,中间镶有清道光年间的墓碑,上镌“炎帝神农氏之墓”。墓周围围有红色墓墙,墙上盖琉璃瓦,墓两侧各立一对石狮。墓前另立一块汉白玉石碑。碑上方浮雕二龙戏珠图案。碑正中也刻有“炎帝神龙氏之墓”的字样。炎帝陵前方是炎帝庙。沿中轴线依次分布着午门、行礼亭、大殿等建筑,两侧还有碑房等。现存炎帝陵和炎帝庙都为1986年按原貌重修。

  老城、老街、小巷、河畔,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吉首市南53千米处,至今保持着明清建筑风貌,岩石板铺成的街道纵横交错,古朴雅致。东岭迎晖、南华叠翠、山寺晨钟、龙潭渔火、奇峰挺秀、兰径樵歌、梵阁回涛、溪桥夜月八大景造就了山城的灵气和秀色。沱江两岸多飞檐翘角的吊脚楼。城内有文昌阁、天王庙、奇峰寺、大成殿、朝阳宫等100多处古建筑。凤凰古城建于清康熙年间,分为新旧两个城区,老城依山傍水,清浅的沱江穿城而过。沈从文的故居位于古城内中营街的石板小巷深处。凤凰古城就如一幅水墨丹青,从一笔笔的墨迹中可感受到它的魅力。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生物学规律、社会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自然灾害等。●但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①“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和传统型):为工业前的人口增长模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人口增长模式。它可分为(1)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原始社会时期,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的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2)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适应。(非洲少数国家属此类型)

  ②“高低高”模式(过渡型):表现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发达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属于此种人口增长模式。从20世纪50年代起,这种模式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导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严重的人口问题。

  ③“低低低”模式(现代型):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三低”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属此类型。

  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在“高低高”的过渡模式,发达国家处在“低低低”的现代模式;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地区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集中分布区;

  ●中国人口增长状况: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下降,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1、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人口发展需要消耗各种自然资源,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自然资源(土地、矿产、水、森林等资源)是有限的,对人口发展具有限制作用。

  2、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即最适宜人口数量。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控制目标应该低于人口容量,并以此作为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

  1、人口迁移: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点的空间流动行为。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以分为1)国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2)国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由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城市化和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因而,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2)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根本原因:人口的发展常常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处于互不适应的状态,这种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导致了人口的迁移。

  世界人口迁移的现状:由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从贫穷落后国家到富裕国家;从人口稠密国家到人口稀少的国家。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总体表现为从农村到城市和工矿区、从内地到沿海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主要人口流出省区是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主要流入省区是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原因:以务工和经商为主,多为自发性迁移。

  外国文化与人口:文化的差异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婚俗(如初婚年龄、婚姻的稳定程度)和宗教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很大。

  中国文化与人口:生育——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职业选择——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人口流动——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1、区位是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

  地形 平原 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节省建设投资 我国城市大多在第三阶梯

  气候 气候适宜 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地区 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气温 湿润地区的城市比例高

  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交通运输、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商业贸易等文化地理区位:国家政策、外交、宗教、军事、科技教育等。

  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多,在人流、物流集聚部位形成比较大的城市;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河流交汇处或大的河流入海处,往往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3)在交通运输枢纽处,往往会形成较大的城市;4)在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胜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可能形成较大的城市。

  2、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用地可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交通和其他公共事业用地、农业用地、休憩和绿化用地、水面等。

  ●3、城市功能分区:①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休养生息的场所,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②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外围,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③商业区:由商业街和各种商场等组成,大多呈团块状或条状,且多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中小城市的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而大城市往往有多个商业区。一般来说,大城市功能分区复杂,小城镇功能分区相对简单。

  ●4、中心地理论: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功能布局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提出了关于中心地、服务范围、门槛人口等概念。(教材P34)规律:1)城镇是周围乡村的中心地;2)最便于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地点,应位于区域的中心,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正六边形;3)高级中心地门槛高,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远,数目少;低级中心地门槛低,服务范围小,彼此距离近,数目多;4)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同一级别则相互排斥,从而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系统。

  1、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

  城市化的三大标志:城市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市化的主要动力: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化。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20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0%,许多国家已经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一些大城市中心区出现衰落现象;部分商业和制造业向边缘区迁移,形成较多的卫星城和工业区;出现城市群或城市带。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由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城市发展不合理。一部分国家出现了“虚假城市化”的特点,即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比如南美洲;另一部分出现了“滞后城市化”,即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如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

  1、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地貌、河流水文、森林植被等),使原来的生态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

  1)改变下垫面性质,产生城市热岛效应,还影响周围地区的自然 环境;2)破坏原有的河网系统,使城市水系紊乱,河道水质恶化;3)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干扰和破坏了地区环境生态;4)城市带动区域发展,对所在地区自然环境产生广泛影响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1)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产生功能分区2)改变居民的就业方式,区域产业以非农业活动为主体,传统农业社会演化为工业社会;3)原先的乡村景观成为城市景观4)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经济开发和信息交流大幅度加强5)影响和改变地方文化,促使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的渗透,强化当地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问题: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

  1)城市经济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2)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人居环境3)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病”4)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水平5)有更多的人口进入城市或小城镇 6)大型中心城市,增强其辐射带动功能

  生产协作:生产一件产品,承担着不同工序的工厂或车间之间的协作;共同为某一种产品提供零部件的工厂之间协作。

  商贸联系:(l )区际贸易:一国范围内的贸易活动,是最主要的贸易方式 (2 )国际贸易:以各国间商品和劳务交换为主要内容,因各国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的差异,受限制较多。科技、信息联系:生产技术变革和信息技术推广使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为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及时获得技术创新的信息,企业之间、区域之间加强协作,扩大技术和信息交流。

  ②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企业之间生产上存在投人一产出联系,空间上存在共用基础设施和劳动力联系,信息上存在信息交流协作上的联系。有投人一产出联系的企业或自发或通过规划集聚到一定的区域,以满足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较高的规模效益的需要,从而形成了工业地域。

  热量——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它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也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光照——是地球生物的能量源泉,也是农作物生产的基本条件。光照长短、强弱的地 区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地形——地形影响水、热、光照条件,不同的地形类型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 地区宜发展耕作业,山地宜发展林业、畜牧业。也因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可以发展立体农业。

  土地——土地资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土地资料是有限的。不同地理位置的土地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接近水源的土地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接近城镇的土地适宜于发展城郊农业和高效农业。

  水分——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发展水稻生产和淡水养殖,水分条件较差的地方适合经营旱作农业或牧业。

  ① 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不同的地区,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之间开展商品交换所形成的农业经营单位或地域单位的组合。它是农业生产分工在地域上的具体表现。

  按生产对象分为种植业、畜牧业和混合农业;按投入状况分为集约农业和粗放农业; 按产品用途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热带种植园农业、乳畜业、地中海式农业、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等。

  ●水稻: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东南亚等降水丰富的地区。区位因素有地形、气候、劳动力、生活习惯等。

  小麦:耐寒耐旱,气候适应性广,主产区位于温带性气候区。主要种植国家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中国、法国等,是一种旱地作物。分冬小麦和春小麦两种。区位因素有气候、市场需求、生活习惯等。

  玉米:北美洲种植面积最大,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次之。区位因素有气候(雨热同期的气候)、市场需求(常做饲料)、国家政策等。

  运输:为了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土地: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且不可移动的。对于占地较多的工业企业来说,土地供给 状况和地价的区域差异,显得十分重要,是仅次于运输因素的工业区位因素。

  集聚:指由于靠近其他经济活动而使生产成本降低的外部经济因素。相关产业的集聚, 一方面能够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

  自然条件:主要是指工业布局区域的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状况,以及有无大的自然灾害。如大型工厂不宜布局在地形起伏大、自然灾害频繁的地区。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交通运输条件、劳动力供给,以及投资环境与经济政策等。

  生产技术因素:包括生产设备与工艺、从业人员素质与科技开发水平等。如高科技产 业应当布局在大城市附近或科技水平比较高的地区。

  市场因素: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对于工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工业生产直接面向 市场,工业企业靠近消费地,有利于及时和准确地把握市场动态。

  环境生态因素:工业生产不仅输出工业产品,同时还会排放污染物和废弃物。在工业布局的过程中,要努力减少工业生产对环境生态的破坏,严格控制工业区对居住区和其他城市功能区及生态环境的干扰。●(工业企业微观布局原则: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有水体污染的工厂,污水排放口应该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污染越严重,越应远离居民区;居民区和工业区之间最好用绿化带或水面隔离。)

  信息和知识因素: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工业化的重要力量,信息(市场信息、科技开发信息、人才信息等)对企业作用十分重大。

  ●主要的工业布局类型:原料地指向型(制糖、水产品、水果加工等)、动力指向型(有色金属冶炼)、市场指向型(食品、印刷、家具、瓶装饮料、石化等)、劳动力指向型(纺织、服装、家电装配等)、技术指向型(电子、飞机制造等)。

  ●世界制造业重心不断产生转移:英德→德美→美日→东亚与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与地区(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为重点)。

  ●随着发达国家工资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传统工业区面临日益沉重的环境压力,部分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明显改善,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我国沿海地区,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地区。高质量的产品、迅速创新的产品和高度专业化的服务,仍由少数发达国家维持着垄断地位。

  1、交通运输与聚落形成的关系: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较大的居民点。

  2、 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的关系:在古代,北方以陆路(马车)为主。聚落往往在陆路干道附近。南方以水运为主,聚落临水分布;在现代,聚落多沿铁路和公路线发展,如郑州、石家庄、徐州等。

  聚落空间形态:北方因地形平坦开阔,聚落布局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南方河网密度大,聚落多沿河道、铁路或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多呈带状

  ●3、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对城镇发展、兴衰的影响: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京杭大运河的开通运行,带来了扬州、济宁、聊城等城市的兴旺发达。而当运河严重淤塞,京沪线建成,这些城市迅速衰落。铁路沿线的城市常能迅速发展壮大(如石家庄、徐州、株洲、怀化、格尔木),并逐渐形成由若干城市构成的经济中枢地带(如陇海一兰新沿线经济地带、京九铁路沿线经济地带、京广铁路沿线、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分布的关系:交通主要是通过影响人流和物流来影响商业布局的。便捷的交通运输,有利于商品的运输和销售,也有利于人流的集散,从而有利于商业网点的形成。

  1、环境问题是指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的环境破坏或环境退化,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所有问题。按环境问题的性质可分以下四种:

  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1、●可持续发展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追求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①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为目的。后果:使人类的社会生产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人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

  ② 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改变传统的以“高投人、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人市场机制,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以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消耗。

  生态工业:生态工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工业,它通过一定的方法使物质和能量多级利用、高效产出或持续利用。

  循环经济: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关于地理湖南地方文化常识题目和湖南文化常识填空篇答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