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文化  文化

传统节庆文化上升为国家行为 体现民族自信

  春节是中国人的大事。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句大白话提炼了过年阖家团圆的核心内涵。包饺子、放鞭炮、舞龙灯、赶庙会,这些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呈现的传统节庆文化,实际上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符号特征。春节团聚、清明祭祖、端午竞舟、七夕乞巧、中秋赏月、重阳登高,这些共同的行为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中国人特有的精神家园。

  中国政府在2006、2008年相继公布了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明确将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列入其中。2008年国务院将部分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既顺应了,又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举措。随着国力的日渐强盛,中国人民在建设和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对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有了更明确的诉求。

  传统的节庆文化从民俗活动上升为国家行为,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华文化自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的民族自信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经济活动的空间已经拓展到世界范围。中国不仅是世界瞩目的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中国文化也随着经济活动在世界范围内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从一个中国人的到来,到一个中餐馆的出现,是生活的必然;而在一个中餐馆之后再出现一个中国商店,一个中文学校,这就是很多China Town(中国城)在国外的发展轨迹。中国传统的节庆文化无一例外地成为了这些处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中国社区保持其精神特征的重要元素。每逢传统节日,各种中国特有的民俗活动让我们的海外华人、留学生、侨胞们充满了自豪感,展现了凝聚力。

  科学求同,文化存异。在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将地球缩小为一个村落的时候,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异越来越需要通过文化来保存和辨别。在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三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玻利维亚奥鲁罗狂欢节、哥伦比亚巴兰基亚狂欢节、墨西哥土著亡灵节、比利时狂欢节、立陶宛波罗的海歌舞庆典;摩洛哥坦坦地区木赛姆牧民大会,比利时、法国的巨人和巨龙,西班牙帕特姆流行节日,韩国江陵端午祭等不同民族的传统节庆活动榜上有名。传统节庆活动已成为世界舞台上民族文化的载体和特征。

  中国创造的节庆文化在世界舞台上还没有像中国制造的商品那样广为人知。除了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我们需要加快步伐、加大力量,把那些有历史、有内涵、有辐射力和凝聚力的传统节庆活动列入名录外,更重要的是要重视和梳理已列入国家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利用民间和政府的不同渠道,通过交流、展示、体验等不同方式,拓展中国节庆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生存和活动空间。

  并存、互补、融合、创新是不同民族文化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我们期待着体现中华民族特征的传统节庆文化与世界各国的节庆文化一道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熊澄宇)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