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74所北京学校的育人目标看北京国际学校的教育“关键词”是什么
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不仅是一座世界超一线城市,也是我国、文化、经济、教育的中心,拥有两千一百八十九万的常住人口[1],同时也是我国教育资源最丰富、最集中、最优质的城市。
从广泛意义上来说,中国第一所国际学校是一所外籍子女学校——北京巴基斯坦使馆学校。此后,随着北京芳草地国际学校、北京顺义学校等中国最早一批国际学校陆续在北京诞生,中国国际教育的步伐逐步加快。
截至2020年,据京领研究院统计,中国国际学校的数量已超过1400所。其中,北京国际学校数量位列全国前三,其国际化教育呈稳步发展趋势。
而作为国际学校,其培养的学子主要以出国留学为目的,因此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及培养方式也多与公立学校不同。
通过学校官网、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公开渠道,京领统计了北京74所国际学校的育人目标并对其进行总结,并将在下文对其进行分析。
京领对北京74所国际学校育人目标进行了关键词总结,其中有12个高频词,这些高频词分别为: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中华根基、创新创造、面向未来、跨文化能力、实现个人价值、学识能力、全面发展、健康、终身学习及领导力。
从国际学校自身性质来看,其培养以留学为目的的学子为主,因此,对于“国际视野”、“跨文化能力”自然更加看重,这两个关键词分别位列第一名和第六名。
其中,有35所学校强调对于国际视野的培养。比如,北京市一零一中学国际部就将“国际视野”、“国际沟通能力”作为其育人目标中的关键词,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沟通能力,拥有民族社会责任感和理性、独立思维能力的未来担当人才。
面对中西方思维观念、文化习俗的差异,尊重、理解与包容是前提,其次则是能够用自己所学技能与知识实现跨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往,这就是所谓“跨文化能力”。对于国际学校的学生来说,在与外教、外国同学相处的过程中就能够体验到多元文化如何碰撞、交融,通过老师的引导,能够不断提升自身跨文化能力。
北京国际教育从20世纪末的萌芽阶段到如今的稳步发展阶段,逐步从纯粹的西方化转为更加重视中华优秀文化与传统及中西文化的融合,如今,北京国际学校强调培养立足中国本土、以中华文化为根基,放眼全球的国际化人才,对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和定位。
在74所学校中,有23所学校将中华根基作为育人目标的关键, 如“中国情怀”、“中国灵魂”、“文化自信”、“中国心”等。
比如,八一国际部致力于培养具有八一精神和红色基因,拥有民族自信根基,兼具科技人文素养,坚持学业报国理想的新时代国际化人才。学校通过打造充满民族自信与家国情怀的校园文化感染学生,经常邀请知名学者进行讲座以增强对于中国文化的学习。
林肯曾说:“每个人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对于一名学子而言,明确自我责任是第一步,然后是学习承担,而想要驰骋于世界舞台,必然要担负起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责任。
在74所学校中,有24所学校明确将“社会责任感”确立为育人目标,具体表现为“世界公民”、 “视人类幸福为己任”等关键词。
北京市私立汇佳学校自建校起便确立了五大核心价值观——尊重、感恩、关爱、责任、创新,将其贯穿至课程、活动及日常生活当中。比如,在汇佳小学部采取的是混龄住宿的方式,不同年级的孩子同住,让高年级的学生学会照顾低年级的学生,体会哥哥姐姐的角色,从而培养责任心和成就感。
北京市海嘉双语学校将“责任”作为学校的核心办学使命,海嘉强调:通过融合中西教育理念,鼓励学生成为严谨、均衡、自立的终身学习者;发展关爱他人、积极的人际关系;尊重和感恩所生活的世界;理解在全球共同体中所担当的角色和肩负的责任。同时,海嘉的4Rs教育理念也能体现出其对于学生责任感培养的重视。
● 国际双语学校顺义校区: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在不断发展的全球化环境中有担当、有作为的领军人物;
● 北京房山诺德安达国际学校:激励学生不断成长,成为有爱心、有同情心、充满灵感、具备优秀个人品格、多元文化视野和全球意识的有为青年。
钱老先生曾在多个场合问道:“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在74所学校中,有22所学校在育人目标中便凸显其对于创新创造的重视。北京市鼎石学校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学术卓越、勇于探索、兼具创新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社会栋梁。鼎石设立了专门的创新科技项目,帮助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比如,学习设计、工程技术、电脑编程开发等,帮助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在中国大智汇创新研究挑战赛(CTB)中,鼎石的几位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实践能力,以“探究充满惊喜的无障碍之路”、“青少年健康饮食科普”、“游戏化软件-Eclipse”为主题,获得了全国站二等奖。
面对变幻莫测的世界和未知的挑战,如今的教育更要向着孩子的未来需求出发,这也是在教育改革的时代浪潮之下,更多学校为之努力的方向。
在74所学校中,共有17所学校提出打造面向未来的教育,如“未来世界”、“二十一世纪人才”、“适应时代挑战”等。
而要实现面向未来的教育,要让学子有能力应对未来发起的挑战,则要以“全人教育”的方式,让他们获得全方面的发展。在74所学校中,共有13所学校明确提出进行全人教育。
比如,北京市第八中学提出要培养更多心系祖国、胸怀天下、会通中西、学贯文理、个性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达罗捷派学院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针对学生不同的爱好,学校以“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的方式给每个孩子发展自己兴趣的空间和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鼓励学生自创社团,并提供创办基金。学校的学生们不仅学术能力强劲,也各有所专、各有所长,在艺术创作、研究研发、创新创业等热爱的领域发光发热。
在74所学校中,共有14所学校强调学生的学识能力,11所学校将健康作为育人目标之一,10所学校突出终身学习的重要性,9所学校将“领导力”视为学生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
健康的身心是基础。作为一名学子,只有在身体上和心理上都保持健康的状态,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健康的合格的人才。身心健康是青年成长的前提、成功的基础、生活幸福的源泉,也是青年实现成才目标的保证。
北京市新府学外国语学校以“明德至善,中西通才”为育人标准,以培养九大核心素养为指导思想,旨在培养通晓东西文化精髓、身心健康,具有创造性思维及社会责任感的世界公民。
在新府学的八年级社区设计中期项目成果展中,一组学生以“身体健康与身材保持”为主题,调研了保持健康身材的好处,还希望邀请校园有瘦身需求的师生作为实验对象,为他们量身设计健康有效的减肥方案,宣传健康减肥的方式。
良好的学识能力是必需。“广博的知识”、“学科素养”、“学习能力及习惯”都是学识能力的具体体现。对于学校来说,帮助学生及时完成学习目标,使其拥有扎实的学术能力和基础能够让学生更有底气和自信进入广阔的世界舞台。
比如,附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ICC)致力于培养富有探究精神、知识渊博、懂得关怀的年轻人,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卢梭说:“我认为努力学习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是美好的事。”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一切都在迅速迭代,因此,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习惯能够让他们在变化中的世界走得更远,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与革新。
清华附中国际学校致力于教育学生们成为终身学习者,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及价值观的同时,准备好成为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的世界公民。
领导力一直以来都是西方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和热忱,驱动自身做更好的自己,并愿意为大家服务和奉献,引领众人前往更高的境界。任何人都应当具备领导力,因为在生活和工作中,拥有这一能力的人往往能够为自己和他人带来正面影响。
在以“为未来世界培养有领导力的人才”的北京哈罗英国学校,领导力的培养渗入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每一处,比如,学校会为学生形成“领导力活动档案”,让教职人员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指引学生从自我领导开始,逐步担任团队中的领导者角色,增强领导力特质。
在本次统计的74所学校中,共有8所外籍学校、16所公办学校、50所民办学校,三种类型学校的育人目标也各有侧重。
在8所外籍学校中,有5所学校强调“实现个人价值”,关键词为“追求更美好世界”、“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服务”、“积极影响世界”、“贡献”。
如北京哈罗英国学校强调培养积极参与、奉献社会的具有领导力的人才;北京耀中国际学校致力于培养理智追求更美好世界的领袖;北京BISS国际学校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积极影响世界的人。
在16所公办学校中,有12所学校将“中华根基”作为培养目标的核心,注重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对中国社会责任的承担、对中华优秀文化的学习以及对中国精神、中国智慧的发扬与传递。
北京市二十五中学国际部致力于让每一个项目毕业生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国际部)将“培养具有中国情怀的世界人和具有世界胸怀的中国人”作为学校的育人目标。
在50所民办学校中,国际视野与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所占比重较高,国际交流对话能力、全球竞争力、多文化视角、全球化意识、世界公民等关键词都表明民办学校对于国际化视野与跨文化能力的重视。
北京市中芯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成为适应时代挑战和具有普世人文关怀的国际型领袖人才;青苗国际双语学校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双母语能力、多文化视角和全球化意识的未来力量,使他们同时拥有广博的知识和正直的品格,能够在不断发展的全球化环境中有担当、有作为,并最终成为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
如今,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子从北京国际学校步入世界顶尖大学的校园,追求自己的梦想。随着北京国际教育行业的不断发展,北京国际学校也在不断发展、完善、更新自身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培养方式,将学子培养成为有知识、有能力、品行良好、敢于承担责任的领袖。
- 标签:本站
- 编辑:瑪莉
- 相关文章
-
从这74所北京学校的育人目标看北京国际学校的教育“关键词”是什么
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不仅是一座世界超一线城市,也是我国、文化、经济、教育的中心,拥有两千一百八十九万的常住人口[1],同时也…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专升本-学前教育学知识点分享(三)
- 朱雅琼经典英文歌曲弹唱因“爱”发光
- 中国外文局关于开展兰花奖评选工作的公告
- 研究生教育下一步 应更注重提升质量
- 【家庭教育】王玲玲:幼小衔接是孩子人生第一“坎”
-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学校、老师和父母各自的责任是什么?
- 国内教育和国外教育的差异该怎么解读?
- “英语教师线上教学技能与支持”网络研讨会精彩内容回顾
- 家长不满语文老师的教育方式误伤数学老师
- 中师生一个最悲情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