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文化  教育

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各位记者朋友,各位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教育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这也是我们2020年金秋系列新闻发布会的首场。

  熟悉教育工作的记者朋友都知道,我们每年春季开学的时候会开新春系列新闻发布会,秋季开学的时候,会开金秋系列新闻发布会。这已经成为教育部在新的学期、新的学年向各位记者朋友、向社会各界介绍教育新政策以及教育工作新进展的重要平台。

  今年的开学和往年不太一样,非常特殊,是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开学的一个新的学期,所以如何确保安全开学、正常开学、全面开学,能够有序推进教育教学工作,是当前教育系统最为重要的任务。所以我们今天这个首场金秋系列新闻发布会,就围绕这一主题向各位作介绍。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三位司长大家都非常熟悉,他们是: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王登峰司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吕玉刚司长,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下面我们首先请登峰司长来介绍秋季学期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相关情况。

  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秋季学期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情况。(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刚才续主任介绍了秋季学期开学和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的专题,我首先把相关情况给大家做一个通报,主要介绍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今年秋季学期全面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从教育部来讲,提出这样一个目标,或者这样一个要求,它的背景。

  从全国疫情防控来讲,到今天为止,我们全国疫情防控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疫情的大规模传播已经被彻底阻断,而且全面复工复产也在取得显著成效,这是我们谋划秋季学期开学的第一个背景,就是从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来讲,是越来越好。我们大家也看到了,最近几天全国无新增病例,31个省(区、市)加上新疆兵团都是零新增,这是整个大的背景。

  第二个背景是教育系统,从春季学期开始,我们实行了“停课不停学不停教”,实行线上教学。同时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我们的春季学期进行了陆续开学,全国2.8亿学生,到今年春季学期结束之前,已经有2.02亿学生(超过75%)的学生回到了校园,而且也实现了校园零感染,这是教育系统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推动教育教学秩序恢复正常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绩,这是我们谋划秋季学期开学要求的第二个背景。

  第三个背景是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教育战线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但同时境外疫情的风险还依然严峻,外防输入的压力持续存在。同时我们也看到,国内还会出现一些零星的甚至是局部的暴发性病例,而且我们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认识还在不断深入。因此在全国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好,教育系统取得疫情防控和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双重成功或者说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还应该看到疫情防控形势还是非常严峻的,这是我们谋划新学期或者秋季学期开学和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三个背景。

  在这样三个背景下,我们可能主要得出两个结论:第一,秋季学期已经具备了全面正常开学的条件。所以教育部在今年6月份就明确提出,我们要认真谋划好今年秋季学期的开学工作,争取全面恢复正常。从我刚才介绍的这三个背景来看,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第二,目前随着我们具备了全面开学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条件,但是疫情防控的压力还依然存在,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仍然不能放松。所以,这是我们秋季学期开学疫情防控或者说疫情防控进入到常态化阶段之后全面恢复教育教学秩序,根据这样一个背景做出的决策。

  第二方面的情况,为了做好秋季学期全面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教育系统做了一些准备工作。总体上来讲,就是早谋划早部署。我刚才讲了,今年6月份,教育部就印发了通知,关于做好暑假期间疫情防控以及做好秋季学期开学准备的通知,这是在全面恢复春季学期开学进程中提出的要求。在7月份,教育部召开了全国教育系统视频调度会,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前一段时间(上半年)整个疫情防控工作和恢复教育教学秩序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同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部署下一阶段也就是暑假期间和秋季学期开学工作。

  今年 8月13日,教育部会同国家卫健委印发了新版的高校、中小学和托幼机构疫情防控的技术方案,这个技术方案是在总结了上半年教育系统疫情防控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全国以及境外疫情防控发展的形势,特别是适应秋季学期开学,各地各校要采取的防控措施,做出了非常明确也非常具有针对性的要求。这样一个技术方案的出台,可以说为我们全面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提供了一个技术指导。

  同时,教育部也在8月17日印发了《关于做好秋季学期全面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在这个通知里面主要提了四个方面的要求:第一,秋季学期要全面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所有学段、所有年级应开尽开,全面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第二,要严格、精准、科学、高效地落实各项疫情防控的要求,这就是按照我刚才讲的三个技术方案的要求,不管是托幼机构还是中小学还是高校,按照这个技术方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第三,要求各地各校一定要建立完善的、有效的应急预案和应急预案演练,要做到一有突发事件就能够立即启动,而且全面发挥作用。第四,要求各地各校做好物资保障和领导责任落实。从前期工作来讲,从6月份开始到现在,教育系统应该说已经全面进入到做好全面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各项工作中来,而且是有条不紊地推进。

  第三方面的情况,各地目前秋季学期开学的一些安排和做法。主要是四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从总体上来看,到目前为止,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都已经明确了秋季学期开学的安排,都是按照分期、分批和错时、错峰开学来进行。各地的中小学、托幼机构和高校基本上安排在8月15日到10月10日这个期间,这是全国的情况。高校基本上都是安排在8月底到9月乃至10月上旬,跨度大概是一个多月。我刚才又看了一下各个高校上报的开学安排,恢复全面开学最短的是5天,最长的37天,这个跨度还是比较大的。这里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昨天发了一个通告,他们疫情防控形势还是比较严峻,所以9月1日开始,所有学段开始线上教学,也是开学,新疆是唯一一个没有明确什么时候学生回校的地方,但是总体上,全国的情况都是安排得非常具体的。

  第二,各地都要求做好教学安排,做好线上线下衔接。这方面的工作,待会儿吕司长和吴司长可能还会具体讲,我就不多说了。

  第三,各高校都明确和细化了新生入学报到的要求。新生入学报到在高校来讲本来就是重要的事情,今天因为疫情的影响,各个高校都高度重视,做了周密的安排。这些新生从他们接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刻开始,高校就对他们整个行踪、身体健康状况和各方面情况都进行了跟踪,各方面工作各高校都做得非常扎实。

  第四,各地各校都进一步加强了日常管理,同时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应急演练。这也是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做好秋季学期开学必须要做好的事情

  第四方面的情况,从今天往后,我们还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第一,要全面跟踪和指导各地秋季学期开学的情况,要不断总结和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在这方面,我们主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要防懈怠,在全面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这样一个目标下,疫情防控的要求一刻都不能放松。我刚才讲到,我们秋季学期开学目标设定的时候,考虑三个背景,从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和教育系统疫情防控成效来看都是非常积极的。在这样两大积极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出现麻痹松懈的情况,所以我们在后续的跟踪中一定会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坚决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和懈怠,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必须要落到实处。

  二是还要防止过度防控。今年教育部提出,秋季学期全面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这里面还有一个背景,就是境外疫情的影响,境外输入情况乃至于国内零星散发甚至局部暴发的疫情情况依然存在,这样的背景下,严格落实防控措施是必要的,也是必须要做到的。但是也不能因为存在风险就影响到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比如说,如果一个学校里突然出现了疫情,我们可能就得根据这个疫情扩散和影响的范围来决定这个学校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是局部的班级进行停课或者隔离措施,还是全面封校,这些都要做到防止过度防控。这是我们在跟踪和指导各地秋季学期开学工作时特别关注的两个方面的问题。按照我们教育部和卫健委出台的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的要求,我们也希望各地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的疫情防控要求和疫情情况,在这三个方案的指导下,去制定和落实好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

  第二,要加强管理,强化健康教育。随着秋季学期陆续开学,刚才讲了8月15日已经开始,持续到10月10日左右,这是整个开学季,这跟往年相比,应该说时间跨度拉大了不少。在这个过程中,要及时解决教育教学和校园管理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是我们要进一步跟踪的。同时,要总结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各校的师生养成的良好工作、学习规律,要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别是我们还必须面对疫情或者这个病毒会长期存在这样一个现实,鼓励各地各校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第三,要加强宣传解读有关开学的各项政策要求,有关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要及时回应广大师生和社会对校园疫情防控和全面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关切,形成良好的氛围,也是动员全社会共同努力,实现教育的全面、正常和安全。谢谢大家。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在新冠疫情防控当中,基础教育战线的同志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开展了一场史无前例、事无前例、面向1.8亿中小学生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有效地实现了“停课不停学”,为广大少年儿童居家学习提供了优质的教育指导服务,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有关情况在之前的新闻发布会当中曾经做过介绍,今天就不过多重复了。

  在这个过程当中,广大中小学生也经受了锻炼,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在秋季学期即将全面、正常、安全开学之际,我代表基础教育司向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广大师生表示问候和祝贺,为做好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教育部将指导各地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全面恢复正常教育教学工作。这里要突出“两个统筹”,一是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要按照“属地统筹”的原则,在做好常态化下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恢复正常的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二是要区别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学科,统筹制定学校的教学计划。在精准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特别要针对春季学期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进度,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小学起始年级也就是新生,要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坚持零起点教学,积极地探索合理设置过渡新活动课程,注重做好幼小衔接,使新生能够顺利地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幼儿园要严格做好卫生保健工作,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普通高中学校要积极稳妥实施选课走班,加强走班教学的课程安排和各项管理工作。

  第二,共同上好“开学第一课”。一是希望大家踊跃观看《开学第一课》节目。教育部正在会同中央宣传部、国家卫健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以“普及防疫知识、弘扬抗疫精神”为主题,策划制作2020年全国中小学生《开学第一课》节目,将于9月1日晚8点准时播出。二是要集中开展开学教育。新学期开学以后,各地各校要按照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重点任务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提供的丰富的专题教育资源,大力弘扬抗疫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高度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中小学校要有针对性地持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到“四个一”:一是上好一堂专题心理辅导课,充分利用国家和地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资源,采取心理讲座、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等多种形式,认真开展学生心理疏导。特别是开学之后,要抓紧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二是开展一次全面谈心谈话,学校校长、德育干部、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学科教师,都要分工负责与学生开展深入的谈心谈话,全面掌握每一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学习生活情况,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三是健全一项学生心理健康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及时报告每一名学生的心理状况,加强学习困难学生的帮扶与支持,帮助学生跟上教学进度,缓解因学习压力造成的学习上的一些焦虑情绪。四是组织一系列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创设温馨温暖的校园环境,积极组织开展文化、体育、艺术以及适宜的户外活动等,引导学生开展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加强互动交流,促进学生尽快融入学校的集体学习生活。

  第四,切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控辍保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的重要任务。开学前后,各地要集中开展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劝返复学专项行动,牢固树立“时刻不放松”的责任意识,在基本完成既定目标的同时,要采取多种形式来“查”,带着感情去“劝”,履行责任去“控”,提质赋能去“保”,切实做到存量不反弹、增量不发生,确保学生应入尽入、应返尽返,确保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的目标任务。

  第五,大力加强线上教育教学。为了巩固春季学期“停课不停学”取得的成果,进一步推进线上线下教育教学的紧密融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农村地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教育部正按照“四高”的标准,也就是依托教育质量高的地区、办学水平高的学校、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和专业水平高的技术团队,系统开发了4000多节覆盖中小学所有年级、各门学科的秋季学期课程资源,并组织遴选了各类优质专题教育资源,通过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将在秋季开学以后,陆续上线播出,供各地免费使用,实现了从疫情期间的“应急方案”到“精品课程”的全面升级。

  第六,密切家校协同育人。春季学期 “停课不停学”工作,使中小学校、幼儿园和广大家长都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家校协同育人的极端重要性。新学期开学以后,广大中小学校、幼儿园在密切家校联系、强化家庭教育指导上,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深入开展家访,组织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向家长全面了解学生假期的学习生活情况和身心状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建议。二是认真开好家长会,全面介绍学校秋季学期教育教学的有关工作计划,引导家长理解、支持、配合学校的工作,共同为学生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做好安排。

  三是增强家庭教育指导针对性,围绕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沟通交流、如何培养孩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如何有效控制电子产品使用等困扰家长的典型问题,主动答疑解惑,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方法,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履行好家庭教育职责,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为了帮助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教育部组织专家研制了《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包括一个学校使用手册和一个家长使用手册,供各地各校和家长参考使用。

  第七,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当前,基础教育已经进入到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新阶段。各地各校要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以来中央印发的关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三个重要文件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部署,把工作重心切实转移到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上来。教育部将指导各地推广应用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认真实施新课程新教材,加强教学改革示范区建设和教学改革工作的指导,强化劳动教育和实践育人,推动幼小科学衔接,完善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充分激发广大中小学校的办学活力,推动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育人质量。

  第八,营造良好育人氛围。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秋季学期要按照有关部署,着力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最近,教育部会同中央有关部门联合部署了网络环境专项治理行动,重点整治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不良网络社交行为、低俗有害信息和沉迷网络游戏等问题,清理社会网课平台违法有害信息,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净化网络环境。另外,还要规范中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的推荐使用工作,坚决防止有害问题图书进入校园。

  二是继续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各地要指导培训机构认真落实疫情防控要求,不能有丝毫放松。依据《义务教育六科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严肃查处超标超前培训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积极推广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引导培训机构规范经营,有效解决收费、退费纠纷,促进培训机构规范发展。

  今年上半年,教育部准确研判、果断决策,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全国高校快速响应、精准施策,组织广大师生开展了一场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和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在线教学,不仅成功应对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停教、停学危机,而且审时度势、化危为机,应变局开新局,掀起了一场高等教育领域的“学习”。

  一是“稳”。全国所有普通本科高校全部实施了在线万门次;参加在线万名教师开出在线万门次,参加学习的学生3.4亿人次,我们稳住了武汉高校、稳住了湖北高校、稳住了全国高校。这个稳不是简单被动的稳,而是体现为“三率三度”,所谓“三率”,就是教师开课率高、学生到课率高、师生互动率高;所谓“三度”,就是教师教学满意度高、学生学习满意度高、学校管理有效度高。全国高校教学大数据监测显示,此次全国高校在线%,教师在线%,学生在线%,很好地实现了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

  二是“改”。此次在线教学实现了高等学校教、学、管的性变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改变”:一是改变了教师的“教”,教师教学成就感普遍提高;二是改变了学生的“学”,学生学习获得感大幅度上升;三是改变了学校的“管”,学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迅速提升,得到了实质性提高;四是改变了教育的“形态”,形成了时时、处处、人人皆可学的新的教育形态。很多高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时、因地创新教学形式和内容,采取“云答辩”“云毕业”等形式保障学生如期毕业;利用信息化手段监控在线课堂教学质量,实现了从经验式、粗放式管理向数字化、精准化管理的性跨越。

  三是“赢”。这次在线教育教学实践,不仅成功应对了危机,而且化危为机,用一场“学习”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具体来说就是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从“新鲜感”向“新常态”转变,融合了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在线教学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和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二是从满堂灌的“单声道”向互动式的“双声道”转变,疫情拉开了高校师生的物理距离,但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师生间点对点的交流互动大幅度增加,有效解决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老大难问题;三是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促使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的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向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转变,化危为机,主动求变,中国高等教育开展了一场新时代的新教改。

  四是“爱”。这次大规模的在线教学,百万高校教师倾情投入,千万大学生受益,体现了对学生的大爱。同时,在世界疫情依然严峻的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以开放姿态分享在线教学的中国经验、中国方案,积极传播有温度、有穿透力的爱,为处于艰难时刻的世界高等教育贡献了中国力量。上半年,教育部推出了英文版的“学堂在线”和“爱课程”两个在线教学国际平台,目前已上线多个国家,向全世界上亿大学生和全球学习者免费开放。教育部还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机构、以及与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坦桑尼亚等国教育部门开展了抗疫经验视频交流,黑龙江教育厅与俄罗斯萨哈(雅库特)共和国进行了在线教学经验交流,清华大学举办了国际高校在线教学“云分享”,与亚欧十几所高校共享中国的经验和成果。

  做好高校秋季开学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必须在上半年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把握好全局,把控住风险,继续做到有预案不乱、有准备不慌,妥善处理好“危”和“机”,在应对变局中开拓新局。

  要科学研判好三大因素、两个时段。三大因素,就是指高校秋季开学将有千万量级大学生的全国性跨区大流动,数万大学生将在一所学校有限区域内高密度聚集,以及将以全天候24小时的方式长期生活相处。两个时段,一是从现在开始至10月15日,是高校老生和新生陆续集中报到、各类人员持续汇集的高峰时段。二是今年12月中旬到明年1月中旬,由于天气转冷进入冬季等原因,有权威医学专家认为,这有可能是病毒再次活跃的时段。

  对此,教育部已经做出全面部署,印发了《关于做好2020年秋季学期教育教学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各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周密部署新学期教学安排事宜,如下发了《在线教学工作指南》、要求签订三方健康保障协议、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提出“十个到位”等。各高校自选动作各具特色,如清华大学制定了三套教学安排预案,华东政法大学分类细化了各级学生考试安排,天津大学开展多种形式的实验教学改革,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实习基地设置健康观察点,中国传媒大学制定了体育课教学工作方案等。

  高校秋季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要把握好以下三点:一是高校的教学模式将从上半年的线上教学为主,转变为线下教学为主,同时积极推进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二是课堂理论教学、学校实验教学和校内校外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将全面推开;三是针对可能出现一个学校突发的个案性疫情或一个地区多校发生的疫情,相关高校要根据情况,及时将线下教学转为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或全面转为线上教学。各地高校要坚持一手抓安全防疫,一手抓教育教学,把战时在线教学的“新鲜感”转化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新常态”。

  一是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落实好全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视频会议精神和《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选树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示范团队、教学名师、研究示范中心。特别是要大力弘扬“抗疫”精神,要求各专业课程讲好“开学第一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科学应对“疫后综合征”,扎实做好心理疏导、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出的医护人员的感人事迹,加强医学类学生的医者仁心教育,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大医精诚、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医者精神;对疫情防控过程中课程思政建设表现突出的高校、教师和课程等,在示范项目建设中予以重点倾斜。

  二是全面深入推进“四新”建设。新工科将建设一批未来技术学院,加强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前瞻性和战略性培养;布局一批现代产业学院,推动高校建强优势特色专业,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新农科将召开贯彻落实习总给全国涉农高校的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精神一周年座谈会,推进一批新农科建设项目。新医科将研制《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新理念推进医学发展,以新定位谋划医学教育改革,以新内涵强化医学生培养,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新文科将召开全国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持续推出中国政法、中国新闻、中国经济、中国艺术系列大讲堂。下半年,将继续遴选3000个左右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推出首批一流本科课程五类“金课”,公布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三是举办世界慕课大会。加快建立“互联网+教学”“智能+教学”新形态,深入推进教育观念、课堂、技术、方法,促进学习方式变革,提高教学效率,激发教与学的活力。今年11月将召开首次世界慕课大会,发布《世界慕课发展北京宣言》,成立“世界慕课联盟”,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贡献中国在线教学的经验与智慧。

  四是办好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第六届大赛的总决赛将于11月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目前,内地报名已经结束,共有2988所学校的147万个项目、630万人报名参赛,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学生达132万人。港澳台地区和国际参赛项目还在持续报名参赛。本届大赛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汇聚世界一流大学,打造一场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大赛,一场世界青年创新创业“奥斯卡”盛会,推动形成新的人才培养观和新的质量标准。

  专家和社会现在普遍认为,今年秋冬季国内发生第二波疫情的风险较大,请问如何看待这种观点?教育部在应对今年秋冬季发生第二波疫情方面有哪些考虑和准备?谢谢。

  这个观点在媒体已经多次传达,应该说大家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因为首先秋冬季就是流行病多发的季节,加上今年有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特殊情况,更为重要的是,新冠肺炎病毒的属性、变异发展乃至隐性地传播我们并没有完全清楚,所以出现各种各样风险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从教育部来讲,我们刚才讲到,秋季学期全面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也必须对可能出现的新冠肺炎或者其他流行病的情况做好应急准备。

  从教育部来讲,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努力:一是要主动管控。我们这个月刚刚发布的托幼机构、中小学和高校疫情防控技术方案,实际上就是把相关疫情防控各项措施都已经明确列出,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场所、不同活动,还有不同的校园情况,采取相关措施,这是一个主动管控的问题。同时,我刚才介绍到,下一步要在各地各校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传染病防控,做好健康教育,同时加强校园健康管理,通过主动作为,去阻断或者降低第二波疫情的风险。

  二是要做好充分准备。在春季学期开学的时候我们就提出了 “确保师生生命安全、确保校园一方净土” ,要争取做到万无一失,这是我们的一个良好愿望,也是我们公布的目标,我们在扎扎实实地做。同时还要做好“一失”的情况下,我们能够有充分准备。这也是这次我们教育部在要求各地做好秋季学期开学工作要求的时候特别强调了,各地各校要做好应急预案,以及应急预案的演练,一旦出现校园内的感染或者局部的暴发,我们制定好的预案就要立即启动。按照技术方案的要求,采取相关措施,能够把这个病毒的影响降到最低,尽快加以处置。我想,这可能是我们下一步要从这两个方面来做。一个是通过主动管控,确保“万无”,而且做好充分准备,一旦有“一失”我们也能够及时应对,能够有效处置,最大限度地确保师生生命健康安全和教育教学秩序的全面恢复正常。谢谢。

  此次抗疫过程中,我们医学院校教职员工和青年学生积极支持抗疫,并且组织编写了《高校新冠病毒防控指南》等,发挥了重要作用。请问教育部接下来在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发展都有什么考虑?将展开哪些具体工作?谢谢。

  谢谢你的问题。在今年上半年抗疫第一线,高校医学院校各专业的教师和同学们积极投身到一线工作,成为“最美逆行者”。有一组数据,我给记者朋友报告一下,全国138所高校371家附属医院,1.4万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新中国成立以来,医学教育培养的数以百万计的医疗卫生工作者,在抗疫一线英勇奋战,在这种史无前例的大考中,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把他们叫做“最美天使”毫不为过,他们也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在抗疫一线的同时,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一线,医学生和医学院校表现同样出色。他们在“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过程中堪称一流。我们做了很多调查,他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四变”“三稳”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同时在抗疫过程中,我们时刻密切地跟踪医学教育情况,在痛中思痛,现在还不好说是痛定思痛,我们也深深地知道、冷静地判断,我们医学教育人才培养还有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要着眼长远,全面部署医学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大力加强防疫人才培养。面对疫情提出的新挑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新任务、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新要求,下半年我们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在教育部党组的统一部署下,推进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有几项重要工作:

  第一,我们要加快研制出台《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要以新理念谋划医学发展,以新定位推进医学教育发展,以新内涵强化医学生培养,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在这个发展里面,比如我们要加快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要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公共卫生学院,要强化全体医学生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传染病防控知识教育,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们在这个文件里还要强化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综合优势,围绕药物创新、疫苗攻关等领域,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医学基础研究创新基地,加快疫苗药品的研发工作。这是我们要出台的一个重要文件,相信会对医学教育的创新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第二,要研制出台《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教育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在本次疫情防控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这个《意见》就是要对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教育作出整体部署,明确提出完善中医药学科体系,强化中医基础类、经典类、疫病防治类学科的建设,增设中医疫病相关课程等具体举措,强化中医药防疫人才的培养。

  二是充分发挥教育部疫情防控专家应急工作组的作用。在疫情期间,我们成立了教育部疫情防控专家应急工作组,这个疫情工作组汇集了全国医学院校防控专家,他们将指导各地各高校按照教育部应急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的总体要求,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好秋季开学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同时,这些专家还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加强对疫情的动态监测,分析研判疫情发生发展态势,及时对学校防疫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强化对师生的防疫教育,加强对师生的心理疏导,适时邀请专家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开展防疫知识培训和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全体师生的防疫意识和能力。谢谢。

  今年上半年因疫情居家期间,大多数学生视频时间增多,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健康和近视防控工作其实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加上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的时间减少,学生整体的体质状况可能是下滑的。教育部在应对疫情期间近视防控工作和学生体质状况方面有哪些举措?谢谢。

  感谢记者提的这些问题。这次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刚才吕司长和吴司长也介绍了,我们开展了事无前例、史无前例的大规模的线上教育教学,这从客观上来讲,增加了广大青少年观看电子屏幕的时间,因此从社会各界到中央领导都高度关注在这期间对孩子视力的影响。

  教育部已经开展了这方面的调研,我们对9个省(区、市)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在疫情期间视力变化情况做了调研,调研结果还是很不乐观的。我们给大家报告一个数据,我们对9省份调研了14532人,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生,被调查学生的近视率,我们2019年年底做过一个普测,按照2019年年底的数据和我们6月份做的这个调研,这半年的近视率增加了11.7%,其中小学生的近视率增加了15.2%,初中学生增加了8.2个百分点,而高中学生增加了3.8个百分点,也就是小学增加地最快,初中要少很多,高中是最低的。这个大家也可以很清楚,因为高中的基数已经很高了,没有太多上升的空间了。初中基数也很高,上升的空间也没有那么大。小学的上升是最快的。这是数据的情况。

  另外,我们这次调研还了解了学生的近视和上网课时间、平时玩电子游戏时间或者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屏幕的时间,以及户外体育锻炼还有照明环境和书桌的高度等因素对近视率的影响,结果也跟大家预期的一样,在上网课的时候,以上课为目的的用眼,每天上网课总时长一个小时以内,1到2.5个小时、2.5到4个小时以及超过4小时,按照这四个时间段来看的线%,而2.5到4小时的是62.4%,超过4小时的是76.7%。这个数据是非常明确的,也就是上网课的时间超过一个小时,就是50%左右,超过4个小时,就76%。同时,我们还调研了非学习目的的看视频时间,不超过1小时的,1到2.5小时、2.5到4小时、4小时以上的近视检出率跟上网课是一样的,分别是50%、58%、63%和73%。也就是说,看视频、看电子屏幕,不管你是上网课还是做别的,都对视力产生了非常直接的影响。

  第三方面的因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对视力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每天接触阳光不到1小时,以及1到2小时,2到3小时和3小时以上的学生,近视率分别为61.8%、58.3%、59.8%和60%,这说明每天接触1个小时以上的阳光,对学生的近视率就会有非常积极的影响。而且我们还发现,近视的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的强度明显低于不近视的,这可能也是他们一种生活习惯。

  第四方面的因素,照明环境和书桌椅对视力的影响。家里面在上网课或者读书的时候,在有窗户的房间和没有窗户的房间、房间里的照明情况、桌椅的高度和平时在学校学习课桌椅的高度有差别的话,对孩子的视力也是有影响的。这是我们调研的结果。

  根据这个结果,其实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全社会高度关注但是也确实是严重存在的一个问题。下一步,教育部将采取相关措施。第一,严格落实八部门关于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意见要求,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解决青少年近视问题的氛围。从教育系统本身来讲,特别是新学期开学之后,我们一个是要控制在线学习的时长。这个在线学习的时长,我们原则上要求小学、初中和高中都不能超过一定的时间,小学不要超过两小时,初中不要超过三小时,高中不要超过四小时,而且每次连续看视频的时间也都有明确的要求。同时,各地各校也都出台了不同的关于在校期间携带和使用手机的规定,这些都是从控制学生使用电子视频的时间来帮助学生做好近视防控工作。

  第二,还是要加强体育锻炼。从我们调研结果来看,体育锻炼尽管并不像看视频一样对视力的影响幅度那么大,但是每天超过一个小时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对于防止近视的进一步发展以及防止近视的出现来讲都是非常有效的。而且从提高学生整个体质健康状况的角度出发,体育锻炼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严格落实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最近我们将要出台一系列文件,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在新的文件里也明确提出,中小学生在课外也要每天有至少一小时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的时间,这也是从政策和制度上要求我们各地各校,包括家庭,要做好学生体育锻炼的指导和监督。

  第三,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从我们八部门的文件来讲,把青少年近视率作为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件事情教育部、卫健委、国家体育总局已经出台了一个近视防控效果的考评办法,目前已经印发,从今年年底开始,我们就要对照上一年各地近视情况和今年的近视情况,对各地工作进行评估,做出评价。当然,今年因为有疫情的影响,所以可能是非常特殊的一个年份,但是通过我刚才介绍的情况来看,采取措施和不采取措施,认真做和不认真做,认真管理和不加管束,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这方面工作有非常大的空间。

  第四,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活动。关于青少年近视问题,现在大家最关注的是近视率的问题,而且对影响近视的各方面因素的认识和了解应该说也是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程度。但是,能够把这些认识转化为行动,可能还需要各个方面积极的努力。比如说,孩子使用电子屏幕,不管在校园里面还是在家庭里面,可能从学校、老师一直到家长,都需要承担起保护孩子视力、严格管控孩子使用电子屏幕的责任,这是我们做好青少年近视防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同时要鼓励孩子加强体育锻炼,这些都希望通过大力开展宣教活动能够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形成共同关心帮助青少年保护视力的一个行动。

  第五,倡导爱眼护眼。这里面包括我刚才谈到的照明情况、课桌椅高度问题,还有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教育部也发出了学校文明卫生、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的倡导,鼓励孩子们健康用眼、卫生用眼,主动选择有益于眼健康的环境。

  第六,要加强眼视光的检测和配镜相关市场或者经营主体的管理。这方面工作,希望卫健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和学校的合作,在孩子们眼视光的检测和配镜方面,能够给他们科学、精准、有效的指导。谢谢。

  疫情期间,线上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可否请吕司长和吴司长分别介绍一下今后中小学和大学在线上教育方面有哪些进一步的考虑?对促进教育公平有哪些影响?特别是想请问吕司长,下一步在这个过程中,“电视+教育”是否能有所作为?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正如你所说,线上教育确实在疫情期间有效地支撑了“停课不停学”工作,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此,我们做出了认真总结,部党组也高度重视。一是要总结好经验,二是要巩固好成果,推进线上教学对提高教育质量发挥更好的作用。

  这段时间以来,我们广泛听取有关意见,把做好线上教学工作作为推进“互联网+教育”的战略工程来看待,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抓手,也就是以教育信息化来引领、带动教育现代化。中小学线上教育,要促进它更好地发挥三个作用:一是支撑好学生的自主学习,二是要服务好农村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三是促进广大教师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当然,也要为应急做好准备,尽管我们不希望有应急的状态,但是我们必须要做好这样的准备,在应急状态下使线上教学能够更好地支撑“停课不停学”工作。

  下一步,从部里来讲,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工作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出台一个意见。我们已经研究起草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准备和中央五个部门联合会签下发。这个《意见》已经征求了地方教育部门的意见和有关专家的意见,和有关部门也做了会商研究,争取尽快印发。第二,实行一个计划。启动中小学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丰富多彩的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课程教学资源。我刚才已经作了介绍,这个暑期我们一直在做这个工作,9月1日开始,新学期的课程即将上线

  第三,统筹两个平台。分别是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和中国教育电视台空中课堂,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促进资源共享、渠道互补,覆盖全体学生。这位记者刚才也讲到,我们电视空中课堂在线上教育工作中发挥作用的问题。实事求是地讲,今年上半年,在“停课不停学”期间,我们中国教育电视台以及各地通过电视途径为“停课不停学”工作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覆盖了全国各个地方。因为我们的网络通达在一些地方难以做到,特别是在边远贫困地区,但是广播电视是能够做到全覆盖的。所以今年上半年开始设计线上教学工作的时候,当时我们就坚持统筹利用好两个通道,也就是网络平台的通道和电视的通道,发挥好电视这个作用。电视还有一个比网络更好的作用,就是刚才登峰司长介绍的问题,对防止学生近视会更好一些,当然也有一定的负作用,但是比网络还要好,所以电视这个通道,我们要积极地更好地发挥好它的作用。

  第四,建设一批试验区。我部已经确定了90个“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应用的新型的教与学模式”试验区,这个文已经发了,我们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路径和方法,大力推进线上教育教学改革,在创新升级上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

  第五,助力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教育部指导中国教育电视台已经为52个贫困县的全部教学点近1.2万间教室配置了直播卫星接收设备,这些地方可能是网络难以通达的,但是我们电视有这个优势。今年秋季学期,将会应用云互动的电视直播课堂模式,让北京的名师与52个贫困县教学点师生实现远程互动,通过电视空中课堂进校园,助力52个未摘帽的贫困县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我就高等教育在线教学和下一步工作做点补充。刚才我发布的时候已经说了,我们春季时候的工作情况,我们很好地达到了“三稳”,做到了“四变”。我们也看到,国际上对中国高等教育在线教学工作越来越关注,认可度越来越高。比如,我们推动的4月份的两个英文版的国际在线教学平台,都已经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教育联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大力推广中国两个在线教学平台英文版,他们为世界面临停学危机的数万高校、数亿大学生提供了教育解决方案,发挥的作用现在来看很好。

  此外,我们跟各洲、各个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进行密切沟通交流与合作,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比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政策与能力建设部主任佩琪女士说,中国在线教学国际平台,不仅对中国有益,也对整个世界有益;非洲工程教育学会主席丰索·法拉德评价,中国在线教学国际平台,在疫情期间对世界非常有意义,非常感谢和赞赏中国做了这么好的工作。

  我们在肯定成绩的时候,也不讳言我们还有一些短板问题,主要有三个问题:第一,在这次大规模在线教学中,我们也暴露出教与学的思想认识不足、师生能力准备不足。在线教学需要教师转变在课堂教学时“我讲你听”的方式,而是要时时感觉学生学到了没有、学会了没有、学好了没有,我们这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还需要进一步转变。学生也不像在课堂教学的时候面对面,而是背靠背,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第二,从技术方法上来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提升改进空间。我们的运行保障能力、新技术对教学服务的针对性还需要提高。第三,在线教学是个新生事物,它不仅是师生的教和学,还有一系列的评价标准、质量机制、政策激励等方面的制度体系设计还没有跟上,今后要不断优化和完善。

  我们通过全国高校教学大数据监测和分析,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对在线教学认可度之高,让我们感觉到很欣慰。同时,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有这样的认识,就是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再退回到疫情发生之前所谓的教与学的那个常态,而要有新常态。在疫情期间应对中,我们要开新局,在新局中,我们还要通过“互联网+教育”“智能+教育”的在线教学技术,保持住中国教育教学改革这个势头,要走得更稳一点,跑得更快一点,在世界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努力跑在最前列。

  下一步,我们在在线教学方面主要想做“四个新”。第一,完善政策,推动在线教学走向“新常态”。刚才说了,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要从物理反应走向化学反应,我们要把经过实践证明的成功有效的“战时措施”转化为“平时机制”,把“暂行规定”升级为“长期制度”,把“临时教改”变成“质量行动”。第二,强化保障,优化在线教学服务“新平台”。这个平台是非常重要的,在疫情期间,如果没有数十个大平台,我们教学的所有想法、理念和方案都实现不了。下一步要紧密促进和加强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把新技术引进来,把新标准引进来,更加有力地支持教与学的在线平台、智慧工具不断迭代升级。

  第三,提升质量,打造教育教学改革“新精品”。今年晚些时候,首批国家一流课程,就是我们说的五大“金课”将会全部出齐,经过程序后面向社会一起公布。我们就是要立起标杆、树起榜样,坚决淘汰“水课”,打造“金课”,让新时代的高等教育质量有标杆、有榜样、有标准。

  第四,聚焦公平,探索教育开放共享“新实践”。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化、数字化,“互联网+”、“智能+”技术,使优质资源的共享成为了一种可能。我们现在要把“互联网+”、“智能+”技术、网络化、数字化优质资源里面的共享分享推动起来,让优质资源成为各个学校都能得到的教育资源。同时,去年开始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就是普及化的高等教育,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一个特点就是人人、时时、处处皆可学,这一点借助了这次的探索和实践,要把这项工作能够固化下来、推广下去。此外,我们还要把中国这样的好经验、好方案向世界分享。我们要召开首次世界慕课大会,要把我们的成功经验向世界分享,传播我们的爱,贡献中国力量。我们要积极作为,在世界高等教育下一轮改革中下好一招“先手棋”。谢谢。

  我注意到,最近网络中大学生对个别高校封闭管理有些议论,想问对此教育部有什么看法?另外,中秋国庆假期大学生能否离校?谢谢。

  高校秋季学期开学之后,校门的管理最近一段时间在网络上确实讨论的非常热。在我们跟卫健委联合印发的《高等院校秋季学期疫情防控技术方案》里面对此做出了明确的要求,主要是两方面:第一,要严格做好校门管控,也就是所有进出校门的人都要查验身份、查验体温,而且要做登记。第二,我们要求广大师生非必要不外出,尽量让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空间固定。同时不去参加一些聚集性的活动,特别是空气不流通的场所,要尽可能不去。所以,从校门管理的技术方案来讲应该是非常明确的,既不是封闭式管理,也不是不许出来,但是同时又要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而且我们也要求,高校师生应该是同样的要求。

  我看到有些议论里说老师甚至其他工勤人员都能自由进出校门,学生反而受到很多限制。有些老师要出去,有些工勤或者要进出,可能也是必须的,是需要的,学生要按照“非必要不外出”原则,教师和其他人员也是要按照“非必要不外出”这样的原则,只不过在管理上,因为是分门别类,可能会有个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相互不太了解,所以会有一些误解。

  最近我们也注意到,北京市在中小学包括高校开学以后秋季学期疫情防控的要求方面,跟我们的技术方案相比,更明确、更具体一些。比如,关于戴口罩的要求,我们的技术方案里面,是在大中小学,包括幼儿园,在秋季学期开学之后,在校内可以不戴口罩,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前提,包括校门的管理,中小学校门要进行相对封闭式管理,高校是严格管理,严格登记。北京市在这方面的要求,还是要戴口罩。

  另外,关于高校校门的管理,跟我们的技术方案原则上是一致的,可能管理上更严格一些。因为大家知道,首都是个特殊的情况,在疫情防控方面,北京市委市政府,特别是北京市的教育工委和市教委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他们充分分析研判北京市疫情防控的形势和要求,按照中央的要求,按照全国对首都的期盼,他们制定的关于秋季学期大中小幼疫情防控的要求应该说是符合北京市实际情况的,我们应该鼓励各地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的要求和所处环境、所处地理位置以及人员流动和各方面疫情防控的要素,在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做增减,去提出符合当地、当校和个人疫情防控的标准和要求。我们也希望,这项工作在各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都能够做出妥善的处置。

  第二个问题,关于十一假期能不能离校。这个问题,其实十一的假期和周六周日、和课后进出校门的管理是一样的。有的学校可能会明确,因为刚开学没多久,而且疫情防控有个时段的问题,比如说北京市的高校在学生返校之前要持七天内核酸检测有效证明,如果你十一离开校园到外地去,回来的时候可能还要履行这样一个手续。所以,可能各校要根据实际情况,特别是各个学校、各个地方,根据当前疫情防控的要求来合理地作出安排。这里面我们也不鼓励“一刀切”,但是每一项防控措施都要做到位,也就是我前面讲到的,疫情防控这根弦不能松,前提是我们要在确保校园教育教学秩序正常的情况下,必须要做到的一些事情,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不便,因为这是疫情带来的影响,我们对由于疫情防控所做出的一些管理规定和要求,一个是要因地制宜,另外是我们所有人可能都要去理解和接受,这样才能共同实现我们既控制好疫情又能够确保教育教学秩序正常的目标。谢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