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实施路径
我国高等教育应尽快将“双碳”行动纳入高校行动框架,围绕“双碳”开展卓有成效的基础研究、科技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决策咨询、国际合作等,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协同采取实质性的策略与行动,推动碳中和转型进程。
摘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代表着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变革等。我国高等教育应尽快将“双碳”行动纳入高校行动框架,围绕“双碳”开展卓有成效的基础研究、科技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决策咨询、国际合作等,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协同采取实质性的策略与行动,推动碳中和转型进程。
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之一,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战略目标,代表着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变革等,这也为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方向。
碳中和行动是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性策略。碳中和行动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重要路径之一。大学对碳中和行动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人才支持、智力驱动、价值引领等方面。在全球各类教育系统中,大学是最早将“碳中和”纳入办学理念、评价指标和校园行动的[1]。在实现碳中和的愿景指引下,各国大学通过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校园行动、学生实践活动、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为落实碳中和行动提供智力保障,在世界各地创造碳中和的大学和社区,推动碳中和转型进程以及实现零碳未来。
中国高等教育是全球发展最蓬勃、变化最快速、挑战最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之一。这有利于我国的各类大学多层次、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需求,我国高等教育应切实承担起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社会责任,将“双碳”行动纳入行动框架,围绕“双碳”开展卓有成效的基础研究、科技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决策咨询、国际合作等,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协同采取行动推动碳中和转型进程。
2020年我国宣布双碳目标以来,我国高校通过成立碳中和联盟、签署行动宣言、成立研究院(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制定碳中和规划等形式行动起来[2]。2021年4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等40多所院校签署《中国高等学校校园碳中和行动宣言》。这些院校大多是我国最早起步的绿色校园、示范校园,在新的国家战略目标下将成为碳中和校园的领跑者。2021年10月27日,东南大学和英国伯明翰大学共同倡议发起碳中和世界大盟。2020年至2022年2月,北京大学、沈阳工业大学、东南大学、郑州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20余所大学陆续成立碳中和研究院,开展碳中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政策研究、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等。
然而,较之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的要求以及艰巨的碳中和任务,我国高校服务“双碳”战略行动的广度和深度不足。我国高校“双碳”行动实施规模、范围和速度各有不同,整体行动参与度低。一些高校对“双碳”相关工作重点、实施步骤并不清晰;未能很好地将教育规划、人才培养、校园管理、科学研究等与“双碳”有机结合。部分省市在碳中和科技创新基地平台建设、行动规划、零碳校园试点建设等方面仍然缺少实质性支持。缺乏具体执行标准且无法问责的志愿协定,难以促进更大范围的高校参与“双碳”行动。出现上述问题的本质原因在于,高等教育系统尚未把“双碳”行动与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所需要的高等教育转型变革真正联系起来。
目前,我国高校缺少一流的碳中和相关学科建设,大部分高校碳中和领域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等仍处在论证阶段。我国高水平大学应致力于培养引领可持续发展事业的拔尖人才,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课程数量、教育质量以及学生主导的可持续发展旗舰项目等,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一些高校组织多学科的骨干教师共同开设了碳中和通识课程,但人才培养规模比较小、学生参与度较低。如果高校提供的相关教育和培训范围过小,将无法使更多毕业生具备低碳转型过程中所需的岗位关键技能。
很多大学倾向在不改变既有制度安排前提下完成新任务,而非运用可持续发展目标系统规划自己所做的事情。如果在某段时期只针对某个可持续发展问题采取措施,会导致大学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变得支离破碎、缺乏效率。例如,很多高校仅仅把可持续发展教育、“双碳”行动与环境相关的专业与课程建设结合,未能从联合国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出发,深刻审思大学如何全面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职能服务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2021年,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浙江、江苏等省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行动,教育部制定《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连续出台的政策文件释放出强烈的变革信号,即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创新策源地作用,推动高校在碳中和基础前沿研究、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先进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创新引领作用,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科技支撑。
科技创新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推动力,其中节能技术实现少碳、新能源技术实现零碳、CCUS(即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实现负碳。科技创新依托两个关键因素,即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在基础研究领域,根据文献计量分析,2015—2019年,在零碳、负碳关键技术领域,美国、英国等国的国际研究热度和科研论文数量高于我国。2020年以来,我国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的“双碳”基础研究成果呈指数式增长,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优势企业“双碳”理念、设备与技术优势、创新行动等已经领先于大学,大量“双碳”研究报告由企业、智库、咨询公司发布并通过强大的社会网络、新兴媒体等渠道快速传播,而大学的学者们秉承着严格规范性的知识创新成果仍徘徊在一流期刊较为缓慢的发表流程中。在技术创新方面,由于我国“双碳”科技创新人才保障不足,碳中和科技创新相关的重大关键技术、前瞻性技术以及相关公益性技术研究薄弱,技术成果的推广、转移及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上述问题表明,大学未能真正成为“双碳”科技的关键引领者,亟需构建起碳中和科技创新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
我国各类型大学都应积极承担减排责任,实现校园碳中和,结合自身实际围绕碳中和人才培养、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校地合作服务转型进程、国际交流合作等,创建有区域、全球影响力的可持续发展大学。
各地应大力推动高校创建可持续发展型大学,通过数字化、智能技术加快碳中和校园建设,将校园碳中和建设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区域“双碳”转型进程。为实现校园碳中和,大学可规划并实施的主要工作包括:碳中和承诺→温室气体减排→抵消剩余排放量→碳中和宣告。碳中和承诺包括碳中和达成时间表、设置减排目标、制定相应的措施和策略。校园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包括实施碳足迹管理计划,监测碳减排计划,确认抵消所需要的经核证的减排量[3]。
鼓励高校制定校园碳中和行动方案,综合衡量高校在可持续发展各领域尤其是“双碳”目标相关的人才培养、科研成果、社会影响、学科表现、国际合作等取得的进展。我国高等教育可整体公开发布碳中和进展报告,唤起全国乃至全球教育系统践行可持续发展的坚实行动。例如,2021年4月,清华大学发布《清华大学SDG行动报告》,面向社会大众传播可持续发展理念,介绍清华可持续发展大学建设实践。2021年10月,复旦大学发布《中国高等教育SDGs行动报告》,从全球SDG研究现状、中国高校单项SDG表现、碳中和三个部分,以科研产出量化数据展示了2016—2020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取得的进展。
建议通过顶层设计确定基础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机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和措施,真正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深植全民教育体系,并形成碳中和发展理念的全民传播。高校应充分将碳中和理念与实践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形成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实践为一体的多层次、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教育体系,吸引更多大学生成为推动“双碳”战略目标实现的主动实践者。
鼓励高校优化可持续发展相关专业、交叉学科建设,可突破原有的院系组织形态限制,实现学科融通发展,培养创新型碳中和人才、全球环境治理人才等。例如,2021年6月,同济大学整合气候变化与碳中和所涉及的各学科知识,开设“气候变化与碳中和”本科生微专业。该专业课程体系在介绍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同时,穿插基础学科知识并结合各学科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社会实际问题,鼓励开展课外实践,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与本专业或其他跨学科专业有机融合,培养可持续发展创新能力,具有示范意义。
“双碳”战略目标覆盖范围广、领域多,超出了传统学科的知识边界,能够负责解决这些问题的人们不应该再被程序性知识的传统机制所局限。这客观上要求各学科、学院提供与自身学科特色相结合的大量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并使其覆盖广泛的学生群体,拓展学生在组织和社区中设计和运用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的能力。高校可根据具体主题开展联合教学科目、举办不同院系和项目之间的跨学科活动,实施学生主导的科研实践项目等创新活动。高校教师在相关课程中也需要创新教学方法,通过跨学科实践、行动式学习、多主体参与等措施培养学生跨领域的技能与能力。例如,莫纳什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实施的面向全校学生的绿色脚步(Green Steps)课外领导力项目已有22年历史。该项目的教学设计与普通大学课程不同,将批判性探究、实用技能工具的学习、可持续发展专家的洞见、学生创造性的团队实践合作充分结合,通过体验式工作坊、可持续发展培训、可持续发展专家咨询等方式在实践中学习新技能,通过学生跨学科团队的创造性实践解决某项可持续发展挑战[4]。
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中,“双一流”高校应率先建成一批引领世界碳中和基础研究的顶尖学科;积极参与国际碳中和领域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主导开展建设性的跨国合作;围绕“双碳”目标开展更加深入的技术预见与战略研究,在关键、核心、重大技术方向攻坚克难,通过科技创新形成支撑我国未来低碳发展的竞争优势。为落实碳中和基础研究突破行动,我国高校需要加快深化以评价改革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激励教师从事“双碳”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工程应用等系统性、变革性的科技创新;加快吸引汇聚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参与碳中和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做好碳中和人才储备。
碳达峰碳中和问题的复杂性和迫切性,需要跨领域综合交叉形成科技创新。高校应建设跨学科、综合性、协同性的碳中和科技创新平台和团队。参与构建碳中和产学研全链条创新网络,形成以高校为主体、以项目为基础、各类基金引导、企业和机构参与的碳中和技术转移模式,推动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和共享。高校可建设碳中和产教融合联合体,对接地方和企业低碳发展与转型需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地区乃至国家层面的碳中和行动。例如,清华大学成立碳中和战略研究院,并与华能集团、中国核工业集团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绿色低碳技术、产业升级、成果共享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2022年2月,大连理工大学与大连市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新加坡联合实业集团共同签署投资150亿元的“100万吨二氧化碳综合利用及深加工高端材料项目合作协议”,该合作将围绕碳捕捉和利用、碳经济和政策研究等重点方向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实践应用和人才培养,探索高校、政府、企业三方合作模式来实现“双碳”战略目标。
我国高校可积极组建碳中和大盟和各类重要国际合作平台,通过平台搭建、人才交流、项目合作、技术转移、建立碳中和国际协同创新网络等,分享研究资源和行动经验,展示中国高校的社会责任感和国际形象,重振可持续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1] 联合国:《全球7000多所高等学府发起“气候紧急”倡议 承诺实现校园碳中和》,2022年2月1日,。
[2] 王焰新、徐绍红、齐睿:《论高校碳中和规划的架构》,《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第1—9页。
[3] 高玉娟、石娇:《国外高校为实现碳中和校园的实践与启示》,《中国高等教育》2021年,第15期,第78—80页。
【文本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责任视角的大学可持续发展组织转型研究”(CFA180252)阶段性成果;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构建高质量社会领域公共服务体系研究”(21JZD034)阶段性成果】
(康乐,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副教授、高等教育政策与管理研究所所长;王欢明,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系教授)
- 标签:本站
- 编辑:瑪莉
- 相关文章
-
【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实施路径
我国高等教育应尽快将“双碳”行动纳入高校行动框架,围绕“双碳”开展卓有成效的基础研究、科技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决…
- 教育家卢梭:“世界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式”你知道是哪些吗?
- 美国教育制度整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这些!
- 叶澜教师成长五阶段是哪五个阶段?
- 预防孩子叛逆心理1-10岁的阶段性教育不可少家有小孩建议分享
- 记单词展风采 勇闯关促成长——潢川县传流店中心小学举行单词闯关活动
- 国家开放大学启动英语智慧教学改革
- 展英语魅力 做词汇达人——商丘市前进小学教育集团文化路校区开展英语单词“百词斩”
- 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根本方针
- 让教育回归本质!“双减”一周年一线观察
- 不能让教育类App偏离了教育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