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文化  教育

党的理论教育学什么

  习总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党校姓党,决定了党校工作的重心必须是抓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党的理论教育学什么?《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最重要的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作为理论教育中心内容,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课作为重要课程,抓好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教育,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要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把深入学习习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中之重,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及时学、跟进学、深入学,坚持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笔者认为,党的理论教育,至少包涵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领导素质的核心和灵魂,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多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经典著述。

  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首先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要认真研读经典著述,领悟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学习哲学原著,正确认识思维与存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理解物质生产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学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和矛盾分析法,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学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群众史观,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学唯物辩证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等等。

  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还要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要学商品、劳动、价值、货币、分配、生产、消费、流通等方面的理论,掌握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认识经济运动过程,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意义,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更好地回答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高领导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同时,立足中国国情和发展实践,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还必须学习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发展的历程和基本理论。通过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准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建设的实践性、科学性。

  二、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习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行动指南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包括理论、“”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重大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主题,就是近代以来,中华文明背景下的后发中国,在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课题。这一历史性课题贯穿了新中国几代领导集体的探索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探索的最新理论成果,集中体现在党的以来习总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可以提炼为“一二三四五”的理论要点。“一”条红线,指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二”个目标,指的是“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即中国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三”个自信,指的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四”个全面,指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五”个发展理念,指的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习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的理论新概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保证中国经济社会稳步前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行动指南。

  三、学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生的新变化、新特点,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环顾全球,时代已发生重大变化,世界正向复杂化、多元化发展。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或是社会主义国家,都呈现出新的变化和特点。考察这些新变化、新特点,学会用马克思主义方分析、判断国际新格局,以开放、包容、稳定的心态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性和长期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国已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有一点经验确凿无疑,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与本国的实际结合,走出符合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四、学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和文明成果,从人类历史长河的现代化建设,坚定对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信心和信念

  优秀文化和文明思考的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要学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和文明成果,理解世界各类文明孕育现代化进程和方式的差异性,为正确理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广袤的思想土壤。只有多读古今中外文明文化史,才能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宽阔的国际视野,理解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多样性发展逻辑,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信心和信念。只有学习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文明史,才能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必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根植于中华文明的沃土之中。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