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思想家王船山在永州
王船山流亡湘南,留痕双牌云台山
遁入深山躲追捕 联络志士图光复
文/衡阳日报记者 张花
云台山风光 刘斌 摄
365年前,王船山曾短暂避难于永州市双牌县云台山。
彼时,王船山36岁。据史料记载,顺治十一年(1654年),王船山避难于零陵北洞钓竹源、云台山等处(即现在的双牌县云台山一带)。
八月,在一个“时日荒荒打枣天”的季节,王船山来到云台山,及至冬月徙居常宁西南乡小祗园侧西庄源,树叶由绿转黄,一派“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景象,似乎给他颠沛流离的生活染上了一份凄凉之意。然而,他内心深处的苦痛,我们不得而知。不过,从他追随南明王朝的脚步及对于避难地的选择来看,我们可以大胆猜测,他名义上是在躲避清兵追捕,实际上却在联络反清复明志士。
365年后的今天,记者踏着王船山的足迹,探访云台山,以期找到一条“时空隧道”,隔空“对话”王船山,解开心中疑惑。
云台山仍有两处倒塌的古庵遗址
王之春著《王夫之年谱》记载:“国朝顺治十一年甲午(1654年),明桂王永历八年,公三十六岁……秋八月,公避兵零陵北洞钓竹源、云台山等处,籽公留侍。”
《永州史话》(张泽槐著)亦有记载:顺治十一年(1654年)八月,王船山避难于零陵北洞钓竹园、云台山等处。
毋庸置疑,王船山到过云台山。关于云台山,有地名记载的为双牌县云台山。不过,网上也有资料称:祁阳县南云台山为最高,距城二十五里,峰峦突兀,烟云不断。
永州史学专家、有“永州通”之称的张泽槐老先生,收藏有康熙八年(1669年)《永州府志》。“这是永州最早的史料记载”,张泽槐说。记者查看《永州府志》发现,祁阳县并无云台山的地名记录。经过多方比对,采访团由是确定云台山的坐标——双牌县云台山。
云台山位于双牌县下辖唯一的民族乡——上梧江瑶族乡,海拔800余米。王船山在此留有五言绝句《云台山》(右注:零陵北洞):佛宇不可知,云留高树里。日落钟磬声,随云度溪水。
根据这首诗的意境分析,云台山应有佛宇、高树、钟声、溪水。如今的云台山,有一部分已经成了茶场和药材种植场,不过,高树依然挺拔,潇水沿山脚奔流不息。
关于佛宇,在当地人的引领下,我们找到了两处遗址。其一为云台山古庵遗址,位于山顶,古庵早已倒塌,但墙基还清晰可见,六个石头柱础散落在墙根,部分风化,似在诉说一段沧桑历史。几块横梁木雕,因造型精致,被一户村民收藏而得以保存,两块青石板被用作了台阶,上有模糊字迹不可辨认,其余已无迹可寻。
盘家村二组81岁的崔大松,生于斯长于斯,现在依然是大山里的村民,他见证了古庵的兴旺衰败。在他的记忆中,古庵原有上下两栋殿堂和左右两排偏房,庵内有三口钟。从他记事起,经常能听到悠扬的撞钟声,古庵门前还有一棵大树,庵内供奉着关羽像和十八罗汉,每逢农历初一、十五都有人来烧香。只是,古庵年久失修,至于何时倒塌的,老人已经记不清了。
随后,当地73岁的廖培根老人又带领采访团,来到了距古庵10多里路、位于半山腰上的枫王庙。可惜的是,枫王庙终究也敌不过岁月的侵袭,倒塌只剩一堆瓦砾,其间露出几截已呈腐朽状横梁,石砌台阶上铺着椭圆形的鹅卵石,四周立着一大片茂密的古树。走出古树丛,不远处一大片竹林映入眼帘,耳旁可以听到汩汩水流声。往下望去,得益于两旁茂密的树木,潇水河宛如一块翡翠镶嵌在山体之间。
王船山1651年返乡,至1692年辞世,四十余年时光都寄身于山间草舍,荒郊寺庙。
而云台山古庵、枫王庙,隐藏在大山深处,陡峭的山路增加搜查的难度,只有一条潇水河自山脚蜿蜒而去,四周茂密的树木成了天然的屏障,实为理想的避难场所。
两处遗址虽然已经倒塌,却证实云台山的确存在庙宇庵堂。山还是那座山,只是物是人非了。或许365年前,云台山庙宇庵堂甚多也未可知。
携妻或经水路而来
四月上旬,万物生长、鲜花盛开,大地逐渐热烈起来。此时的云台山,满目绿树葱茏,连空气都是沁人心脾的,十足的天然氧吧。
遗憾的是,尽管云台山已有一条从大山深处凿出的、连接县道的盘山公路,如今依然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时至今日,要想到达云台山古庵和枫王庙,经盘山公路,仍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可以想象的是,在没有公路的365年前,假若王船山取道山路,那会是何等艰辛。
云台山脚,潇水蜿蜒而过。值得注意的是,潇水乃湘江上游最大的一条支流,因其水流清绿幽深而得名。《水经注·湘水》记载:“潇者,水清深也。”它发源于永州市蓝山县紫良乡野狗山南麓。蜿蜒曲折,流经江华、江永、道县,穿过双牌县境内的大山,在零陵城附近转了一个大弯,于蘋岛注入湘江。
湘江是湖南省最大的河流,在衡阳穿境而过。由此可见,衡阳与永州水路相连。在没有火车、汽车的南明时期,王船山极有可能是从衡阳经水路来到云台山。“毕竟陆路太远,一路翻山越岭,对于一个穷困书生来说,也太过劳累。”船山学社常务副社长、湖南省船山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衡阳师院教授朱迪光大胆猜想。
而双牌县副处级干部何田昌的说法也佐证了朱迪光教授的猜想。何田昌曾在上梧江瑶族乡任党委书记5年,任职期间,是他带领大家修路,结束村民“靠肩挑”上山下山的历史。据他介绍,离枫王庙不远的潇水河段,曾有一个下岭铺码头,后因修建双牌水电站而被淹没。而云台山古庵距码头和枫王庙都五六里路的样子。廖培根老人则回忆道:下岭铺码头曾有青石板铺就的一块平地,应是方便船只停靠和上下船的。“假若王船山经水路而来,由下岭铺码头登陆,去枫王庙和云台山古庵都不太远。”何田昌又根据地形分析道,云台山的一侧是湘桂古道,一侧是通江达海的潇水河,若王船山当年确是选定在此避居,出可四通八达,隐则无影无踪。瑶民们淳朴道义又剽悍豪情的性格也是他可以相托相交的首选。
那么,王船山此番避难,身边都有谁相伴呢?郑氏是王船山的第二任妻子。《王夫之年谱》(王之春著)记载,“国朝顺治七年庚寅(1650年),明桂王永历四年,公三十二岁。…… 继娶襄阳文学仪珂公女郑孺人来归。” 毫无疑问,妻子郑氏必定是陪伴在侧。
又载,“国朝顺治八年(1651年),明桂王永历五年,公三十三岁。春正月,国朝兵下梧、柳二州。公偕郑孺人挈敉归抵家”。
据史料记载,王船山与妻郑氏,侄王敉回到衡州,避居双髻峰续梦庵,誓不剃发。1653年避居耶姜山,直至1654年,原本打算回衡阳休养一段时间,不料清廷侦缉较紧,离开耶姜山的王船山又避难零陵北洞钓竹源、云台山一带,“敉公留侍”。
籽公就是王船山的侄儿王籽,王船山二哥王参之的长子。自从1647年8月父亲过世以后,一直陪伴叔父,走肇庆、赴桂林,又逃离桂林转回衡阳,与王船山一同隐居耶姜山。
可见,这一次王船山并没有带着王籽一起去永州。而《船山师友记》中,王船山有一首悼念内弟郑显祖(即妻子郑氏的弟弟)的诗,其中写道:我躬不自阅,念尔骋逾蹙。寒云凝席帽,扶携返幽谷。残书久零乱,缀拾授尔读。根据文章开头的交代,“郑显祖庚子(公元1660年)殀(同夭)”。
梳理王船山的人生轨迹,1654年冬月,他徙居常宁西南乡小祗园侧西庄源。三年的湘南流亡生活,直到1657年归隐衡阳,王船山没有再去过桂林。由此可见,王船山应是1651年带着小舅子一起返回衡阳的,及至1660年郑显祖去世。这9年间,郑显祖应是一直跟随在王船山身边学习。
而此番避难云台山,敉公留侍伯父王介之。对于在衡阳无亲无故的郑显祖,王船山应是带在身边“授尔读”的。
只是,王船山与侄儿的这一别,竟成了永别。就在他避难云台山期间,乱兵在衡阳一带胡乱抓人杀人。八月,王敉不幸被乱兵杀死于道途之中,彼时,王籽只有25岁。
王船山曾说“从子敉遘(gòu,相遇)闵而后,与予共命者七年。顷予窜身瑶洞,不自以必生为谋。敉因留侍伯兄”。“从子”就是侄儿的意思。
王船山在《五十自定稿》里,有四首悼念王敉的诗,其中两首写道:
时日荒荒打枣天,山头回首杳虚烟。
当时不道今生别,犹向金风泪黯然。
割股分肌亦屡尽,如今万矢倍攒心。
岳阡秋草应含怨,万树严霜杀一林。
“当时不道今生别”“岳阡秋草应含怨”,侄儿年纪轻轻就死于非命,这是何等的心酸呀。
躲避追捕秘密联络反清志士
根据永州史学专家张泽槐老先生的介绍,自清朝1644年建立政权,直到1664年,永州府属湖南布政使司,领州一县七。这期间,明兵与清军在此混战。如:1646年5月,明将曹志建、郝永忠(原李自成部将郝摇旗),由江西溃退江华、永明。同年6月,明将何腾蛟等与清军混战于永州。1649年,清军复定永州各县。1652年4月,李定国(张献忠部将)袭取永州。
“可以说,永州反清复明力量活跃,也是南明政权的根据地之一。”张泽槐说道。
而永历帝朱由榔在永州也有过一次死里逃生的经历。永历帝朱由榔是明神宗朱翊钧之孙,桂端王朱常瀛之子。史料记载,1627年秋,其父朱常瀛到衡州(今湖南衡阳市)就藩,他跟随父亲到达衡州。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张献忠的大西军攻陷湖南长沙,朱由榔随父南逃,在永州以南的石期市(今湖南东安县境)与父亲走散,后被大西军俘虏,幸得混入大西军的明朝官员保护,他才得以死里逃生到广西梧州与父相聚。
在永州获救,朱由榔对永州应是有感情的。而镇守龙虎关的曹志健、联络农民起义军抗清的何腾蛟等明朝将领都曾在永州一带领兵对战清军。原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麾下大将李定国曾三战永州,还有刘惟赞等志士隐居于此。王船山《搔首问》云:“祁阳张参可纶,刘子参惟赞先后中乡举,皆全节避世。参可,孤介士也。祁阳刘子参有当世才,隐居后结小茅亭于深山危壁。”《沅湘耆旧集·刘惟赞小传》云:“惟赞字子参,祁阳人,崇祯己卯举人。癸未之乱,与衡州同知郑逢元谋督义勇歼贼魁。国变后以中书屡征不就,隐居西春之石门庵,榜曰‘白云’。其地在祁、邵之交,宅旁有鲤鱼山。所尝往还者,王船山、邹艮崖、郭季林诸人外,莫能见也。”
因此,我们可以大胆猜测,王船山名义上是在避难,实际上应在联络反清的志士。而云台山是瑶民聚居地,王船山一度隐姓埋名,扮作瑶民与他们生活在一起,极有可能是在发展反清复明的力量。
此外,王船山著《潇湘十景词》中,前四景分别描绘永州四处颇有代表性的绝胜——宁远舜岭云峰、东安香塘渌水、零陵朝阳旭影、祁阳浯溪苍壁。由此可见,王船山还游历了永州这四处地方。
专家点睛
嘉宾:朱迪光(湖南省船山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船山学社常务副社长、衡阳师院教授)
爱国思想及民族思想进一步强化
王船山从桂林返回衡阳以后,根据王敔著《行述》记载,自此随地托迹,或在浯、或在郴……流亡湘南各地。期间,他来到了今天的双牌县云台山。根据文献记载,王船山在云台山主要是避难。我认为,这中间应是掩盖了一些真相。因为,王船山在隐居衡阳县以前,从事了反清的活动,而在云台山,甚至浯溪,应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联络反清志士。当时的永州,恰好躲藏着许多反清人士。他自己的诗歌也有记载,在鲤鱼山,就与曾经从事过反清活动的刘惟赞等人联系密切。所以,我推测,他看似漫无目的的游玩,其实,是有目的、有线索来寻访反清的志士。
与隐居在偏僻山区的志士,相互来往交流。这一时期,王船山的爱国思想、民族思想进一步得到强化。这段经历是他人生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他思想发展中的重要迭代,直至隐居衡阳县之前。也可以说,从南明桂王势力初步削弱,乃至被杀,这以后才进入另一个阶段。而他的自题对联“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就是最好的写照。
可以说,在云台山的这个阶段,是他反清政治活动的阶段。这个时期,他写过反清的重要著作《黄书》,文中极力抨击孤秦、陋宋,因为他们只图巩固一人一姓的地位,号召人民要有自信、有力量,能够把自己的国家振兴起来。
代表诗词
《钓竹源》
杉竹迷千嶂,豆苗萦一湾。
麇 不相避,肥草隐潺湲。
《云台山》
佛宇不可知,云留高树里。
日落钟磬声,随云度溪水。
《五十自定稿》(悼念王敉)
时日荒荒打枣天,山头回首杳虚烟。
当时不道今生别,犹向金风泪黯然。
割股分肌亦屡尽,如今万矢倍攒心。
岳阡秋草应含怨,万树严霜杀一林。
《潇湘十景词》之《蝶恋花·舜岭云峰》
九岭参差无定影。湘竹阴森,回合清溪冷。一片绿烟天际迥,迷离千里寒宵暝。香雨飞来添碧凝。认是当年,望断苍梧恨。东下黄陵知远近,西崦落日回波映。
《潇湘十景词》之《蝶恋花·香塘渌水》
湘水经东安县东,有沉香塘,石壁隙插一株,云是沉水香。澄潭清冷,绿萝倒影。湘水自分漓水下。曲曲潺潺,千里飞哀泻。冰玉半湾尘不惹,停凝欲挽东流驾。百尺危崖谁羽化?一捻残捍,拈插莓苔隙。忆自寻香人去也,寒原夕阳烧悲灺。
《潇湘十景词》之《蝶恋花·朝阳旭影》
在零陵县潇水侧,去钴鉧潭、愚溪不远,北十里为湘口,是潇湘合处。瑶草难寻仙苑道。洞里春生,一霎韶光好。圆牖茏葱迎始照,天涯一点红轮小。无那云端迷海峤。断送金乌,闷损飞光倒。纵有晶荧开霁昊,斜阳又被寒烟罩。
史料摘登
1.国朝顺治十一年甲午,明桂王永历八年,公三十六岁……秋八月,公避兵零陵北洞钓竹源、云台山等处,籽公留侍。(《王夫之年谱》王之春著)
2.顺治十一年八月,思想家王夫之避难于零陵北洞钓竹园、云台山等处。(《永州史话》张泽槐著)
3.国朝顺治七年庚寅,明桂王永历四年,公三十二岁……继娶襄阳文学仪珂公女郑孺人来归。(《王夫之年谱》王之春著)
4.国朝顺治八年,明桂王永历五年,公三十三岁。春正月,国朝兵下梧、柳二州。公偕郑孺人挈敉归抵家。(《王夫之年谱》王之春著)
5.祁阳张参可纶,刘子参惟赞先后中乡举,皆全节避世。参可,孤介士也。祁阳刘子参有当世才,隐居后结小茅亭于深山危壁。(《搔首问》王夫之作)
村民保存的云台山古庵精美构件 黄沐 摄
枫王庙已成一片废墟 黄沐 摄
被砌作台阶的青石板 黄沐 摄
来源 / 衡阳日报、永州日报
- 标签:
- 编辑: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