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性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脱贫攻坚
截至目前,我国共登记有83.07万个社会组织,其门类众多,业务覆盖广泛,在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2017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广泛引导和动员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通知》下发以来,在民政部的坚强领导下,各级社会组织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形成了“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没钱没力的出个好主意”的积极工作氛围。
据不完全统计,正式立项开展脱贫攻坚的全国性社会组织共686家,2018年共开展扶贫项目1536个,扶贫项目总支出约323亿元,受益建档立卡户约63万,受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约581万。
6月28日,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黄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主要从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异地扶贫搬迁等几方面来开展工作。
在产业扶贫方面,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与相关科技类社会组织,通过参与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搭建产销平台,把贫困地区特色产品销售出去,推动了贫困地区的电商扶贫。2018年,全国性社会组织开展产业扶贫项目达到404个,投入资金达24亿元,引导各类企业产业投入超过100亿元。如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中国蔬菜协会和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从北方当地实际情况出发,推广科技产业大棚,助力河北省环京津28个贫困县共同参与产业脱贫,为当地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发挥了重要作用。
教育扶贫方面,全国性社会组织特别是基金会,广泛参与实施了教育扶贫结对帮扶、扶贫助学等项目,在落实国家教育扶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类社会组织通过在贫困地区开展科学普及和相关培训,增强了贫困地区教育培训能力和师资水平。帮助贫困人群掌握职业技能和致富技术,增强其就业本领,提高脱贫能力。2018年,全国性社会组织在教育扶贫方面开展的项目超过400个,投入资金达39亿元。如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自2017年来,在云南、青海、新疆、西藏多地开展教育助学助教等扶贫工作,累计投入资金6686万元。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开展“春蕾计划”等助学扶贫工作,2017年以来累计投入约1.3亿元。
在异地扶贫搬迁方面,全国性社会组织通过发挥专项建设规划、心理疏导、关系调适等方面的优势,参加扶贫新村建设,帮助搬迁群众发展生产、促进就业,促进搬迁群众融合适应,提高脱贫能力。据统计,全国性社会组织参与异地扶贫搬迁的基础性项目建设156个,投入资金超过11亿元,在搬迁村开展其他各类项目37个,投入资金近2亿元。如亿利公益基金会捐赠1620万元支持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杭锦淖尔生态扶贫新村项目建设,捐资237.8万元支持四川雅安芦山县地震灾后重建发展红心猕猴桃种植产业。
除以上主要扶贫工作外,全国性社会组织还积极发挥产业信息汇集、行业资源聚集、专业人才密集等优势,积极参与贫困地区就业扶贫、电力扶贫、水利扶贫、科技扶贫、文化扶贫和金融扶贫等多方面工作。如中国社会保障学会立足自身优势,依托专家智库平台,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群众为对象,开展“医疗保障助推精准扶贫”项目研究,取得了明显效果。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广泛发动会员参与扶贫,引导公募基金捐助4.44亿元参与扶贫,在协会备案扶贫方向私募产品达53只,规模超过1400亿元。
- 标签:
- 编辑: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