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教育装备项目暑期验收工作结束
为农村义务教育信息化提升工程学校高效稳妥地推进项目实施工作,提高项目履约质量,通过信息技术硬件支撑教育技术的应用,助推学校教育教学的,南京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以下简称“市装备办”)于8月11-30日全面展开市装备专项暑期验收工作。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潘东标、市装备办主任邓中材、市级专家组、市装备技术科、区装备负责人、区中心组老师及学校项目负责人共同参与验收工作。本次暑期验收工作覆盖全市各区,共涉及11个项目、9家企业和119所学校。
市装备专项暑期验收工作的启动大会于11日雨花区召开,潘东标副局长提出质量验收要求。他充分肯定了各单位的共同努力助推了南京教育从基本均衡高位均衡,提出要认真开展信息化培训和应用,激发教育装备活力,通过教育信息化提升教育的现代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2日,市级验收组一行对溧水区项目学校开展专项验收工作,录播教室装备作为提升工程的重点项目,市装备办表示要充分应用以下几点:1、教师个人课堂教学资源的、分析与反思;2、录播教室之间跨区域的互联观摩、研讨赛课,实现课程资源的互联互通;3、构建录播叠加移动终端学习的,提高学生个性化学习,起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更深度融合。
第一,质量验收。市装备办与区装备办共同聘请了多位专家评委作为第三方来进行验收工作,对项目的质量进行把关,了验收结果的权威性。
第二,问题反馈。学校在设备试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要在验收中及时反馈。设备能否能够正常、顺畅地使用,才是项目是否合格的关键。
第三,意见汇总。验收过程中发现了问题,或者一方提出了,要及时进行交流和讨论,便于整改。
第四,巡查合同履约及资产对接:1、在验收过程中,学校应配合市装备办巡查合同履约是否完成到位,包括标书说明的产品的数量、规格、参数等是否符合要求。同时请专家对现场功能的使用进行检查评价,以不会出现质量问题。2、资产的界定和移交。作为使用方,学校在接收项目资产的过程中必须对接收的所有资产有全面的了解,包括资产的种类、品牌、参数、采购价格以及变更价格等等。同时,在资产接收以后,学校在资产管理方面需要做到以下几个对接:(1)根据教育和财政的要求,完成资产总账;(2)根据资产上的二维码完成资产的标识和管理,详细掌握各项资产的资料,同时根据具体的使用情况进行资产维修和资产报废等工作;(3)相关企业和产品提供方需要通过相关培训计划的实施,帮助校长和老师明确各项装备的功能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从而装备能够很好地应用到各项教学实践中;(4)作为市区两级装备部门,以及学校的相关装备,通过集体验收掌握教育技术装备验收的基本步骤和要求,这也便于以后各区在其他教育装备的验收环节中实现进一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从而更好地服务学校和师生。
此次的验收过程中,验收专家组对照《质量手册》规范质量验收流程,认真听取项目学校的试用意见,针对网络项目质量管控重点购买了第三方技术服务,委托方使用FLUKE(福禄克)认证级技术检测线缆联通性、线缆长度、无线AP覆盖程度等,并形成完整的评估报告,同时,项目验收增设了资产调拨转移环节,明确资产调拨中的质量责任和工作效率。
为避免因项目学校数量庞大且地域跨度大以及学校技术能力不足造成的低效现象,市装备同步启用了双线服务模式。线上服务依托 “南京市教育装备业务管理系统”中“合同履约网络管理模块”完整记录履约的全部环节及过程性数据,并可以将每个设备与二维码自动关联,达成了较高的信息追溯和资产管理水平,并且在公益性公共网络课程平台CCtalk启动了“伴随式微视频技术指导”模式,利用线上平台对学校的信息管理人员及教师开展即时培训,目前已经完成了18讲共30个小时左右的课程,涵盖项目中的主要技术,已有1000余名教师订阅了课程。与此同时在线下举办系统集中培训,以促进一线教师对信息设备的深度开发应用。
线下服务中市装备重视各区信息教师队伍建设,专门开办了装备质量管理高级班,通过对网络链测试、网络质量测试、显示技术测试等方面的技术开展培训,使他们成为各区专项履约质量管理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