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重点是所学即所爱—访南京童程童美学校
据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很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健康安全、学习成绩等现实性因素,对兴趣爱好、性格养成等发展性因素的关注度较低。从高到低依次为:健康安全(65.95%)、习惯养成(55.47%)、日常学习(53.58%)、人际交往(37.89%)、自理能力(33.75%)、性格养成(28.09%)、兴趣爱好(19.47%)、情绪情感(11.93%)。
大学社会学教授郑也夫认为教育是中国最大的意识形态,而很多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很功利,认为上大学就是一切,从幼儿园开始充当共谋孩子,而失去了学习动力的学生不可能有远大的前途。
青少年的教育重点在于基础知识和素质教育,现阶段能否培养高效的思维模式,扎实的学识基础就成了孩子们未来能否成功的重要依据。近两年流行的少儿编程,就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新趋势。
提到“少儿编程”这个教育方式大部分人是怀疑的,第一揠苗助长,第二过于枯燥,第三功利心太强。毕竟现在很多家长对于教育的观念不正确,为了学习而学习,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参加编程比赛,每到暑假就给孩子报各种集训班刷题班,希望通过证书对升学有所帮助。导致大多数人觉得“编程”这个词放到孩子身上太沉重。
作为国内最大的少儿编程教育机构“童程童美”,这里培养数千个“少儿码客”记者也采访到了南京童程童美学校的周老师。
周老师:孩子课外学习的压力主要是来源于“升学压力”和“家长的严格”,其根源在于所学非所爱,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家长和孩子最大的矛盾冲突在于,孩子过度沉溺游戏和电子产品。而少儿编程的益处在于把孩子的爱好编程一项有价值的技能,孩子从“如何能玩游戏”到“如何能做出一款游戏”,这不仅仅是遏制了落后了文化课成绩,更是训练孩子逻辑思维和创造力的塑造。
周老师:我之前一直从事的是英语教育行业,很偶然的一次机会我走进了南京童程的课堂。引起我好奇心的是这些孩子在课上讨论环节时天马行空,编写代码时仔细认真,这和我理解的编程课很不一样。
后来和学生闲聊了下,这些的学生来自南京不同的区域,有些孩子上需要花近1小时车程,这让我很吃惊。有一位孩子的回答让我印象很深刻:“这是他最喜欢的一门课外课,他很喜欢玩游戏,但是又害怕自己玩游戏影响学习,为此经常和爸爸妈妈闹不愉快,但是接触了编程之后,才知道游戏背后就是就是一些代码编程,每次学习新的知识能把项目做出来就很有成就感,渐渐地自己游戏也玩的少了,时间都用来研究代码了,他还说希望能研发出一款又好玩又帮助学习的APP。
周老师:孩子如果能通过一门兴趣课,找到以后目标方向,这不就是我们所需要的教育嘛。在这里的课堂,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中心,更多充当的是引导答疑解惑的角色,而孩子更将自己的想法去尝试错误修正最终完成自己的作品,这样的喜悦感常可贵的。
记者:也是,当代码不再只是繁琐的算法,变成可以实现自己想法的神奇文字时,老师又是这么认真负责时,自然孩子们是喜欢的。
周老师:每个优秀的孩子都离不开一颗好奇心,一份,还有在背后默默支持的父母,班主任老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关注到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更有效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童程童美课堂上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性。编程教育也也算是新型教育产品,从大向来说是国际接轨,从小方面来说是锻炼各种素质能力,但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它就是一门让孩子喜欢并获得成就的课程。
激发孩子兴趣,发现孩子潜力,发掘孩子天赋,提升孩子综合素质!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亦或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是应该家长落实的行动。有效的开发孩子们的智力,培养的优秀的思维模式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