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

北京:基层医疗机构引入便民“智慧元素”

原标题:基层医疗机构引入便民“智慧元素”

随着医疗服务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云医疗”、“身边医生”APP等越来越多的“智慧元素”开始进入北京市基层医疗机构,为居民带来了便捷、高效且多元化的医疗服务。未来,全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将向互联互通的方向发展。

“云医疗”服务签约居民

位于东城区东四南大街灯草胡同31号的朝阳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核心区典型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离中心两公里范围内就分布着协和医院、北京医院、同仁医院等三甲大医院。于是,如何为居民提供最需要的社区卫生服务,成了这里医生们时刻不忘的初心。

在这里,家庭医生团队会携带“移动云医疗箱”,深入社区、家庭、老年公寓、养老驿站等场所,实时为居民监测慢病管理相关的健康指标,实现居民健康信息刷卡即测,心电图、血压、血氧、血糖等健康数据实时上传,异常数据提醒,个人健康档案实时同步,数据实时查看功能。“现在,能在家用上现代化医疗设备,过去真不敢想。”“云医疗”服务的出现,让居民觉得惊喜的同时,也倍感亲切。

朝阳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队长文峰大夫说,“云医疗”的好处是医生在现场采集血氧饱和度、血糖等居民健康数据时,可将测量数据上传至系统,与家医团队成员共享检测数据,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健康问题,有针对性地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和用药指导。尤其是对慢性病患者,医生可以进行更加详细、深入的健康评估管理和干预指导。

依托“云医疗”服务,东城区对行动不便需要重点关照的人群提高了慢病依从性管理,推动居民健康管理的连续性,也让越来越多的慢病患者“留在了社区”。

不仅如此,东城区还利用“佳医东城”手机APP为患者提供复诊预约、健康测评、健康指导等服务,实现医患双向互动,让签约服务更加落到实处。

本轮北京市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后,东城区已有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云医疗”服务。

“智慧家医”拉近医患距离

就在前两天的一个早晨,孙大妈手机突然接到了一项血压异常的提醒,当天下午,她按照短信提示来到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家住丰台区嘉园二里的孙大妈今年65岁,自打4年前患上高血压,在楼下的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了居民健康档案。最近她还签约了“身边医生”服务,健康问题由家庭医生张京伟大夫负责。

“张大夫,我戴着咱们中心提供的远程血压仪刚测完,提醒短信就到了。”孙大妈说。

“夏天出汗比较多,应该适时减少用药。您的健康数值会实时出现在‘智慧家医’的监控系统中,系统会提醒我们为您重点服务,同时也给您发了就诊短信提示。”张大夫解释道,“下回有什么不明白的,您直接在APP上发语音问我就行。”

目前,仅丰台已有2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了“智慧家医”服务。未来这一植入基层医疗机构的“智慧元素”将有望逐步覆盖至全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者了解到,作为“智慧家医”的研发单位,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进一步探索智能语音、人工智能的应用,建立智能诊断辅助系统与完善家庭医生签约回访服务平台。

区属医院与社区医院信息互联互通

同是核心区,西城区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与11家区属医院实现了管理一体化。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有一个上级区属医院,人才和其他资源共享,统一诊疗和操作规范,推进服务同质化。

记者了解到,作为全市开展全民健康信息互联互通和信息便民服务试点区,西城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已上线试运行。西城区所有区属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并将逐步覆盖到辖区央属、市属医院及重点社会资本办医疗机构。此外,西城区还开发建设了统一的健康西城综合服务门户,包括健康西城APP、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能够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预约、健康档案查询与订阅、检查检验结果推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健康教育等服务,将健康服务从线下转变为线上,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现“指尖上”的健康服务。

目前,在全市33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已有108个能提供线上检验检查结果查询,234个能提供二、三级医疗机构信息化预约挂号服务,305个能提供清创缝合、换药、拆线、外伤止血包扎等外科技术服务,267个能提供移动支付服务。

从去年开始,北京市已着力推广“智慧家医”模式,在全市打造互联互通的数据服务平台。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雷海潮表示,目前北京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已经覆盖了16个区,总体应用水平能够满足社区老百姓服务需要,下一步各个区的信息系统将向互联互通的方向进一步发展,支持患者在社区就医以及健康信息在网上共享。(记者 刘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