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机场启用高效通道 安检用时至少节省30秒
7月25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高效安检通道旅客面部引导小屏可实现人脸自动抓拍、比对。
T3航站楼,高效安检通道有6个行李放置位,多名旅客可以同时投放行李。
T3航站楼,小机器人自动将需要复检的行李运送回安检口。记者 陶冉摄
安检摄像头自动抓取旅客面部清晰图像,问题行李自动分流到开包处,然后由机器人传送到安检处复检……这个暑运,首都机场6条高效安检通道在国内率先规模化投入使用。记者现场测算,发现高效通道比普通通道用时至少节省了30秒。除了快,这套高效安检通道信息系统还在国内首次实现了航班信息、人证核验信息等全流程安检信息的自动采集和关联绑定,是未来实现离港旅客“一脸通关”服务的关键环节之一。
现场 高效通道过检快了半分钟
“请旅客到这边安检口过检,这边人少。”近日,在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安检区,工作人员指引旅客分流过安检。工作人员所说的“人少”的安检口,其中就包括安检高效通道。
这种通道的过检速度有多快?记者选择了两位同时开始准备安检且都携带手提行李的旅客进行过检时间测算,女性旅客选择了高效通道,男性旅客选择了普通通道。记者注意到,从安检的第一个环节——旅客将身份证件递给安检员查验开始,高效通道的速度就一直领先。
经过手机秒表测算,使用高效安检通道的女性旅客从验证环节到人、物分检、提取行李、离开安检区完成全部安检流程用时大约1分37秒,而选择普通通道的男性旅客过检时间约为2分20秒,除去男性旅客从裤兜里拿出手机、钥匙等物品的时间因素,他比女性旅客过检用时至少多花了30秒钟。
据介绍,高效安检通道每小时安检人数比普通安检通道增加1倍左右。
应用 未来有望实现“一脸登机”
高效安检通道之所以“快”,是因为使用了许多高新技术。首都机场质量安全部助理于畅洋告诉记者,总体来看,除应用了集中判图、手提行李自动传输、RFID等国内安检领先技术外,高效安检通道信息系统也在国内首次实现了航班信息、人证核验信息、人筐绑定信息、智能防漏验信息、行李安检底图、行李可见光图像、行李安检判图结果、行李开包检查结果、行李复检结果等全流程安检信息的自动采集和关联绑定。
于畅洋表示,“这些成果将旅客安检信息与首都机场旅客信息系统联通,实现了从旅客进入航站楼到完成登机的全流程信息管理闭环,为旅客诚信安检提供了数据基础,也是未来实现离港旅客‘一脸通关’服务的关键环节之一。”
据悉,首都机场高效安检通道是在民航局加快推进以“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为核心的“四型机场”建设背景下开展的。
看点1 面相识别实现人脸自动抓拍
传统的安检过程在验证环节时旅客需要将证件交给安检员,安检员通过摄像头拍摄旅客正面照,比对系统内的照片进行证件查验。很多旅客都有类似的感受,为了拍摄到面部清晰的照片,安检员会提醒旅客将头转正或者提醒旅客看摄像头。于畅洋介绍,这种是由安检员人工抓拍旅客图像的方式。
而高效安检通道设置有旅客面部引导小屏,系统会自动选取1秒钟之内12张照片中旅客面部最为清楚的一张照片,并自动与旅客证件照片进行比对。
在体验过程中,记者走进高效安检通道,将证件交给安检员,非常快的时间,安检员提示记者已经完成验证。从记者感受来看,整个验证环节记者并没有将面部稳定地面向摄像头,但从后台显示的照片来看,系统是在记者头部仍处运动状态的时候就已经抓拍好照片了。这种方式的验证速度远远快于传统的验证方式。
看点2 旅客安检可以“插队”
完成证件查验,下一个环节是旅客将行李放上行李传输带后过X光机检查。在普通通道,如果遇上客流较大的出港高峰,旅客们需要排队依次将行李放入筐内后过检。但是在高效通道,旅客可以“插队”。
高效通道行李传输带的外侧有行李筐,每个行李筐对应一个小灯。记者将书包放入行李筐过检,这时记者看到对应记者行李筐的小灯亮了,显示为绿色。
于畅洋介绍说,这是高效通道首次使用的“人筐绑定”功能。“通过摄像头识别投放行李旅客的身份,实现旅客和行李的关联对应,这个功能可以快速准确定位行李的主人。”
在普通安检通道,旅客需要排队依次将行李放入筐内后过检,如果遇上客流较大的出港高峰,一名携带较多行李的旅客就会挡住后面所有排队旅客。
但是在高效通道,旅客可以“插队”。记者体验的高效安检通道共有6个行李放置位,多名旅客可以同时向行李传输带投放行李。旅客选择其中任意一个放置位将行李放入安检筐,传输带会自动将行李运送至X光机进行检查,即使前面旅客行李较多没有放完,后面先放好行李的旅客也不必等候前面的旅客,可以先通过安检门接受安检员的人身检查,减少安检排队等候时间。
看点3 “可疑”行李自动复检
记者注意到,通道的X光机前并没有安检员。于畅洋介绍,通道采取了后台远程判图的模式,可实现多个安检员同时对多条通道进行X光机图像的处理。高效安检通道是首次在国内应用“集中判图”技术的旅客安检通道。
与普通通道不同,高效通道X光机后端连接有两条传输带,一条传输带是将可疑行李自动分流至开包安检员处,另一条传输带则将没有问题的行李送至旅客身旁。记者在体验过检流程时,书包内装有禁限带物品,因此书包通过X光机后,被自动传输到开包安检员处。
安检员将记者书包内的禁限带物品取出后,书包进行了二次复检。这一环节也不再需要安检员像传统安检那样人工将书包再送回X光机入口。
记者注意到,开包安检员身旁有一台小机器人,安检员将书包放在机器人上方的行李筐内,机器人便自动将书包送到安检口。每一条高效安检通道都配置两台小机器人,以满足可疑行李自动复检的需要。(记者 吴婷婷)
- 标签:
- 编辑: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