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东公务员时政热点:“拾荒老人”给社会上了四堂课时事政治及社会热点
老人的第二种角色是父亲。老人的女儿在其过世后接受采访时表示,父亲生前总是推辞孩子提供的安逸生活,总想一个人住在80多平米的毛坯房里,哪怕一点也没装修,连家用电器也很少。这反映出了他告诉社会,豪车洋房不一定代表成功,心若放下,风轻云淡。再想想很多家庭,娘家婆家的父母都想跟着自己的孩子进城来住,这无形中给了他们很大的压力。一方面年轻人不好决定是让娘家的人来住还是让婆家的人来住,另一方面生活成本的加大以及人多了之后两看两相厌的状况经常造成家庭矛盾。所以拾荒老人教育社会,老人也应该要。这是第二堂课。
作为社会建设者,老人退休拾荒是为了资助贫困孩子。在整理老人遗物时,亲人们意外发现了一张张捐资助学的信件和证明,还有很多受助孩子给老人寄来的信以及成绩单,而这些事情家里压根没人知道,手捧这些遗物的亲属不禁潸然泪下。老人平时一个月退休工资五千多元,但吃穿都特别节省,只为把退休工资和捡垃圾卖的钱都给捐给孩子。细细想来,且不说如今有多少退休后的老人忙着做公益,就连部分年轻人都自顾不暇,还哪有可能天天想着资助穷孩子?老人却能坚守清贫,为社会奉献。
老人的行为引发了社会强烈的关注和讨论,无疑说明的引导作用的重要性。多么希望能经常报道一些正能量的新闻,普通人不平凡的事,给人正面积极的效应,而不是为了捕捉眼球注意力,用一些的新闻标题混淆视听。老人过世的新闻表明哪怕再简单的标题,只要是正能量的,人性化的,真实的,点击率都会排山倒海,这或许就是老人给上的第四堂课。
去年这个时候,一篇题为《杭州图书馆向流浪汉 拾荒者借阅前自觉洗手》的新闻引来很多人关注。十多年来,这位拾荒老人韦思浩每周都去图书馆两三次,尽管浑身污渍,但他每次翻阅书籍前都会自觉洗手,此事经报道后传遍全国,无数人为老人的细小举动而不已。今年11月18日,这位76岁的老人在过马时,被一辆出租车撞倒送医院抢救。12月13日,老人最终因抢救无效而离世。 (12月19日《都市快报》)可以说老人用他无声的行动,给社会上了四堂课。在老人身上,最起码有三种角色令人尊敬。第一是社会建设者,第二是父亲,第三是教师。
老人的第三种角色是教师。据报道,老人上世纪60年代毕业于老杭大中文系,退休前是杭州朝阳中学(现夏衍中学)老师,为中学一级教师。他的学生回忆:韦老师对班上所有孩子都很好,学生语文、英语、化学,但是对学生很严厉,相当负责。再看看老人看书时的样子,两眼一眨不眨直勾勾的盯着书本,可谓求知若渴。这是一位普通人活到老、学到老的范本,更显示出一位人民教师严谨、朴素、踏实的行动惯性。再看看现在,有多少家长抱怨老师收“红包”是家常便饭,有多少学生反映老师在课堂上会经常漏掉重点,为的是在课外补习班上再把这课补上。一对比,无形中就引起深思。这是第三堂课。
其次,老人几乎每周都要去图书馆三四次,每次看书之前一定会把手洗干净。再看看现在的公共场所,各种不文明的现象都有。比如:在公共图书馆的书上乱写乱画;把吃的东西偷偷带进图书馆,把食物袋方便盒落在桌上;把鞋脱了直接把脚放在图书馆的沙发上等等。老人作为一个普通的拾荒者,尚且知道对知识的尊敬,对公共资源的重视,但是有些年轻人呢?毫无疑问,这是第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