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社会热点

教育话题|学生“赶论文” 全是不爱学术吗?

  :临近毕业开始疯狂赶论文,这样的现象究竟是为什么?如何破解?更值得关注的是,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一项调查显示,高达78.1%的受访者表示身边的大学在这样的问题。:临近毕业开始疯狂赶论文,这样的现象究竟是为什么?如何破解?更值得关注的是,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一项调查显示,高达78.1%的受访者表示身边的大学在这样的问题。

  临近高校毕业季,论文写作相关问题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近日,《中国青年报》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高校毕业生人群中,78.1%的受访者承认临近毕业“赶论文”现象较多,而50.7%的受访者认为如此已经不能体现论文的价值了。

  其实,一些大学生“匆忙对付”毕业论文,并非学习态度不认真所致,而是迫于就业现实压力,有时候不得不采取“折中的办法”。在我的硕士同窗里,就有人为了全面“备战”毕业季的各种就业招聘,不得不在毕业论文答辩前夕花一两周的时间,草草完成了论文,因为时间和精力大多花在找工作上,其论文质量自然难以。但是,仅仅将这种现象归咎于学术态度不严肃,无疑是以偏概全。

  潜心于学术、科研,是不少年轻人的理想,对治学拥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也不少。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心无旁骛地从事研究工作,相比“饭碗”及买房、落户、成家立业等现实问题,搞学术研究的人愈发被看成“而无用的灵魂”。由此一来,毕业论文在某种意义上也就变味了。与欧美国家大学严格把控毕业论文质量不同,中国的大学生基本还是“严进宽出”,完成毕业论文更像是一个“过关式”的行为,而不是对学业、研究的“筛选式”测验。事实上,不少导师也深知学生就业之难,现实压力之大,也不会在论文通过与否上学生。既然导师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学生们就更不会把毕业论文写作、答辩看成无比重要的事了。

  基于这些现实理由,“赶制论文”也成了不少学生择取的毕业“捷径”。如何破解就业与论文“对立”的难题呢?

  首先,当前刻板的应届生就业政策应得到灵活转变。对学生而言,“应届”与“往届”毕业,意味着就业方式的不同。应届生可以参加校园招聘,往届生一般只能参加社会招聘,而校园招聘中就业机会较多,社会招聘则要求应聘者拥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也就是说,一旦学生因论文未完成、未通过而延迟毕业,也就无法参加当年的校园招聘。但是,在欧美发达国家,包括我国的港澳地区,高校毕业生延期毕业十分常见,甚至一年内有两三次毕业的机会,而招聘单位也不会以学生是否延期毕业来判断该生的水平。事实上,很多留学生在“间隔年”做志愿者、做义工,甚至环游世界,就是因为不受应届生政策约束才得以“潇洒”,才得以追寻内心的梦想。而在当前国内僵硬的就业政策面前,“以梦为马”的年轻人只能背负着现实压力趁早求职,“赶制论文”也就难以避免了。

  另外,高校学生应该及时转变观念。比如,在读研初期,就应该想清楚自己毕业后的发展方向,是专注于研究、升学还是更倾向于求职、就业。若是前者,应孜孜矻矻于学术,不要心猿意马;若是后者,应灵活处理学术和就业的关系。比如,可以提前开始写作毕业论文,不要等到临近毕业才“急就章”。在社会就业政策尚末改变之时,结合自身实际选择一条最合适的道,也未尝不是明智之举。

  临近毕业,除了学完本专业的课程内容,准毕业生们都在忙着实习、找工作,不少学生因为最后一年事情太多而在临近毕业时才匆匆“赶制”论文。

  近日,中国青年会调查中心联合益派咨询,对201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8.1%的受访者直言身边大学生临近毕业“赶制论文”的现象多,50.7%的受访者认为这已经不能体现出论文存在的价值了。60.8%的受访者针对毕业论文实行“弹性学制”,将集中在学业末期的论文设计流程拉伸至整个学习期。

  在一家外企工作的朱莎(化名)坦言,自己毕业前夕那会儿就是“在论文和工作之间挣扎”。“春节根本没心思准备毕业论文,一个是年味儿太浓,一个就是准备来年的各种求职考试。一回到学校就在笔试、面试、等成绩之间循环,情绪非常复杂。毕业论文是在截稿日期前不久完成的,太不容易了。”

  张婷婷是某高校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班上大部分人毕业论文都是集中在3月、4月开始正式‘操刀’,因为找工作根本没有一个系统的时间和稳定的来写论文。”谈到何不早些着手准备,“总觉得时间还长,没有动力。但班里也有几位同学,很早就开始准备了,过年回来就能直接交初稿,轻轻松松毕业。”

  调查显示,78.1%的受访者表示身边的大学生在临近毕业时“赶制”论文的现象多,其中30.0%的受访者认为非常多。认为现象一般和不多的受访者占比分别为18.1%和3.8%。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立国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在不少学生眼中,工作是最终目标,排第一,论文第二。二是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对学分的重视要高于毕业论文,使得对论文的要求不是那么严苛,学生对论文也就不那么看重,一部分学生甚至只将论文看作毕业的一个环节。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石隆伟也表示,本科高等教育领域对学生的专业学术素养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学生们通常认为毕业论文质量对是否能够顺利毕业影响不大,考研找工作自然成为精力重心,是出现‘赶制’论文的重要原因”。

  毕业论文在受访者眼中是什么角色?58.4%的受访者将毕业论文视作毕业“标配”,写了才能拿文凭,51.2%的受访者感觉毕业论文已经沦为一种“形式”,38.4%的受访者仍毕业论文能体现学生的学习质量、学术能力。

  在朱莎眼里,毕业论文更像是一个能够毕业的“必要条件”,“虽说毕业论文是毕业前要过的一个‘大关’,但通过率很高,属于态度端正、闯闯就能过的关。”

  针对临近毕业“赶制”论文的现象,50.7%的受访者认为不能体现毕业论文存在的价值,仅14.9%的受访者相信能,还有34.4%的受访者说不好。

  石隆伟表示,毕业论文的意义主要在于,对学生学习期间所积累的学术素养和专业素养的考察,即毕业论文质量在较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学生所学专业的水平,它也是高等教育质量水平的重要体现。而“赶制”论文现象却难以体现其真正的意义。

  “毕业论文是在学生学习阶段临近结束时,其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一个体现。”李立国认为,可以根据不同学科和培养目标,设立不同的毕业考核方式,“像服装设计类专业,可设计服装;舞蹈专业的可通过大型舞蹈晚会等形式展现。可以有多重体现形式,单一化的形式可以改变。”

  集中“赶制”论文的现象,根节点在“集中”,有人针对毕业论文实行“弹性学制”,将集中在学业末期的论文设计流程拉伸至整个学习期。对此,有60.8%的受访者表示支持,认为可有效缓解学生压力。另有20.4%的受访者不支持,认为改变学生意识是关键。18.8%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李立国认为此举不妥,学生是以学习课程为主,不应让学生整个学习阶段都围着论文转,这对学生专业素养的提高、能力的培养都有影响。“认真准备的话,论文设计一个学期就够了”。

  石隆伟认为,就本科而言,学生还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各课程学习及考试在本科阶段是比较重要的,毕业论文虽然是综合性专业水平检查,但不宜提前涉及论文研究问题,还是在学业末期进行论文的创作更能体现他们的水平。而研究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了解了自身的兴趣方向,可以在研究生课业学习质量的同时进行论文的创作。

  如何有效避免学生临近毕业集中时间赶写论文呢?60.3%的受访者认为主要在学生自身,建立自主学习的意识;52.3%的受访者认为导师应学生按时提交阶段性;51.2%的受访者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毕业考核方式;49.7%的受访者认为学校应建立相应的论文制作机制。

  李立国认为,问题改善主要在学生自身,学生需摆正心态,协调好找工作与创作论文之间的关系。“导师也要明确论文制作进度,适时给予指导,不能放羊式管理”。

  石隆伟,应提升教学双方对专业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高校应引导学生树立论文质量观。此外,制定毕业论文质量标准,严格执行,达不到者不授予学位。

  文/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杜园春 《 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4月19日 07 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