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生活  网事

王剑冰:谈《往事如烟》所提供的细节信息

  倡廉政文化,养浩然正气。7月18日,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与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共同主办的廉政文化与中国梦高峰论坛在北京人民日报社报告厅成功召开。河南作协、著名作家王剑冰深入剖析了作品三方面的细节信息,道出了娘与故乡的情缘,表达了孝与廉的关系。以下是作者精彩发言。

  在《往事如烟》里,作者蔡云川给我们提供了三方面的细节信息,第一方面是乡情乡音的故乡之本,这个细节信息是作品的叙述主调。我们说不要忘本,本是什么?本就是你来的地方给你生命的地方,也就是有你的亲娘的地方。确切地说那就是我们的家,我们的故乡。苏东坡有词:此心安处是吾乡。故乡是让人安心的放心的,是能够让你的心神四仰八叉地晾晒的地方。我们很多人都是来自影片中的那样的故乡,充满乡土气息的故乡。故乡的母亲不愿进城,有的跟着孩子进了城后又回去了。为什么?她说儿子待的地方不接地气儿,不习惯。那个“地气儿”在我们老一代人的心里就是“根本”。

  作品提供的关于故乡的这个本,能让我们深深地感念和思索。有些人蜕变了,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忘本了,迷失了。僻远的乡村与繁华都市的反差与对立,越发会让某种萌动,尤其是取得某种功名、达到某种地位的人。影片的主题曲唱到“回首往事如烟,回不去的童年。”这个往事和童年就是一个人的本来面貌。那里有他的快乐、有他的追求、有他的梦想,那些都是干净的、纯粹的。作品给我们的提示恰在于此。乡村还是那个乡村,母亲还是那个母亲,但是离开她的儿子却发生了变化。主人公看似关注家乡、孝敬母亲,实际上他还是把根本丢了,权力与私欲的膨胀使他迷惑了内心。使他离故乡离母亲越来越远了,离孝廉越来越远了。

  还有埙在影片中的出现,埙是来自中原乡村的乐器,它低沉婉转,带有着幽怨的意味。刚才彭文祥教授也说到了,不管是微电影还是《往事如烟》的院线电影,这个埙都展现得很完美很彻底,从制作、摆卖、吹奏到后来的碎裂。它是乡愁的另一种载体,与那个偏远的故乡,母亲的白发,相映相照。

  第二类的细节信息着重刻划了主人公的成长过程,以及他成为一个高级领导干部之后的蜕变的心理历程。他想发挥自身的能量做些事情,灵魂里也有某种提醒,他也可以说是一个孝子,但有了地位,有了金钱,有了女人,沉沦状态下,还是失去了灵魂。当然后来他的灵魂又回来了,在喊出那一声娘的时候,在跟娘说下辈子要孝顺你的时候。如果他早些回来,或许他就不会走歪。这个是明线,直观地清晰地呈现,起到触动反思的作用。作品没有简单化、概念化,而是把一个人多方面的心理,多方面的本质展现出来。

  影片传递给我们的第三类细节信息,来自作者的内心。一个强大的内心,善良的内心,文学的内心。使得我们从整部作品当中感受到一种正直、正义与良善的正能量,同时也感受到一种文学的力量。其中包括对电影的理解,对电影文学的理解。

  作家长期在检察系统工作,曾经担任过济源市的副检察长,后来又到预防职务犯罪部门工作,长期的政法经历给他很多的积累和思考。而蔡云川本身是从农村出来的,他也是一个孝子。故乡亲情的影响,个人心智的历练,使他对事物的认识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多年来,他写出了一系列颂扬亲情、歌赞正义、咏怀故乡的作品。所以他能够在这部作品中展现出一种暗流涌动的力量、温暖向上的力量、悲情悯怀的力量。

  为了预防职务犯罪,先期教育与警醒,应该让广大的从政人员多看看这部电影。不知道他们看了是否会泪眼朦胧,但起有一种触动。“娘”喊娘的时候,要回家去喊,要回故乡去喊,不要隔着铁窗去喊。那句“下辈子再孝顺娘”的话,要在梦里说,不要在现实里说。早早地尽孝,好好地尽孝,唯一的根本,就是要好好地为政,好好地服务,好好地做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