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提》《天书奇谭》《黑猫警长》80年代那些高分动画片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辉煌体现在八十年代,那时候也是国产动画的黄金年代。十年间,以上海美影为主力团队,中国出产了100多部动画片,优秀作品层出不穷。而在八十年代之前,上海美影还推出过《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等名片。
而且要知道,如今看来很多经典动画片,八十年代其实是在条件极其简陋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那些勤劳聪明的创作者一笔一笔用笨功夫,描绘出一幅幅美好的画面,为我们很多人的童年增色添彩。
这部动画片最早是在1980年先创作出一部,而后由于大受欢迎,后来又陆续推出多集,最终加起来有十多集。它是一部木偶动画片,取材于维吾尔族民间传奇人物阿凡提的传说,阿凡提骑着小毛驴捻着胡子的形象,吸引了众多小观众。
片中最大的反派是巴依老爷,一次次欺负穷苦百姓,又一次次被阿凡提捉弄,《卖树荫》、《种金子》、《兔送信》等故事妙趣横生。
与《阿凡提的故事》系列片不同,《天书奇谭》是一部动画长片,可以让观众一下过足一个半小时的瘾。要知道,那时候一般的动画片只有20分钟左右。
看守天书的袁公将天书带到人间,传给小孩子蛋生让他造福人间,随后蛋生与三个狐狸精展开了对天书的争夺。最后,蛋生战胜了狐狸精,而袁公也遭受到天帝的惩罚。
很多观众也许想不到,这部电影其实是一部合拍片,是上海美影与英国BBC合作拍摄的。最早的剧本来自BBC,不过写得逻辑混乱,后来上海美影编剧结合中国古典小说《平妖传》进行改写而成。因此,全片最终呈现出来视觉元素很中国,但剧情具有一定的西方色彩。
“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这首既上口又有些的歌曲,就来自《葫芦兄弟》。这又是一部动画长篇,不过是分13集陆续播出。
这部作品最早取材于民间故事《十兄弟》,不过导演认为十个角色太多太复杂,就改成了七兄弟,并用赤橙黄绿青蓝紫来区分,每个葫芦娃拥有一种特异功能。
如今再看这部动画片,各种颜色都可以区分得很清楚,可是在八十年代中期,很多家庭的电视机还是黑白色,其实还是有些难为小朋友们的。
除了七兄弟,片中还有爷爷和穿山甲的角色,穿山甲最终的命运让小朋友伤心。作为反面角色的蛇精,无论外形还是声调都很有特色,多年后甚至成为一种网络符号。从画面风格上看,全片用的是皮影加水墨手法,很具有中国传统绘画风味。
这部15分钟的小片,对于小孩子来说也许不如剧情更为复杂的动画片看起来过瘾,而且从头到尾没有一句台词,但稍微长大之后再回味,就能感觉出它的与众不同。
三个和尚一个胖一个瘦一个小,身穿三种颜色的僧袍,共同演绎了“三个和尚没水喝”的传统故事。场景上,动画片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绘画法,山水和寺庙具有水墨韵味,人物造型又吸收西方现代漫画手法,两者巧妙结合,最终让全世界都看懂。
值得一说的还有,片中的配乐是作曲家金复载看着画面即兴完成,音乐节奏和剧情完美贴合,大受欢迎。
很多小观众是多年之后才知道,这部动画片取材于敦煌壁画故事。反正我最早看到它的时候,总感觉人物造型不如另外很多动画片色彩艳丽,尤其那个告密者耍蛇人的相貌甚至让人害怕。
这部片子是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生》改编而来,全片短短20几分钟,创作团队却在莫高窟住了23天临摹壁画,素描画了五大厚本。现在看来这也是一种奢侈,因为如今再游览莫高窟,每个洞中只允许停留几分钟,再也不可能让来者那样仔细观察了。
与《阿凡提的故事》一样,《黑猫警长》也是一部系列片,不过只有五集。尽管集数不多,但黑猫警长的故事还是非常吸引人,用一个个案件推进情节。食猴鹰的行为让人恐惧,螳螂吃同伴的场面也让人害怕,不过后者倒也是一种科普。片中一只耳的老鼠形象,也让人又笑又恨。
黑猫警长威武又不失可爱的造型,并非创作者闭门造车。在定稿之前他们跑到幼儿园、少年宫四处征求小孩子的意见,最终确定“眼睛瞪得像铜铃”的黑白色调警长形象。
“小邋遢,真呀真邋遢……”八十年代走过来的人,几乎都会唱上几句。《邋遢大王奇遇记》的主角和很多同期动画片的主角不一样,他并不是正义勇敢、人人喜爱的正面形象,反而浑身缺点,不讲卫生,算是对此前国产动画惯有主角形象的一次颠覆。
除了小邋遢,片中大量的形象就是老鼠。这也是本片编剧去内蒙古体验生活看到鼠患成灾之后,萌发出的想法专门写人鼠大战,用冒险故事展现环境被污染后的恶果。另外片中场景发生在古墓内,主创们当年还远赴河南、陕西等地实地参观大量古墓,最终描绘出令人咋舌的老鼠王国。
除了这七部动画片,八十年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其他名片还包括,《雪孩子》、《真假李逵》、《崂山道士》、《猴子捞月》、《假如我是武松》等等。
尽管这些年上海美影也推出过《大闹天宫》、《黑猫警长》的3D版本,引发过一些关注,但相对于八十年代,它的辉煌早已不再。
- 标签:本站
- 编辑: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