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3346枚汉代竹简,里面记载:秦始皇死前指定的继承人并非扶苏
我们知道《史记》是二十四史之一,也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司马迁曾经记载过“沙丘之变”事件的经过,在始皇37年(前210年),秦始皇生前最后一次出巡,不料却在沙丘病死。病重时,命令赵高写诏书给长子扶苏,让其参加丧事处理。但诏书一直在赵高处,没有使者送出。
太监赵高不怀好意,为了自己的权利,和丞相李斯沆瀣一气,篡改遗诏,为了怕阴谋泄露,一不做二不休,把公子扶苏处死,而且对于秦始皇驾崩的事情隐瞒了起来。接着拥立了胡亥为秦二世。自从《史记》问世以后,很少有人会对司马迁的记载进行过质疑。李斯、赵高等人夺取了原本属于扶苏的皇位早已经成为事实。
但在2009年,有人对这一段历史又有了一个新的发现。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当时北京大学拿出3346枚汉代竹筒,它是至今保存数量最多,最完整的秦汉竹筒。其中竹筒的第三卷名为《赵正书》,专家推测出,它出自西汉初年,这一部分共有1500字。
内容讲述了秦始皇嬴政在沙丘临死之前和丞相李斯的对话。大意为秦始皇在东巡的路上得了重病,在他临死之前,丞相李斯冒着生命危险向皇帝进言,请求立胡亥为下一任皇帝,以免在归途遥远的路途中,大臣和武将发生叛乱。这段文字跟《史记》记载的内容有着很大的不同。
秦始皇听完之后,十分认同他的话,胡亥也名正言顺的成为了秦二世。之后,胡亥的兄弟姐妹接连成为牺牲品,秦朝也面临着重大危机,在两年之后灭亡。而《赵正书》比《史记》成书的时间要更加的早,那么,它的可信度又有多高呢?
专家表示,虽然两部书关于“沙丘之变”的记载完全不同,但《赵正书》中的一些段落却跟《史记》明显同出一源。
有的学者认为,《赵正书》是小说作品。而司马迁出生在史官世家,受过专业的训练,他必须诚实的记录当时发生的历史,如果随心所欲的谱写,那将违背自己的职业道德和祖训,是受后人谴责的。因此司马迁的《史记》,大部分都比较靠谱。
- 标签:主播琪琪琪琪
- 编辑:瑪莉
- 相关文章
-
图坦卡蒙旁边有一把3000年“神剑”
说到埃及,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金字塔,有关金字塔的建造过程还有很多的未解之谜,因为这点使得金…
- 60岁失独母亲冒死生下双胞胎,10年过去了,如今生活怎么样了?
- 刘备若得了天下,最有可能杀的就是这2人,诸葛亮早已心知肚明
- 古代6大巧合,都是真实的历史
- 清朝妃子脚上穿的“花盆底”,除了好看外,还有什么意义?
- 他身价400亿,地震捐出5千万,被抓时家中搜出一个排的武器
- 溥仪死后,弟弟溥杰公开了埋藏300年的秘密,解开清史最大悬案
- 清朝灭亡时,诺大的国库中还有多少存银?
- 世界3大狙击手:第1被称“白色死神”
- 航天员刚从太空回来时,为何要坐在椅子上?
- 火焰山发现6具清代“僵尸”,戴圆帽梳长辫,工人急忙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