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京生活  网事

北大3346枚汉代竹简,里面记载:秦始皇死前指定的继承人并非扶苏

我们知道《史记》是二十四史之一,也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司马迁曾经记载过“沙丘之变”事件的经过,在始皇37年(前210年),秦始皇生前最后一次出巡,不料却在沙丘病死。病重时,命令赵高写诏书给长子扶苏,让其参加丧事处理。但诏书一直在赵高处,没有使者送出。

太监赵高不怀好意,为了自己的权利,和丞相李斯沆瀣一气,篡改遗诏,为了怕阴谋泄露,一不做二不休,把公子扶苏处死,而且对于秦始皇驾崩的事情隐瞒了起来。接着拥立了胡亥为秦二世。自从《史记》问世以后,很少有人会对司马迁的记载进行过质疑。李斯、赵高等人夺取了原本属于扶苏的皇位早已经成为事实。

但在2009年,有人对这一段历史又有了一个新的发现。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当时北京大学拿出3346枚汉代竹筒,它是至今保存数量最多,最完整的秦汉竹筒。其中竹筒的第三卷名为《赵正书》,专家推测出,它出自西汉初年,这一部分共有1500字。

内容讲述了秦始皇嬴政在沙丘临死之前和丞相李斯的对话。大意为秦始皇在东巡的路上得了重病,在他临死之前,丞相李斯冒着生命危险向皇帝进言,请求立胡亥为下一任皇帝,以免在归途遥远的路途中,大臣和武将发生叛乱。这段文字跟《史记》记载的内容有着很大的不同。

秦始皇听完之后,十分认同他的话,胡亥也名正言顺的成为了秦二世。之后,胡亥的兄弟姐妹接连成为牺牲品,秦朝也面临着重大危机,在两年之后灭亡。而《赵正书》比《史记》成书的时间要更加的早,那么,它的可信度又有多高呢?

专家表示,虽然两部书关于“沙丘之变”的记载完全不同,但《赵正书》中的一些段落却跟《史记》明显同出一源。

有的学者认为,《赵正书》是小说作品。而司马迁出生在史官世家,受过专业的训练,他必须诚实的记录当时发生的历史,如果随心所欲的谱写,那将违背自己的职业道德和祖训,是受后人谴责的。因此司马迁的《史记》,大部分都比较靠谱。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