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京生活  网事

“丞相”和“宰相”到底有什么区别?弄懂两者,才不会闹笑话

在中国的封建历史中,官僚体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而在2000多年的官僚体系之中,“相”则是最高级别的官职,不过在不同的王朝中,这一官职也在称呼上比较不同,比如今天我们所最熟悉的两个就是宰相和丞相,那么这两个“相”仅仅只是一字之差,其中又有什么区别呢?弄懂它们,往后才不会闹出笑话。

首先要知道的一点是,宰相其实并不是一个常设的官职,而是很多最高官职的统称,意为“主宰”之意,而丞相则是从秦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一个官职,是为百官之首,此后的历朝历代几乎都有设置丞相,只是具体的官职名称不尽相同,但是这些官职大体上都被民间称为“宰相”。

也就是说,宰相是民间对当朝最高级别官员的称谓,而丞相则是某一个朝代具体的最高官职名称,但是二者实际上所反映出的,还是中国封建官僚体系中的重要部分——相权,以及其所代表着的人臣最高之机遇。宰相是一个广泛的概念,而丞相则是具体的某一段时间内的这一官职的具体称谓。

比如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官吏最高为相国,这也是最早的“相”的来源,一般而言相国是国家日常事务的最高主持者,这一理念一直贯穿后世,也逐渐在民间演变成了“宰相”的概念。在秦统一六国之后,设置三公九卿作为国家中央的行政官员机构,丞相一词也正式在此时产生,作为众臣之首负责国家日常事务的处理。

到了汉朝,丞相的权力被逐渐分散,三公也慢慢演变成了司马司徒司空,知道后来三国时期曹操在三公之上又重新设置了丞相一职,丞相才再次回到了国家政治中。到了后世,丞相被进一步分为左右丞相,比如唐宋时期,这时的左右丞相都被尊为“宰相”、“宰辅”,但是权利就大大弱化了。

而到了明清两代,随着朱元璋杀掉胡惟庸后,彻底的将丞相制度废除,丞相这个专有的政治名词也就彻底消失了,但是宰相所代表的最高权力的人臣之位,却以不同的形式保留了下来,比如后来明朝的内阁大学士,清朝的军机处和议政大臣等等,丞相的权力被接替到了其他名称的官职手中,而这些官职都可以被称为“宰相”。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