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指“男不男女不女” 男旦:应多关注艺术
记者独家采访。55年后,作为梅兰芳之子梅葆玖的唯一男,胡文阁在北京京剧院梅兰芳的塑像旁接受了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的采访。
1961年去世的梅兰芳恐怕不会想到,因他而享誉世界的京剧男旦艺术,会在今天的中国成为一个引发议论的线年后,作为梅兰芳之子梅葆玖的唯一男,胡文阁在北京京剧院梅兰芳的塑像旁接受了中新网记者的采访。
“京剧里有行当,(包括)生旦净丑。京剧行当里没有男旦、女旦之分,就是旦角。我们(旦角)就是一种很规范的艺术形式。比如说我,我不会说我是男旦或者乾旦。是今天的人,才把它划分得很清楚。其实我就是唱旦角的,这就是我的一个职业。”这是胡文阁眼中的男旦。
虽然这么说,但胡文阁也明白,今天公众之所以不将男旦看作平常的“职业”,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男人扮演女人的这种性别错位。
事实上,在中国戏曲史中,以男儿之身扮演女性有着悠久的历史。王国维曾在《古剧脚色考》中谈及旦角,他认为宋杂剧时已有“装旦”。这里的“装旦”即男优装扮的女性角色。而男扮女角更是“其事颇古”,不少研究认为,男扮女角或源于歌舞、出于祭祀时的巫优。
京剧成形于明清时期,由于当时朝廷对女艺人限制,京剧旦角由男性出演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到了清乾隆年间,朝廷更颁布“城里禁止女戏,城外女艺人不准进京”禁令,此后女性出演的旦角在京剧舞台上几近绝迹。男旦则逐渐走红。
到了清末民初,以梅兰芳为首座的京剧男旦群体走红,不仅把男旦推向了鼎盛,更迎来了戏曲的黄金时代。
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公众逐渐习惯于女性出演旦角,加之对于传统文化不了解,男旦的存在被一些人看做是“多余的”。
2008年,就曾有报道指,“各剧团对男旦敬而远之,说是剧团有女子演旦角很好了,为什么还要找男旦”。
而即便是今天,不理解的声音仍然存在。记者注意到,胡文阁的认证微博虽然已有超过五万的粉丝数,也有不少赞美的评论,但在评论中还是有网友写下“男不男,女不女”六个字。
在北京京剧院副院长李师友看来,男旦在传承过程中的确“有一个中断的时期”。但“京剧形成都是男人形成的,四大名旦也都是男的”。“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老戏重新恢复后,有一些传承的东西,还是要男人来完成。”
胡文阁说得则更为直白。他认为,如果没有男旦艺术,就没有京剧的今天。“老一辈大师留下来的旦行的声腔表演艺术,至今所有活跃在舞台上的旦角还都在沿用。我觉得凭这一点来说,男旦艺术是不可或缺的。”
今年才拜在梅葆玖门下的京剧女演员路洁也向记者谈起胡文阁的表演。她甚至认为,相比一些坤旦表演,看胡文阁的表演“味道更足一点”。路洁觉得,男性演女性角色,他们可能会“更去琢磨人物特点、揣摩人物心理”。
京剧男旦杨瑞宇目前还在学校学戏,他向记者证实了路洁的说法。杨瑞宇称,在京剧中,男人扮演女性角色还并不只是模仿女人的姿态、说话方式。一方面要“琢磨女人的那个感觉”,另一方面还要保证不要学得“太过”。
“就像你走在路上,看一个男的,留着长发,化着浓妆,还穿着高跟鞋,难不难受?难受吧。”在他看来,男旦并不是一味地忸怩作态。“如果你看到的是像梅兰芳先生那样,温文儒雅的感觉,(肯定不会感到难受)。(所以男旦要保证)那个气质不能走歪了。”
胡文阁也更愿意从艺术的角度看待自己男旦的身份,而这种在舞台上的性别错位并不能代表自己在生活中也是这样的人。他说:“像演小花脸的(演员),难道他私底下就是一个怪物吗?演花脸的演员,私底下就是黑着脸的吗?不是的。这都是艺术地(表现),是高于生活的这样一种艺术形式。所以(京剧)才会有这样一种魅力。”
“现在大家可能太关注这个男了,没有太关注这个旦。”男旦演员董飞也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谈到社会中关于男旦的争议。他说:“我们应该关注的是这个行当。社会关注男旦反倒是一件很不正常的事情。就我自己的艺术实践来讲,我一直希望观众能够记住我塑造的角色,而忘掉我的这种性别。”
董飞觉得,梅兰芳先生不会强调自己是男旦。“对于男旦,应该关注我们的艺术,而不是性别,好旦角不分男女。”
- 标签:本站
- 编辑: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