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环境中的性别平等进展与女性力量释放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1年,网络空间的大力治理使妇女儿童网络舆情应对的环境进一步优化,性别平等议题被广泛纳入决策主流,促进性别平等的新举措纷纷出台,“她力量”在各行业中持续展现新作为。与此同时,针对妇女的暴力问题仍需持续关注,歧视妇女的性别观念继续在新媒体平台延续,呼吁要进一步提升政策性别敏感,建构性别平等的共识。通过梳理年度妇女儿童网络舆情,我们期待进一步发掘、研究妇女儿童网络舆情的规律性问题,为做好妇女儿童工作、完善网络治理提供参考。
2021年,党中央聚焦群众关切,开展“净网”集中行动,网络上的有害信息和不良内容明显减少,主旋律和正能量在网络空间得到进一步弘扬,显著的治理成效赢得广大网民“点赞”,也为妇女儿童网络舆情的应对和治理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021年,性别平等议题被广泛纳入决策主流,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各地纷纷出台促进性别平等的新举措,“她力量”在各行业中持续展现新作为,妇女儿童事业的新进展新成绩有目共睹。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针对妇女的暴力问题仍需持续关注,歧视妇女的性别观念继续在新媒体平台延续,呼吁要进一步提升政策性别敏感,建构性别平等的共识,推动性别平等再上新台阶。
舆情观察员认为,做好性别平等的工作离不开对舆情规律的把握,通过对年度妇女网络舆情、儿童网络舆情的梳理,我们期待发掘并研究妇女儿童网络舆情带有一定规律性的问题,为观察网络舆情并加强舆情应对提供经验借鉴,为做好妇女儿童工作、完善网络治理提供参考。
政策议程设置是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环节,正确认识网络舆情在政策议程设置的价值,是新发展阶段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点任务和客观要求。2021年,保障妇女权益被广泛纳入决策主流,为消除性别歧视、保障妇女合法权益、促进性别平等提供了制度化支持。
规划纲要擘画妇女发展美好愿景。2021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设专节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明确要持续改善妇女发展环境,促进妇女平等依法行使权利、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共享发展成果。《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描绘未来10年妇女发展美好愿景,提出保障妇女平等享有接受教育、就业创业、参与决策和管理等权利,全面落实男女同工同酬,拓展支持家庭与妇女全面发展的公共服务。《“十四五”时期妇联事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以深化妇联改革为动力,切实履行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的基本职能,坚持和完善促进男女平等、妇女全面发展的制度机制,扎实做好引领服务联系妇女儿童和家庭工作,为推动我国妇女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政策体系持续健全。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时隔16年后再次对妇女权益立法进行全面修订,是消除性别歧视、维护妇女权益的重要举措。全国会表决通过乡村振兴促进法、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法律援助法,多领域为保障妇女权益夯实法治根基。最高法印发意见,明确健全家暴受害人人身保护令实施机制。全国妇联推出《防治职场性骚扰指导手册》《家庭暴力受害人证据收集指引》,全国总工会推动将工作场所性别平等纳入集体合同和女职工专项集体合同条款。相关法律政策体系合力维护妇女合法权益,推进性别平等。
积极建言妇女权益保障法。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反响热烈、网民积极建言。总的来看,呼吁要强化妇女在法律上的主体地位,如部分专家建议法律修订将“考虑妇女特殊利益”修改为“考虑妇女需求”,进一步正视妇女需求,去掉特殊性;为避免以男子为参照物,防止进一步固化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和根深蒂固的父权制观念,一些专家建议将“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的表述修改为“男女享有平等的权利”;从性别权力结构出发,有建议提出将针对“女学生”的性骚扰、性侵害教育进一步扩展为全体“学生”,重视男性参与性别平等。
科技创新等女性支持政策体系取得新突破。2021年,全国妇联、科技部等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科技创新巾帼行动的意见》,联合启动“科技创新巾帼行动”。科技部、全国妇联等13个部门印发的《关于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若干措施》,明确在“十四五”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要坚持性别平等、机会平等,为女性科技人才成长进步、施展才华、发挥作用创造更好环境,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女性科技人才。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巾帼力量。
三孩配套政策要注重对女性的关爱。2021年5月,我国提出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认为这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的重要举措,最终是要解决我国人口结构问题。基于国际经验,提高生育率不是短期内解决的。为此,呼吁政府要完善公共服务,建立生育友好型社会,防止生育责任窄化为妇女责任、造成职场对妇女的歧视问题,要通过增强公共政策的性别敏感,对母职惩罚和父职缺席的协同治理,化解低生育风险,加强和创新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促进男女两性平等和谐发展,从而助力提升生育率、促进社会经济生产和人口再生产协调发展。
各地纷纷出台推进性别平等的政策措施。2021年,20余省份完口计生条例修改,增设育儿假、延长产假等维护妇女权益的举措。北京、福建、四川等地公布支持女性科技人员创新的行动方案。深圳市率先出台广告性别平等审视指南,首次明确涉嫌广告性别歧视的情形,增设广告性别平等审视的标准,创建广告性别平等审视机制,加强对性别歧视广告的审视处置。
婚俗变革进展获得积极支持。针对近年来农村地区的一些高彩礼、婚闹等陋习,倡导婚俗改革成为网络上的重要共识。2021年,民政部推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河北省河间市等15个单位、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等17个单位分两批被确认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实验区围绕婚俗改革试点主题,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遏制婚俗不正之风,为推进婚俗改革提供鲜活样板。一些地方出台政策深入挖掘选树“高价彩礼,摒弃婚嫁陋习”的婚恋新风尚好青年典型,大力倡导“不要彩礼”“少些攀比多些理智”等具有性别平等内涵的婚恋新观念,相关举措获得网民点赞支持。
“她力量”在各行业中持续展现新作为。2021年,.8位女性获颁“七一勋章”。她们分别是“渡江英雄”马毛姐,群众心中的“活雷锋”王兰花,“燃灯校长”张桂梅,“小巷总理”林丹,爱国守边精神的传承者卓嘎,把生命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的黄文秀,新中国纺织工人的优秀代表黄宝妹,赓续红色基因的先烈后代瞿独伊。东京奥运会中,中国奥运健儿共获得38枚金牌,其中女运动员获得22枚,占中国总金牌数的近三分之二。女运动员的奥运佳绩彰显了中国男女平等事业的巨大进步,为中国女性的独立和发展起到了榜样作用。石家庄藁城、南京禄口机场、扬州、西北旅行团、西安疫情阻击战很快控制了局面,一批批甘于奉献的医务人员成了最美逆行者,女性持续成为抗击疫情的中坚力量。这一年,3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三号顺利进入太空,王亚平成为中国首位进行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第一步。孟晚舟在不认罪、不支付罚金的情况下离开加拿大。网民在社交媒体上发起了“云接机”活动,据统计,当晚有465家媒体和机构账号视频直播,超过6200万人观看。微博话题#孟晚舟回到深圳#阅读13.6亿次,#欢迎孟晚舟回家#阅读6亿次。
家庭暴力不是私事,而是社会公害,是违法犯罪。预防和制止包括家庭暴力在内的针对妇女的暴力问题,事关消除歧视、促进性别平等,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各界持续努力,结合具体性别暴力事件,呼吁有效防治性别暴力问题。
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问题任重道远。2021年3月,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全国公安机关反家暴工作、打击拐卖儿童专项行动做出通报,反家庭暴力法实施后,各地公安机关共参与调处化解家庭矛盾纠纷825万余起,有效预防制止家庭暴力行为617万余起。但是家庭暴力依然不时见诸网络,一些恶性家暴案件引发网民愤慨。2021年2月,嫁给青海蜂农的女记者金瑜撰文自述长期被家暴、带子出逃。3月,福建一女子遭家暴头骨开裂昏迷63天,警方已立案。应该看到,反家庭暴力是一项综合性社会工程,需要多部门多机构间的有效合作。为此,有专家呼吁要在政府部门设立专门的家庭暴力防治机构,设立统一的报案热线、网络终端求助以及面对面的接案人员,给不同需求的求助者选择,确保反家暴取得实打实的成效。
针对妇女的性别暴力问题仍需持续关注。“江歌妈妈遭遇网络暴力5年起诉十名网友”,“清华大学跳舞女孩遭遇网络暴力”,检察院依法对“网络诽谤女子出轨自诉转公诉案”嫌疑人以诽谤罪提起公诉……这一系列事件都在互联网上引发轩然大波,呼吁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教育,让消除性别暴力、维护妇女权益的理念和规则更加深入人心,要通过数据监测找出法律与实践之间的差距,识别并解决其中的关键问题,充分发挥法律的效力,才能有效预防和制止性别暴力问题。
防止“饭圈文化”中的暴力伤害。“饭圈文化”近年来有愈演愈烈之势,已从最初的为艺人作品应援渗透到各个方面,乃至滥用举报、控制评论、互撕谩骂、人肉搜索、网络暴力。2021年,曾经的“顶流”吴因涉嫌罪被北京警方依法刑事拘留,其粉丝却坚信“凡凡是清白的”,叫嚣要组团探监、劫狱救人,对受害者都某进行各种污蔑和网络暴力,不仅造成二次伤害,也严重破坏网络生态。针对“饭圈”狂热到频繁“出圈”的问题,中央网信办开展了“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14家平台还发起《构建清朗网络文化生态自律公约》,如何进一步加强网络监督和正确的网络引导,消除网络暴力,探索形成规范“饭圈”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共建清朗网络空间,亟待关注。
新媒体的发展进程中,短视频因为较低的门槛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而深受大众喜爱,不少网民沉浸在短视频带来的互动感、价值感和成就感中。据统计,截至2021年6月,中国短视频用户已达8.8亿,并仍有增长趋势。有将近42.8%的用户开始自制并上传短视频,其中有68.5%的内容是在记录“个人生活”,女性成为短视频和直播带货的重要力量,在正视“她时代”到来的同时,也需要保持性别敏感的审慎。
女性经济和文化持续定义“她”时代。应该看到,如今网络对女性话语的包容度更高,网络直播带货、短视频中的女性以庞大的粉丝群体和强大的共情心理,加之与消费主义形成完美结合,获得资本市场青睐。呼吁要正视女性在网络表达中彰显的女性、价值、诉求、情感与理想。有学者因此指出,以女性文化为主导的消费时代重新定义了女性存在的意义,“她”文化和“她”经济的发展标志着“她”时代的到来。
避免“她经济”落入物化女性的窠臼。要看到网络直播带货、短视频中的女性,依然未能摆脱物化女性的标签,不自觉流露出被控制的、集体无意识的男性立场,满足男性审美的需要。有观点认为,消费景观制造了诸如饭圈文化、网络红人、直播带货、、网络IP等消费符号,女性沉浸在信息技术建构的消费文化机制中,通过物质消费来证明女性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其中裹挟着消费主义的陷阱。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过程逐步建构性别二元对立,遮蔽了更深层次的性别权力结构问题。
继续警惕将性别平等极端化的思维。2021年,陈露控诉霍尊对她使用冷暴力、PUA的文章在网络上获得疯传。随着后续陈露因涉嫌敲诈勒索被刑拘,此前极力为陈露辩护的观点开始受到攻击。舆情观察员认为,一方面,要继续警惕少数人将维护妇女权益和推进性别平等的诉求极端化和误读;另一方面,也要防止部分网络大V煽动反对性别平等、固守性别刻板印象的力量,将反对极端男女平等的诉求扭曲为对消除性别歧视、实现性别平等目标的质疑和攻击。
“暖被窝”不能演变为对女性的道德强制。2021年,某县政府网站公布了当地民政局就政协委员《关于重视农村大龄青年择偶难的建议》的回复,“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婚姻问题正在逐步由个人问题转化为社会问题”,并明确“鼓励女青年留在家乡”。随后,该题目在网络上被人为修改为《“解决农村大龄男娶媳妇难”很有必要》,并被进一步加工演绎为“暖农村大龄男被窝工程”,从而引发了极大的网络争议。有网民表示,择偶难从根本上是性别不平等和城乡差距相交织形成的复杂问题,要依法坚持婚恋自由,而不是对女性进行道德强制,鼓励女青年留在家乡去为农村大龄男“暖被窝”。
2021年,保护儿童的法规体系和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十四五”规划纲要倡导建立儿童友好型城市,《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开启儿童保护新征程,相关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但是针对儿童的暴力也并不鲜见,惩治拐卖儿童犯罪行为在网络上掀起新波澜。
保护儿童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2021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提出70项主要目标和89项策略措施,纲要坚持儿童优先原则,更加注重家庭、学校、社会和网络对儿童的全方位保护,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投入重中之重,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完善儿童健康服务体系;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重大决策出台,《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推动建立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国务院办公厅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民政部强调对父母就地过年的农村留守儿童保护,文旅部发文严禁借“网红儿童”牟利……这一系列政策新举措,都从更深层面保障儿童权益,创设更加有利于儿童全面发展的美好环境。
高度支持严惩针对儿童的暴力犯罪。2021年,重庆一男子为讨新女友欢心将一儿一女推下楼摔死被依法严惩,黑龙江哈尔滨4岁女童的罪犯刘某被执行死刑,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百香果女孩被害案”凶手杨某执行死刑……这一系列针对儿童的犯罪行为获得严惩,向全社会彰显法治的力量,表明国家依法严惩侵犯未成年人犯罪的坚定立场,宣扬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司法理念。
拐卖儿童犯罪持续获得网络关注。2021年12月6日,电影《亲爱的》原型孙海洋失散多年的儿子孙卓被找到。2007年10月9日,四岁的孙卓被人用玩具车拐走,其父孙海洋历经千辛万苦寻子14年,警方终于破获这起拐卖案件。孙海洋寻子成功事件在网络上持续发酵,接连寻亲成功的消息也登上社交平台热搜榜,儿童拐卖犯罪行为对于寻亲家庭造成的伤害、买卖同罪的热议成为场中较为敏感的话题。而由寻亲、打拐、对于买家的定义等引发的情感共鸣也引发网民群体效应,由此在全网引发了新一波寻亲行动,呼吁严惩收买孩子的违法犯罪行为,让拐卖儿童犯罪分子付出沉重代价,同时也要完善现行收养制度,关爱和救济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家庭。
舆情观察员认为,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妇女儿童网络舆情的发展新形势要求政府、妇联组织、网络平台和社会各界履行好推动男女平等的职责,要正视妇女需求,消除对妇女的歧视,进一步提升政策、新媒体平台和公众的性别敏感,持续建构性别平等的社会共识,切实保护好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儿童事业持续发展进步。
- 标签:本站
- 编辑:瑪莉
- 相关文章
-
网络新环境中的性别平等进展与女性力量释放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
- 男女平等度排行榜出炉 全球消除性别差距还需136年
- 凌晨男女在路中躺成一个“大”字…原因惊人!
- 话说男女平等方面中国绝对是走在世界前列并不断进步的国家
- 全球性别差距报告:日本男女平等排名120位在发达国家中垫底
- 赵忠祥11月将抱孙 称不知男女未起名
- 日本的男女平等指数在全球仅排在116位在发达国家中居末位
- 柳姓男孩女孩取名大全柳姓起名最好听女孩名字
- 2022全球性别平等指数:中国排名提高5位日本居发达国家最后一名实现全球性别平等
- 北京规定医院取名6月起禁分“男女”
- 萝北县妇联举办“性别平等 共同成长”手抄报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