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与金沙遗址文物亮相奉贤,展现神秘古蜀
蜀水巴山,钟灵毓秀。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是相距仅38公里的两大遗址,其兴废年代前后紧密衔接,系古蜀先民先后建立的古代蜀国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证明成都平原是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获悉,6月8日,“古蜀之光”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文物大展在上海奉贤博物馆开展。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商周蛙形金箔、铜太阳形器、商周四节玉琮……悉数登场,从各个侧面向人们展现出一个无限精彩的古蜀社会。
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商 一级文物 1986年出土 现藏于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这是一件带着黄金面罩的青铜人头像,高41厘米,宽18.8厘米,横径12厘米,纵径13.8厘米。
它们的大小形状面部特征跟普通的青铜人头像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因为脸上多了一层金光闪闪的金面罩,就显得格外珍贵。像这种带着黄金面罩的青铜人头像,在整个三星堆遗址一共出土了四件,不同于战国后常见的鎏金工艺,这种金面罩是用黏合剂粘到人头像上的。这几件带黄金面罩的青铜人像的出土,在当时也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因为在此之前,我们一般认为早期的黄金面具体现的就是中亚,还有西方文明的一个特点,比如在古埃及和古希腊的墓葬里,就曾经发现过覆盖在死者面部的黄金面罩。三星堆这几件戴黄金面罩青铜人头像的出土,则说明了这种现象在早期文明中的广泛性,不过也有学者认为,这些青铜人头像面部的黄金表现的并不是戴在脸上的面罩儿,应该是一种类似于彩绘的装饰,是对特殊身份人物肤色的一种修饰。
商周四节玉琮
此次将展出来自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和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的珍贵展品,共130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60余件/套,类型包含青铜器、金器、玉石器、陶石器等,从各个侧面向人们展现出一个无限精彩的古蜀社会。
巨大的青铜面具。
展览现场
1986年三星堆遗址两个大型商代祭祀坑的相继发现、2001年初春成都金沙遗址的发现发掘,使沉睡数千年的地下蜀史翻开了尘封的秘密,大宗古蜀秘宝横空出世,震惊天下。
铜立人像(复制品)
本场展览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神秘的古蜀文化”从古蜀文化世系列表、地理位置、文化地位等方面让观众对古蜀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知。
铜人面具
铜兽面
商周铜人头
商周铜牛首
商周铜虎
第二部分“神奇的古蜀遗存”则从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的文物重器展开,内容包含三星堆的神庙秘宝和金沙时期的祭祀重器,从众多精美奇特的神秘文物之中感受古蜀人的生活气息。
展览现场
太阳神鸟金箔(复制品)
商周金喇叭形器
商周蛙形金箔 晚商至西周 一级文物 现藏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蛙形金箔长6.9厘米,宽6厘米,厚0.05厘米。器型呈片状,头部呈尖桃形,面部并列一对圆眼。身呈亚字形,蛙背部中间有一脊线,前后四肢相对向内弯曲,身体尾端呈尖状。脊两侧饰对称弦纹,由背脊处延伸至四肢,弦纹内饰一排连珠状乳丁纹。此类器物现已出土8件。其中2件完整,6件残破。其器物形制、大小、工艺基本相同,可能有相应的成形模具。整器经锤揲成型后,再以切割方式形成外形。
从总体造型和细部特征看,金箔的外形很像是青蛙或蟾蜍。过去在三星堆遗址中曾发现了一件写实的圆雕石蟾蜍。实际上,蛙纹图案在公元前3000多年的仰韶文化的彩陶上就已有大量发现,从东到河南,西至甘青的广大地区都有数量众多的蛙纹彩陶出土。
在中国远古神话传说中,蛙既是生殖崇拜的象征,也是月亮崇拜的代表,类似的题材还广泛见于汉代的壁画及画像石上。同时祭蛙求雨也是一种较为古老的祭祀习俗。这类造型金器不见于其他地区,为金沙遗址所独有。有学者曾根据中国南方地区青铜时代经常发现的铜鼓组合纹饰特点,推测此类器物很有可能是与金沙“太阳神鸟”金饰组合,贴附在漆器上使用。其构图为“太阳神鸟”金饰居于漆器的中央,周围等距放射状或旋转状的排列金蛙形器,这种意见颇值得重视。
铜鸟 商 一级文物 1986年出土 现藏于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铜鸟,宽15.4厘米,厚6.8厘米,高27.7厘米。此铜鸟立于圆座上。圆座顶部微微隆起,顶端较大,腰部内凹处有四圆孔,下为中空圈足,估计铜鸟原来可能是套接在某器物顶部的装饰物。鸟昂首向前,大眼尖喙,喙上有一穿孔,鸟身修长,两侧羽翅长及尾部与尾羽相并上翘。背部耸起一支羽翅,下端弯勾卷,上部歧出三枝,端部均呈桃形,各有一圆孔。鸟背部铸饰的一支歧分三枝的立式羽翅,使鸟身原本较为平实的构型生出了几分奇趣。
第三部分“走近考古现场”着眼当下,当现代考古走进古蜀之地,对三星堆与金沙的探索仍旧任重道远。
铜太阳形器 商 一级文物 1986年出土 现藏于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
三星堆出土的“太阳形器”全部被砸碎并经火焚烧,从残件中能识别出六个个体,经修复复原的2件太阳形器的直径均在85厘米左右,构型完全一致。这里介绍的是其中一件。
器物构型为圆形,正中阳部凸起,其周围五芒的布列形式呈放射状,芒条与外围晕圈相连接。阳部中心圆孔、晕圈上等距分布的5个圆孔均是作安装固定作用的。器物系采用二次铸造法制成。先将晕圈和五道芒条铸成后,再用嵌铸法将太阳嵌铸在芒条上,然后在与晕圈衔接处两面钻孔,最后用铆铸法在孔中灌注铜液将芒条铆接牢固。
这种形制的器物之前出土的文物中从来没有见到过,因他和同坑出土的铜神殿屋盖上的“太阳芒纹”的形式相似,器物正中凸起的阳部又与铜眼形器、铜眼泡构型接近,整体图像特点也与四川珙县僰人悬棺墓岩画及我国南方地区出土铜鼓上的太阳符号颇为相像,因此发掘者将其定名为“太阳形器”。但也有研究者认为此器的形式构成并不是太阳的象征,而是车轮:中心部分是轮毂,放射形条状物是车辐,外圈是轮圈。还有观点认为既非太阳,亦非车轮,而是用于军事作战的盾牌上的盾饰。多数意见认为,这种形制的器物应即是“太阳形器”。它是常设在古蜀国神庙中的神器。又或用于祭祀仪式,钉挂在某种物体之上,作为太阳之象征接受人们的顶礼膜拜。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许多重器如青铜大立人、青铜神树及其他一些青铜重器上的大量的各式太阳纹饰表明,“太阳崇拜”在三星堆古蜀国的宗教文化中颇为突出。可以推知,商代的古蜀国已专门祭日的仪式,并当在古蜀国诸多祭仪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铜跪坐人像
商周铜人形器 晚商至西周 一级文物 现藏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铜人形器长 4.54厘米,宽 1.37厘米,高 10.35厘米。人形作伏卧状。无头,颈部有一直径较大的圆孔。身体上部凸起,下部平齐。躯体细长,肩部较窄,腰部不收。双臂直伸,平放身旁,手内侧与身躯相连。双腿粗壮,向两侧略弯曲。双足外翻,踵部突起,足尖上翘。人形器的颈部与小腿处各对称有两小圆孔,似为铆接固定或悬挂之用。此类器物在古蜀文化遗址中也是首次发现。
仔细去观察铜人形器,会发现它肩部的两边,脚踝的两边共有六个小孔,所以猜测铜人型器应该不是单独使用,应该是某个器物穿过他的头部与它组合来使用,而他身上的小孔可以起到固定的作用,目前金沙遗址发现这样的铜人形器一共有两件,甚至还有学者提出两件铜人形器可能是背靠背的靠起来,然后把他的小孔给固定起来,巫师拿在手里做法的时候所使用的那种道具。
商周石跪坐人像
据了解,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1年8月31日。
(本文图文资料据上海奉贤博物馆)
- 标签:美国式禁忌5一11集
- 编辑:瑪莉
- 相关文章
-
云南北迁象群小范围迂回迁移,现场持续降雨存地质灾害风险
图为监测到的象群。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供图 昆明6月11日消息,记者10日从云南北迁亚洲象群安全…
- 考公热背后,年轻人追逐的是什么|播客《涟漪效应》第二期
- 汕头警方通报“聋哑老人遭学生殴打抢夺财物”:刑拘4人
- 务工男子为办事方便身穿“混搭警服”,遇真警察露馅被行拘
- 鉴赏|高更画笔下的神话与塔希提宗教奥秘
- 上海市档案馆新馆投入运行,打造为互动开放的“城市忆空间”
- 龙湖集团前5月销售1118亿元,今年销售目标3100亿元
- 孩子参观消防队后说想当警察,消防员哭笑不得
-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美商务部长雷蒙多通话
- 文和友们“打卡”2021澎湃城市更新大会
- 文和友们“打卡”2021澎湃城市更新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