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京生活  楼市

意料之中!无锡、苏州、南京位居前五,天津、重庆吊车尾!

作者:公子不悔

01

还有一个月,2020这个“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就将结束,而“十三五”期间定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已在这个月宣告完成。

11月23日下午,贵州省宣布紫云县、纳雍县、威宁县、赫章县、沿河县、榕江县、从江县、晴隆县、望谟县等9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至此,我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十三五”结束,“十四五”便要开启。

11月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下文简称“‘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定量指标。

也就是说,在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未来十五年我们的目标,是建成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那中等发达国家又是个什么水平呢?

按照世界银行的规定:

人均国民总收入(国民收入与人口规模之比)在1036美元以下(约合人民币6810元)为低收入国家;在1036美元至4045美元(约合人民币26590元)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在4046美元至12535美元(约合人民币82400元)属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高于1.2535万美元的地区为高收入国家。

世界银行用的是人均国民总收入,由于中国的GDP与GNI(国民总收入)差值很小,所以一般我们都是用人均GDP来作为衡量标准。

有人或许就郁闷了,2019年我们的人均GDP不是已经突破了1万亿美元吗,按照划定标准已经算是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了,为何还制定了2035年要达到人均GDP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收入水平?

02

这里就存在一个概念混淆的问题,中等收入国家并不等于中等发达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的衡量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人均GDP或者说人均GNI,而发达国家的衡量标准除了人均GDP,还要综合考量科技、教育、产业结构等方面的指标。

目前,发达国家尚无明确定义,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发达国家都是高收入。

因此,我们制定的2035年要让我们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也即达到高收入标准中的中等水平,而非世界银行划定的中等收入。

世界银行在高收入水平中,人均GDP为1.2535万美元以上才是高收入国家,在高收入国家中国,还划定了人均GDP达1.5-2万美元、2万美元以上两个档次。

我们要达到的中等发达国家的人均GDP水平,至少在1.5万美元以上。

目前,我们才刚刚突破1万亿美元,要达到1.5万亿美元,道阻且长。

话说回来,目前我们的全国人均GDP虽然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但已经有部分城市率先富裕起来了。

21世纪经济报道根据人均GDP对中国内地已经达到高收入水平的城市做了统计,如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到:

1、中国内地4个直辖市与293个地级以上城市中,能够跨入高收入水平的城市只有23个,不到十二分之一。

2、2020年前三季度,已经坐上内地GDP第四城宝座的重庆,是主要城市中,唯一一个没有迈入高收入水平的城市。

正如之前本号所言,重庆不要以GDP超越广州而沾沾自喜,重庆是一个无论人口还是面积都相当于一个省的城市,其下面还管辖这很多经济欠发达的县。

论综合实力,重庆距离广州还差一大截。

3、天津位列倒数第二,只比重庆好一丢丢。

这主要是因为天津主动挤水分,导致GDP大幅缩水的结果。

4、在1.25美元与1.5美元之间,成都与西安在列。

如果从倒数四个城市来看,号称西部三强的重庆、成都、西安均在其中。

西安没啥好说的,GDP总量本就在20名开外,人口规模又大,人均GDP自然不会太高。

成都这些年宣传一直做得很不错,特别是每年一次排名的新一线城市名单,成都始终雷打不动地位列新一线城市榜首。为何人均GDP则被同级别的南京、武汉、杭州远远甩开?

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年成都快速吞并周边县市,人口增长速度快过经济增长速度,最终拖累了人均GDP。

不过,西安和成都总算比重庆好一些,算是迈入了高收入水平。

03

5、深圳领跑,人均GDP逼近3万亿美元。

深圳人多地少,经济总量位居第三,无论是人均GDP还是地均GDP,深圳都是遥遥领先,为粤港澳大湾区赚足了面子。

6、但从排名前十的城市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只有2个,而长三角占了6个,后者完胜前者,其中无锡、苏州、南京位居前五。

但这种完胜是要打折扣的,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没有算上香港和澳门,这两个城市若参加,妥妥的位列前十。

另一方面,长三角城市数量占了绝对优势,为41个,而粤港澳大湾区才11个。

如果算两个地区的整体人均GDP,粤港澳毫无疑问会高于长三角。

此外,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中,迈入高收入水平的城市有4个,超三分之一。同理,长三角为8个,占比不到五分之一。

以此来看,长三角与粤港澳之间的对标仍难分难解,长三角有总量优势,粤港澳有人均地均优势,还有“小政府大市场”的制度优势。

平分秋色,各有所长。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