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进来”与“走出去”并进 银行保险国际化驶入多赛道
目前,我国银行、保险业市场准入已大幅放开,明年将全面放开股比限制。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银行、保险业“走出去”成就喜人。2018年末,五家大型商业银行境外资产总额超过12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超过5万亿元人民币,较10年前增长4倍多。而保险业也在负债端和投资端加快国际化步伐。分析人士认为,在迈向国际舞台的过程中,中资金融机构必须从两方面“武装好自己”,一是对“去哪里”要有充分了解,必须坚持依法合规经营;二是着力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包括满足发达市场客户需求的能力,以及达到当地监管要求的能力。
中资机构国际化动力强劲
中国银行副行长孙煜日前撰文指出,2018年末,五家大型商业银行境外资产总额超过12万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超过5万亿元人民币,较10年前增长了4倍多。随着国际化的持续发展,中国银行业的全球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全面提高,商业银行与多元化平台的联动不断强化,金融创新和多样化产品持续推出,跨境人民币、全球现金管理平台、投资银行、私人银行、银团贷款等重点业务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渠道多样、产品丰富、运营高效的全球服务体系。
以当前银行业国际化发展最为突出的中国银行为例,中行德国地区行长胡善君介绍,1989年, 中国银行法兰克福分行成立,成为首家在德经营的中资金融机构。30年来,中行法兰克福分行不断发展壮大,资本金由最初的约1000万欧元增加至8亿欧元,资产总额由最初的约2000万欧元增加至130亿欧元,员工数量也从20多人增加到200多人。目前,中行法兰克福分行下辖汉堡、柏林、慕尼黑、斯图加特、杜塞尔多夫等5家二级分行。
“中行在德国的业务一开始以中资企业客户为主,逐渐发展到目前的中资、外资企业客户各一半,个人用户增加到1万户。”胡善君表示,中行在德国现已拥有全面银行业务牌照,网点布局完整,客户基础扎实,人民币业务特色突出,合规风险管理稳健,业务从起初单一的 国际贸易结算扩展到资金业务、授信业务、资本市场业务等多个类别。
近年来,保险业国际化战略也呈现加速趋势。在经营实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保险业国际化动力强劲。一位大型保险机构分析人士指出,保险业国际化战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负债端国际化,另一类是投资端国际化。
具体来看,负债端国际化是指保险集团通过分支机构自主吸收境外保费,输出境内保险机构的品牌和产品。投资端国际化是指收购其他市场的保险公司,或进入其他市场进行资产配置,目前来看,境内保险机构投资端国际化更普遍。 中国人寿副总裁赵鹏表示,目前中国人寿境外投资板块中,外币资产大约有120亿美元,其中大约71%属委托系统内管理人来管理,大约18%委托境外委托人管理,还有11%在境内,主要是外汇存款,境外委托规模大概有22亿美元。
上述保险机构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我国金融业国际化进程加速,越来越多的保险机构将会主动选择探索国际化之路。
外资在华布局提速
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目前银行、保险业的市场准入已经大幅放开,明年将全面放开股比限制。外资银行在华机构有989家,外资保险公司57家。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此前宣布了11条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其中包括鼓励外资银行参与设立、投资入股商业银行 理财子公司、放开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外资持股比例的限制以及允许外资银行获得银行间债券市场A类主承销牌照等,促进外资在更深更广领域的发展。
9月2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布了增加外资银行A类主承销商有关事项的 公告,决定 德意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可开展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A类主承销业务。此前LPR机制改革方面,在报价行上,也加入了渣打银行和花旗银行两家外资银行机构。
某银行业 分析师称,中国信用债市场已非常庞大,在国家鼓励直接融资的背景下,拥有债券承销牌照是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债券市场的重要“资质”。外资银行在积极参与银行债券市场的同时可引入更多的外国投资者,从而延展外资银行在中国的业务触角。未来,随着金融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将进一步降低,业务范围也将进一步拓展,外资银行在华业务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我国保险业积极敞开大门迎接外资,已经成了外资投资新“沃土”。今年以来,银保监会已批复合资及外资险企增资规模超过20亿元。同时,目前包括建信保险资管、汉诺威再保险上海分公司在内的十余家险企在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发布了拟增资公告。此外,首家外资养老保险公司恒安标准养老保险有限责任公司获批筹建。
中国太保日前宣布将申请发行全球存托凭证并在伦交所挂牌上市,如果中国太保此次发行顺利,将有望成为首家“A+H+G”上市险企。 国泰君安分析师刘欣琦认为,中国太保董事会目前仅有一位外资 股东——新加坡政府投资咨询公司(GIC)代表,发行GDR后有望进一步提升外资专业股东的参与度,提升公司治理能力。由于GDR发行,公司可以获取部分外汇,有利于 中国太保推动国际化战略。
恒安标准养老保险筹建负责人万群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其实很多一流的外资企业都希望进入到中国保险市场,尤其是具有广阔前景的养老保险市场。一方面他们能够充分发挥全球化的优势,把他们在国外积累的先进经验、技术和人才带到中国的市场,另一方面能够帮助企业的经营利润、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提升。”
海外征战要“武装好自己”
无论是中资机构“走出去”,还是把外资机构“请进来”,都面临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
在“走出去”方面,孙煜认为,目前中资银行海外机构的管理模式仍然以分行模式为主。在国际化初期,这种模式具有权责清晰、鼓励发展等优势。然而,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银行业海外机构现行的纯分行管理模式“小而全、小而散”的劣势越来越凸显,难以适应业务和客户的需求。从客户需求角度看,客户对中国银行业海外机构需求已经从传统的存贷汇向高端产品转变。面对客户需求的变化,“小分行”模式在产品研发、客户服务、风险和合规管理方面各自为战,不利于集中资源形成合力,满足客户需求。
胡善君亦表示,中资金融机构必须从两方面“武装好自己”,一是对“去哪里”要有充分的了解,特别是发达市场的法律环境,必须坚持依法合规经营;二是着力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包括满足发达市场客户需求的能力,以及达到当地监管要求的能力。
而“请进来”方面,业内人士认为,外资进入除了带来产品供给能力的提升,还将给中资资产管理机构带来业务能力上的提升。在资产管理机构的业务上,开放会带来很多新的方法和模式,这些方法和模式有利于提升机构的效率。外资机构对于资产配置,无论是配置模型还是配置方法都有很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根据不同的资产类别和不同管理主体,方法和模式研究方面有很多值得学习的经验。但外资机构的进入也容易对一些中小银行和保险机构造成冲击,抢占其市场份额。
- 标签:
- 编辑: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