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网"毒瘤得全球联手铲 提升技术加强国际合作
资料图片
6月25日,最高检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要实施三大举措打击新型毒品、“暗网”交易等新型毒品犯罪。“暗网”这一神秘网络,近期内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操作隐秘,监管难度大
互联网像一座冰山,人们所接触和使用的只是海面上的一角,即“表网”,而更庞大、更复杂的“深网”却隐藏于大众可触及的范围之外,野蛮生长。“暗网”则是“深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被称为“隐藏网”,访问“暗网”需要多重特殊手段,普通用户无法通过常规互联网手段搜索和访问。
这也是“暗网”的最大特点,它可以通过一种特殊的网络协议,将每一个终端连接,但同时这些终端都没有可确定的IP(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地址,而是通过“暗网”的协议来传输。这意味着人们对“暗网”的监管难度极大。
“暗网”这一概念最初由美国科学家提出。1996年,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的3名科学家在论文中提出,要打造一个使用者可以在连接因特网时不会向服务器泄露身份的系统,“暗网”应运而生。
如何才能获取到“暗网”上的内容?首先可以根据“暗网”所采用的特定编码技术,构建“隐藏服务器”访问。用户的访问请求将不会直接跳转到目的地,而是沿迂回路径发送。此外,还可借助针对性的爬虫(一种自动获取网页内容的程序)和特定搜索引擎获取“暗网”内容。由于“暗网”的服务器地址和数据传输通常是“隐身”的,数据与密码被层层保护,看上去人们似乎可以在“暗网”空间享受到极致的“自由”。
交易猖獗,威胁公共安全
在这种极端私密空间的诱惑下,“暗网”逐渐成为涉黑涉恐、儿童色情、销赃洗钱、杀人越货等恶行的滋生地。
有些毒品交易也正是通过“暗网”牵线搭桥。数据显示,除去近半数的无意义数据,毒品信息约占到“暗网”信息数据的6.3%,紧随其后的是极端主义信息、非法色情信息、黑客信息和暴力信息等,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对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的威胁。
与此同时,隐私安全也随着“暗网”交易的猖獗遭遇挑战。2018年8月,有酒店集团旗下连锁酒店用户信息被曝疑似泄露,卖家在“暗网”打包售卖5亿条住客数据,如此肆无忌惮出售公民信息的“暗网”也再次引发公众对网络信息安全的担忧。
此外,加密货币一直是“暗网”走向成熟的最大助推因素。这些具有匿名属性的加密货币让不法分子在通过“暗网”购买相关“服务”时能够绕开政府和银行的监管、躲避相关机构的识别和跟踪。区块链分析机构7月1日发布报告称,2019年“暗网”非法在线市场上的某虚拟货币交易量预计将突破1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提升技术,加强国际合作
利用“暗网”进行网络犯罪已成为网络安全领域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也是国际网络安全治理的焦点问题。2016年,北京市公安局网安总队首次成功打掉一个利用“暗网”等互联网媒介传播儿童淫秽信息的群体,抓获8名犯罪嫌疑人。该案件成为中国破获的首例境外隐秘网络违法犯罪案件。2017年7月,美国一举捣毁“暗网”黑市交易网站“阿尔法湾”,这是当时全球范围内捣毁的规模最大的黑市交易网站。此外,欧洲刑警组织、荷兰、泰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也参与了打击“暗网”黑市行动。
尽管各国一直不断打击“暗网”犯罪,但在技术、制度等多方面仍存在不小难度。技术手段上的突破是进一步打击“暗网”犯罪的关键要素之一。中国网络空间战略研究所所长秦安介绍,目前,各国在这方面做出了尝试,比如以威胁情报线索挖掘为导向,建立“暗网”空间搜索引擎,完成对“暗网”入口、链接、内容检测采集,并尝试对“暗网”进行主动嗅探,对“暗网”交易数据进行跟踪以及对“暗网”网络结构及数据资源进行合理掌握等。持续通过技术手段来测绘“暗网”,挖掘威胁情报,追踪和对抗来自“暗网”的威胁。
完善制度和加强国际合作也是打击“暗网”犯罪行为的重要手段。在国际合作层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中心秘书长鲁传颖认为,这一层面的主要问题在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法律、制度和技术上认知存在差异。因此,为了铲除“暗网”这一威胁全人类的毒瘤,当积极推进建立全球范围内应对“暗网”网络犯罪的综合性国际法律和机制,同时加强与联合国相关机制、议题之间的互动和协调。
- 标签:
- 编辑: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