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泰二代”的文化印记
泰语老师陈彩莲接受采访。
新华社记者 吴晓初摄
泰语老师陈彩莲已经在香港筹备过五个泼水节了。两个月前,记者见到她时,她刚从“水战”归来,身上还萦绕着水汽、茉莉花香水和熏香的气味。
今年37岁的陈彩莲是一名“泰二代”:在香港出生、长大,爸爸祖籍广州,妈妈上世纪80年代从泰国嫁来香港。
“没想到吸引了几万人来参加!”陈彩莲兴奋地说。
自2015年开始,陈彩莲每年都和一群“泰二代”好友筹备“香港泼水节”,不仅得到泰王国驻香港总领事馆的认可,还受到越来越多关注。
陈彩莲认为广东话和泰语都是自己的母语,但与有天然学习环境的广东话不同,她的泰语学习过程却没有那么顺畅。自小就读于教会学校的陈彩莲在学校里讲英语,日常生活中要讲广东话,说泰语的机会比较少。
随着年龄的增长,陈彩莲渐渐对泰国文化有了浓厚的兴趣。她尤为喜欢泰国的工艺品,如鎏金的手镯,孔雀尾羽编制的团扇,五彩珠串拼接的人物画等。
秉着“做点小生意”的念头,学商科的陈彩莲读大学时在有“小曼谷”之称的九龙城租下两层楼,开了一家为小学生补习中文、英文和数学的教育中心,平时也为旅港泰国人提供聚会场所。
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彩莲熟练的广东话、英语、泰语三语转换让泰王国驻香港总领事馆一名领事大为称赞,便邀请她做翻译。“然后我就在工作之余零零散散教一些要去泰国工作的香港人泰语。”陈彩莲说。
成为一名专职泰语老师缘于一档电视节目。2017年,一档电视节目邀请陈彩莲教香港明星讲泰语。“节目收视火爆!没想到这么多香港人喜欢泰语,不少人看到节目后都纷纷来找我学泰语。”陈彩莲回想当时的情景,格外开心。
教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陈彩莲善于为自己创造条件。没有教材,自己编;没有音频,自己配;没有赞助,自己出……终于,斥资百万港元,花了一年时间,一本专为香港人学习泰语的教材编写完成。
“香港人喜欢快节奏,所以我没有从头教起,而是以会话形式展开教学。这本教材是广东话、普通话、英语和泰语四种配音,每一教学单元后还有泰国文化小知识。”陈彩莲向记者讲解她编写的泰语教材。
当问到下一步工作打算时,陈彩莲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她在腾讯课堂上注册的课程,“现在我正认真学习普通话,下一步我想做线上泰语课堂,教内地学生学习泰语”。
- 标签:
- 编辑: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