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多管齐下变废为宝
澳门环保局发动制作的有机肥料,市民可以申请领取。
资料图片
澳门垃圾焚化炉厂内环保走廊上的漫画作品。
资料图片
澳门街道上放置的分类回收垃圾桶。
资料图片
依山面海的澳门垃圾焚烧发电厂,以其优雅洁净的环境,变废为宝的技术,让不少参观者开了一回眼界。
车入澳门氹仔,即可遥见发电厂指天而立的巨型烟囱,五星级中国大酒店赫然矗立附近。走进厂里,整洁的厂房掩映在碧草、绿树、红花间。密封的控制室内,工人安坐椅中,按动电钮指挥巨型吊臂运转自如地调运垃圾。这里垃圾堆积如山,却闻不到些许臭味。
循环利用
发电厂离澳门本岛大约5公里,它背依大潭山,近靠大海。澳门环保局人员介绍,澳门每天产生的大部分城市垃圾,包括生活垃圾、商业废料及可燃废料等,就在这里处理。
作为地域狭小、人口密度高的都市,垃圾又日益增多,焚烧是澳门处理垃圾的第一选择。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澳门就在垃圾焚烧方面走在了前面。1992年至今,焚化中心共处理了400多万吨垃圾。如果这些垃圾直接堆埋处理,所需的土地面积相当于整个澳门半岛的面积。破解“垃圾围城”的风险,并非一句空话。
垃圾焚烧,在焚化炉运行,还可产生电能。据厂方介绍,这些电力大约30%供焚化炉厂自用,另外的70%输入澳门电力公司的供电网络。别小看垃圾焚烧的发电量,它占整个澳门供电量的3%左右。
除了焚烧发电,在垃圾处理问题上澳门强调变废为宝,循环再利用。比如澳门环保局很早就推出废旧电池收集计划。所谓聚沙成塔,单块仅几十克重的废旧电池,收集总量以吨计。逢年过节,不少人都会收到“利是”(红包)。但年节一过,大多数被当作垃圾丢弃。环保局就此推出相应计划,将完好的利是封回收循环再利用。从废弃物里面回收“利是”,正是澳门对待垃圾问题的绝妙隐喻。
澳门特区政府和企业还盯上了比较容易降解的厨余垃圾。澳门镜湖医院慈善会秘书长吴培娟表示,城市的固体垃圾里约有1/3是厨余垃圾,经过环保分类处理,厨余垃圾可转化为有机堆肥和培养土,实现废物利用。
自2012年5月起,澳门环境保护局就设立“厨余处理示范项目”,以推动更多酒店共同参与减少厨余的工作。澳门环保局通过评审,搜集和记录酒店厨余回收量等数据,以监察酒店的环保表现。
澳门主要酒店集团之一的金沙中国,在旗下酒店一共安装了7台厨余垃圾处理机,每台处理机每天可处理1.5吨垃圾,实现了无害分解和排放。
“软”“硬”兼施
面对城市和经济急速发展对现有垃圾收集方式带来的压力,澳门特区政府不断改进其收集方式和完善相关的设施。近年来,澳门已经建成130多个封闭垃圾站和约70个移动式垃圾压缩站,以代替传统的垃圾桶,并在旁边摆放回收塑料、玻璃、金属和纸张的分类桶。
同时,澳门开始建设一套设于地下的“城市自动垃圾收集系统”。系统主要在垃圾产生地点附近设立多处投放口,利用真空吸取的方法,通过设置于地下的专属管网,将垃圾运送至转运站作进一步的处理。
这一技术创新的好处是,减少传统式垃圾桶占用公共道路、夜间收集垃圾所带来的噪音等问题,同时也可改善街道环境卫生状况。位于澳门半岛白鸽巢公园附近的一间封闭式垃圾站,就配备了电子感应投放口,不需要触摸垃圾桶盖即可投放生活垃圾。垃圾站内部安装了紫外线消毒灯和杀虫灯,没有异味和蚊虫。
硬件设施的进步,大大提升了垃圾处理效率。但生活垃圾的处理既需要投入硬件,也需要升级“软件”。这个“软件”,就是管理水平。所谓升级,就是要跟上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
澳门垃圾焚烧处理领先。但除了优雅洁净的环境这个表象,先进技术加严密管理,才是垃圾焚烧在澳门行之有效的“法宝”。
说到严密管理,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澳门以前也采用粗放式回收,管理松散,比如用单一垃圾桶接收所有垃圾,带来的后果是滋生蚊虫、污水异味扰民,影响后续效果。如今精细化管理与硬件配合,效果让人耳目一新。
环保教育
澳门垃圾焚化炉厂被视为成功的范例,也逐渐成了澳门人环保教育的基地。在前往焚烧中心中央控制室的路上,有一道10多米长的环保走廊:天蓝色的墙面上,垃圾桶排成一排,由绳子牵引着飞在半空中,大猩猩坐在垃圾山上好奇地看着垃圾吊斗抓起垃圾……
据介绍,这是澳门一位漫画家的作品,旨在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展示整个垃圾处理过程。澳门政府巧妙地将环保教育贯穿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营、监管全过程。有参观者表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幼儿园,怎么也想不到是垃圾焚烧厂”。
在澳门不少封闭垃圾站上,写有警示语:“乱抛垃圾,可被罚款澳门币600元”。但罚款不是目的。澳门环保局表示,该局不断加强与多个部门合作,提高各界的环保意识,鼓励居民珍惜资源、减少制造废物及加强分类回收,推动绿色生活,达到“源头减废”。
例如,环保局与超市业界携手合作推出2019“环保超市”嘉许计划,通过平台表扬积极参与环保工作的超市,推动业界实践更多减废回收和减塑措施,鼓励市民养成绿色消费的环保习惯。
澳门在自然资源方面先天不足,人均资源有限,加上林立的宾馆饭店,每年约3000万人次的游客,给澳门的生活垃圾处理带来不小的挑战。要可持续发展,除了焚烧和节约并行、技术与管理并重,环保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先进的处理技术让我们实现了可持续经营,但更重要的是从源头上制止浪费。”金沙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部部长萨义德·穆巴拉克说。
- 标签:
- 编辑: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