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政协闭幕会前,记者连珠发问、委员妙语作答
交汇点讯 “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大医院专家的服务”“推进医养融合,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晚年”……17日下午,江苏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闭幕前,面对记者的“长枪短炮”和连珠发问,委员们给出一系列改善民生的“金点子”。短短半个多小时的集中采访,更多声音得到表达,更多民心也在此汇聚。
近年来,网约车、网上送餐、快递物流等新业态经济蓬勃发展,吸纳大批劳动力就业创业,但从业人员难以参保等劳动用工问题突出。南京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院院长曹信邦委员带来的提案就与此有关。他调研发现,新业态劳动用工既有劳务外包、经济合作、人力资源共享、自我雇佣等模式,也有传统的员工制、劳务派遣等形式,导致个人、政府、平台之间的社会保险责任难以确定。如何保障新业态从业人员社保权利?他建议,首先完善劳动法律体系,重塑新业态劳动关系,明确新业态就业相关利益群体的权利义务;同时,精准扩面,将新业态从业人员纳入社保体系,拓展工伤保险覆盖范围,建立政府、社会、新业态企业和关联单位“四位一体”的就业服务共同治理机制,进一步提高新业态就业质量。
“看病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基层医疗资源不足。如何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首先要扭住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牛鼻子’。”仪征市卫健委副主任严华委员的回答直入主题。他建议,构建“大基层”理念,做强县级龙头医院,做优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和社区医院。同时,以纵向帮扶、专科联盟、特色科室建设等创新服务模式,大力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大医院专家的服务,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是一个好思路。”他建议,扩大“互联网医院”总量,积极开展预约诊疗、疾病管理、线上支付、在线随访等业务应用,真正把看病少排队、付费更便捷、检查少跑腿等惠民举措落到实处。
养老最迫切需要什么服务?镇江九久老年康复中心院长刘彤委员说:“养老最大的需求就是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医’包括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疾病诊治、临终关怀服务等,‘养’包括生活照护服务、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等。”刘彤发现,很多养老机构采用“医养分离”模式,一方面,入住老年人经常奔波于医院、养老院之间,不仅浪费时间,得不到及时就诊,也给家人带来压力和不便;另一方面,医院无法提供养老服务,老人大多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形成严重的“压床”现象,医院无法发挥其应有价值。“推进医养融合,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她建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为失能、半失能或行动不便的居家老年人提供定期体检、上门巡诊、上门护理等服务。政府要尽快制定有关实施方案,重点明确服务对象资格、服务对象评估、服务项目清单和经费来源渠道等,对居家养老、医养结合给予医保政策支持,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嵌入“健康卫生小屋”或全科医生工作室,形成医养综合一体的社区健康养老服务模式。
“我和大家一样都切身感受到,江苏省长江生态环境正在逐步恢复,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江苏省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点赞的同时,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朱晓东委员也直言不讳地点出问题:沿江岸线利用布局不尽合理,化工产业转型升级难度较大,长江船舶污染治理面临挑战,环保设施建设较为滞后……结合此前调研和专业研究,朱晓东提出8条建议:切实增强推动长江大保护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统筹规划调整沿江地区产业布局,推动沿江企业转型升级和化工行业规模化发展,加快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整改,提高长江运输行业污染防治水平,努力打造长江“最美岸线”的江苏样本,提高治理科学性、法治化和预期性。
搭建“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室,探索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去年以来,各地政协陆续推出的创新举措引起广泛关注。
谈及参加“有事好商量”活动的感受,江苏格美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建辉委员,用6个字概括
- 标签:
- 编辑:瑪莉
- 相关文章